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1.
  【目的】  猕猴桃为喜氯作物,充足的含氯肥料能提高猕猴桃产量。研究猕猴桃的适宜含氯肥料用量,及过量施用含氯肥料是否会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及其后效,为猕猴桃园合理施用含氯肥料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猕猴桃 (Actinidia deliciosa) 园设置不同用量含氯化肥试验,共设5个施氯水平0 (Cl-0)、170 (Cl-170)、340 (Cl-340)、910 (Cl-910)、1480 (Cl-1480) kg/hm2,2014—2017年连续施用3年后,停止施用含氯肥料两年后 (2018和2019年),取样分析猕猴桃产量、品质、植株和土壤氯离子含量。  【结果】  停用含氯肥料两年后,Cl-170、Cl-340、Cl-910处理比Cl-0处理的猕猴桃产量分别增加7.5%、11.9%、18.0%,Cl-1480处理的产量与CK持平;Cl-910、Cl-1480处理的猕猴桃果实Vc含量与Cl-0处理无显著差异。在2017年,除Cl-170处理的叶片外,施氯处理的猕猴桃叶片、枝条、果实中的氯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Cl-0处理,叶片、枝条和果实中的氯离子含量随着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2019年,除Cl-1480处理的枝条和果实外,其余处理枝、叶、果实中氯离子含量与Cl-0处理没有显著差异。2017年,Cl-170、Cl-340、Cl-910、Cl-1480处理Cl–在0—100 cm 土层没有累积,100 cm以下土层土壤Cl–含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2019年,0—300 cm土层未见氯离子积累。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含氯肥料不会引起0—100 cm土层中氯离子的积累。施用适量含氯肥料 (170 kg/hm2) 可显著提高当年猕猴桃产量和品质。连续3年过量施用含氯肥料 (910和1480 kg/hm2) 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片、枝条和果实中的Cl–含量,降低了猕猴桃产量和果实Vc含量,停止施用含氯肥料后,该不利影响随即消失,且施用含氯肥料 910 kg/hm2较不施含氯肥料仍有显著增产效果。因此,建议在猕猴桃果园施用适量含氯肥料;当含氯肥料施用严重过量时,可停止施用含氯肥料两年,可在维持较高的猕猴桃产量的同时,恢复猕猴桃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桃树病毒病33 种,其中已分离和鉴定的病原病毒15 种;类病毒3 种;植原体病害4 种。分别概述了这些病害的种类、分布、症状、检测、传播以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当前苹果园不合理施肥现状,探究适合苹果园提质增效的施肥方案,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设置常规施肥、优化减氮、有机肥替代25%氮肥、有机肥替代50%氮肥4个处理,其中后3个处理的总施氮量一致,为常规施肥的一半,试验连续进行两年后测定果实产量、品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减氮处理产量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氮肥偏生产力是常规施肥的2倍以上;有机肥替代50%氮肥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5.4%。优化减氮处理和有机肥替代氮肥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可滴定酸显著低于施化肥处理,糖酸比相反;有机肥替代50%氮肥处理的品质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分别比常规施肥高1.8%、2.7%、16.9%。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性与土层深度及有机肥的施用有关,特别是在20~40 cm土层深度,有机肥替代氮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且两两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在陕西省苹果园可以推荐常规施氮量减少一半的情况下用有机肥替代50%氮肥,以节省化肥、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升土壤质量,促进果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乙酰丙酸对“巨峰”葡萄叶绿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乙酰丙酸,探究了乙酰丙酸对"巨峰"葡萄叶绿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乙酰丙酸能相对提高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稀释600倍的处理效果最明显,在幼果期喷施第4周后所有喷施乙酰丙酸处理叶绿素含量相对对照增加效果显著;喷施乙酰丙酸葡萄产量提高了5.1%~27.9%,喷施稀释600倍的增产效果最佳;喷施不同浓度乙酰丙酸使葡萄单果粒重提高了0.38~0.83g;喷施乙酰丙酸增加了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花青素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增加了葡萄皮的总酚物质、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利于葡萄色香味的增加,不影响果实维生素C和单宁酸含量,且以喷施稀释600倍的效果最佳。葡萄生产上,可以喷施稀释600倍的乙酰丙酸,以增产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现代室内设计中陈设品的要求的观念是在逐渐变化的。不仅要有实用性,还要有观赏性,也就是说要体现出美的概念。现代社会多元的文化取向,多元的价值观,多元的选择使室内设计风格也呈现多元并存的局面,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从室内设计中的陈设品的种类和人们对于陈设品的现代审美观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详细地指出室内设计多元化设计风格的设计手法,且各种风格应"多元共存,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6.
小麦黄花叶病毒人工侵染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的接种实验,分析了影响病毒接种效率的各种因素,经ELISA和RT PCR方法进行检测,确立了较为稳定有效的小麦黄花叶病毒机械传毒体系。采用新鲜病叶或用氯化钙干燥保存的病叶作为接种毒源,在0 2mol·L-1磷酸缓冲液中研磨后,对低温下(11~13℃)培养的小麦幼苗(1~2叶龄)进行叶面接种,并将接种后的小麦低温培养可获得较高的接种效率(12 57%~13 43%)。对毒源类型、小麦苗龄和接种部位等其他可能影响接种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苜蓿草颗粒育肥西杂牛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基础日粮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采用苜蓿草颗粒,对照组采用铡碎的苜蓿干草,对12头1岁西杂公牛进行60 d育肥试验.测定分析了两组牛的体重、日增重及经济效益,以比较苜蓿的不同调制方法对育肥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头均日增重试验组0.95 kg,比对照0.72kg提高了31.84%(P<0.01),经济效益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54.3%(P<0.01).因此选择苜蓿草颗粒进行西杂公牛的育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切花菊病毒脱毒及脱毒苗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菊花切花的生产量在整个切花生产中占比例最大,高达30%,它是世界上栽培最普遍、销售量最大的花卉之一。能侵染菊花的病毒多达近二十种。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多粘菌(Polymyxa betae)是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的真菌介体,属持久性传毒关系。BNYVV引起甜菜丛根病,是世界范围分布的主要甜菜病害,在我国各甜菜产区也广泛流行并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影响新疆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及预测未来变化,采用灰色关联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2000—2019年影响新疆粮食产量的9个关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劳动力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新疆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其关联度均高于0.91。从新疆的实际情况和关联度分析出发,确定影响粮食产量的6个重要因素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就业人数、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新疆人口数量。利用matlab2015b软件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20年新疆粮食产量为1 542.7万t,预测值与当年的实际粮食产量相差不大,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对粮食产量的预测具有很好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