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林业   7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解广西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的基本群落外貌,基于Raunkiaer的分类系统,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密度相对较大的D1林分(1156株/hm2)和密度相对较小的D2林分(820株/hm2)林下木本植物的生活型谱与叶相.结果表明,两种林分中的林下木本植物均以常绿小高位芽植...  相似文献   
62.
以5个黑格(Albizia odoratissima)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探讨4种播种基质对黑格不同家系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茎长在家系间及各基质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采用黄心土和椰糠播种,根系和茎生长发育好于其他2种基质,但黄心土播种发芽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基质,椰糠播种发芽率最高;多重比较分析发现,28号家系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家系,76号和16号家系根茎生长较好,57号和84号家系各方面表现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63.
我国南方松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过近 30年的努力 ,广东、广西松树杂交育种和引种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选育的 PEE× PCC F1具有母本湿地松的树干通直圆满、抗风力强、分枝习性好、耐水渍和父本加勒比松的速生、树皮薄等优点。除适应性广 ,材质好外 ,其遗传增益比亲本增加 30 %以上。本文详细介绍我国南方松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状况 ,阐明了杂交松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4.
为了了解马尾松管胞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对马尾松家系进行了管胞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具体相关性,并导出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长宽比和壁腔比,长宽比和柔性系数在1~14 a年轮段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15~22 a年轮段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壁腔比和柔性系数的相关性在整个年轮段都极显著。各个材性指标即气干密度、抗压强度和冲击韧性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抗弯强度与其他材性指标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小,与冲击韧性没有达到相关显著水平。3个管胞指标与各个材性指标的相关性都极显著。3个指标中壁腔比与各个材性指标的相关系数最高。以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因变量,考虑每个试件所处年轮和晚材率的管胞特征为自变量的三元三次方程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几个材性指标中拟合度最高的是抗压强度,R~2是0.717,最低的是抗弯强度,R~2是0.362。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最小的是气干密度,最大的是抗弯强度,具体误差值为7.59%和37.63%。根据回归模型,可以利用管胞特征定性预测部分材性指标。  相似文献   
65.
广西华山林场5种典型人工林水文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华山林场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林(Pinus elliottii)、尾叶桉林(Eucalyptus urophylla)、枫香林(Liquidambar formosana)和荷木林(Schima superba)5种典型人工林冠层降雨截留、凋落物持水、土壤蓄水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冠层截留率荷木林41.4%>马尾松林21.8%>湿地松林21.3%>枫香林21.2%>尾叶桉林19.4%;截留率随降雨量增大而减少。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依次为尾叶桉林(8.22 t·hm-2)>枫香林(5.74 t·hm-2)>马尾松林(5.15 t·hm-2)>湿地松林(4.67 t·hm-2)>荷木林(3.39 t·hm-2);最大持水量与凋落物蓄积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最大蓄水量依次为马尾松林(2 943 t·hm-2)>荷木林(2 806 t·hm-2)>尾叶桉林(2 719 t·hm-2)>湿地松(2 631 t·hm-2)>枫香林(2 458 t·hm-2)。土壤稳渗速率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1.88 mm·min-1)>枫香林(1.20 mm·min-1)>湿地松(0.99 mm·min-1)>尾叶桉林(0.73 mm·min-1)>荷木林(0.68 mm·min-1)。该研究为华南地区人工林水文功能量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马尾松良种及速生丰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马尾松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以及速生丰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的成效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组织和管理措施应用得当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成果的推广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7.
广西马尾松遗传改良进程及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广西马尾松在种源选择、种子园营建、子代测定、性状培育等方面遗传改良进程以及改良的效果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广西马尾松遗传改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广西马尾松遗传改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5年的湿地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广西桂平市金田林场14指数级林地上,P肥效应极显著,施用钙镁磷肥、过磷酸钙对湿地松幼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用钙镁磷肥和尿素,钙镁磷肥和氯化钾,以及三者的配比肥肥效十分明显.林地施用P2O5100kg/hm2和100kg/hm2N配合肥,可使林木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24.4%、51.4%和157.1%;P2O5、N、和K2O各100kg/hm2配合施用,林木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可提高20.3%、49.0%和142.9%;P2O5100kg/hm2和K2O100kg/hm2配合施用时林木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20.3%、44.1%和128.5%;施用P肥的各处理林木的总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可提高18.9%、41.1%和117.1%,P肥的施入时间对林木的后期生长无显著差异;单施K肥或N肥对林木生长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改良代种子园8年生子代测定林进行早期选择与评价。结果表明,35个半同胞家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家系平均材积比初级种子园混系(对照)高52.55%,大于该对照材积10%以上的家系有34个,占参试家系个数的97.11%;采用独立淘汰法进行选择,按材积超过对照材积40%进行家系选择,选择出14个优良家系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4.21 cm、8.12 m和0.074 1 m~3,比对照分别高18.25%、6.46%和55.55%,材积遗传增益3.90%,并结合优良家系和材积排名,选出34株候选优树。  相似文献   
70.
以广西横县国有镇龙林场马尾松2年生、11年生、13年生、16年生、24年生和50年生人工林替代其演替进程,对马尾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中物种数量的变化是伴随着阳性先锋物种的衰退和中生性顶级植物的发展,物种数量在演替前期(2~16年)迅速增加,在16年生林分达到高峰,随后(16~50年)逐步降低。(2)在乔木层,马尾松纯林首先演替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再演替为针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林下灌草层首先被阳性植物占据,其后逐步被常绿植物替代;在50年生马尾松林,藤本植物物种数明显增高。(3)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林龄的增大呈升高的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先升高(2~13年)后降低(13~50年)。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演替前期逐渐升高,到16年生马尾松林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优势度指数在幼龄林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均匀度指数则随着演替进程呈升高的趋势。(4)草本层各项指数变化规律都不明显。本研究为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生态功能量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