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91.
高凯  于新峰  杨爱国  张自启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138-138,140
研究了30%敌百·啶虫脒不同用量防治白粉虱的效果。结果表明:30%敌百·啶虫脒对茄子田的白粉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施用浓度为20g/667m2,10d时相对防治效果为88.84%。  相似文献   
192.
200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防除夏玉米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的经济有效用量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马齿苋、铁苋菜有良好的防效,对莎草防效不明显,对玉米生长安全,推荐使用量为900 g/hm2。  相似文献   
193.
使用流式细胞计和染色体制片法,对栉孔扇贝同一诱导群体的胚胎、D型初期幼虫和6~7mm稚贝的三倍体率进行了检测,结合制片法对非整倍体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胚胎阶段检测出的三倍体率较高,D型初期幼虫和稚贝阶段的三倍体率先无明显差异。胚胎阶段存在的非整倍体,在稚贝阶段未查出,尚不能确定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4.
介绍了泸溪檀柑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与发生特点,提出了以改善桔园生态环境、加强桔园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保护利用天敌为中心,科学用药为辅助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5.
[目的]为进行大规模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群体的杂种鉴定以及家系中的亲子鉴定提供了基础。[方法]将已发表的25对虾夷扇贝的微卫星引物在栉孔扇贝基因组DNA上进行PCR扩增,并利用筛选出的通用引物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进行杂种鉴定。[结果]通过PCR扩增,筛选出6对引物获得扩增产物,其中2对表现为多态性。将这6对具有属间通用性的微卫星引物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进行PCR扩增,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其中引物P13F449和KMY134的扩增产物中可以明显地分辨出来自父母本群体的特有条带,从而确定了杂交子代的杂种身份。[结论]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间通用微卫星引物是存在的,而且部分引物可以直接用于属间杂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96.
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后代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精子激活栉孔扇贝卵子,6-DMAP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在11对栉孔扇贝和10对长牡蛎微卫星引物中共筛选出3对引物,可以同时在长牡蛎和栉孔扇贝基因组中获得稳定性,多态性较好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其中2对引物为栉孔扇贝引物。利用筛选出的3对通用微卫星引物对雌核发育后代进行检验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雌核发育个体基因完全来自于母本,后代中没有父本基因的表达;部分雌核发育后代在3个座位上发生了纯合,部分个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基因重组,3个座位上的重组率分别为40%、55%和35%。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利用遗传失活的长牡蛎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是可行的,只进行一次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只能获得部分后代个体的基因纯合,但后代与母本具有较高的遗传同质性。  相似文献   
197.
栉江珧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取暂养促熟的雌雄亲贝共12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暂养水温、采用鳃丝及鳃丝对应部位创面的愈合增生组织为染色体制备材料来改良染色体制备方法,采用常规的热滴片法制备出大量形态好且分散均匀的染色体标本,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适度调节暂养水温和给鳃组织制造微创并以创面愈合增生组织为染色体制备材料均能有效增加组织细胞的分裂增生能力,为染色体制备提供了充足的材料;栉江珧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34,雄性染色体组型为2n=8m+10sm+16st,雌性染色体组型为2n=6m+10sm+18st,染色体组型中,雌雄两性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排序基本一致,都有1对染色体相对长度明显大于其他染色体;两性染色体组型有两处明显不同,其一,雄性第14对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而雌性相对应的是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二,雄性栉江珧相对长度最大的染色体存在异形情形,雌性最大的染色体对则为同形,基本确定栉江珧存在初级的性染色体分化,属于XX/XY型性别决定方式。大型贝类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改进将有助于丰富贝类细胞遗传学和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8.
基于近年来他人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2011–2013年2–5月期间采集的雌性、雄性及雌雄同体虾夷扇贝进行性别相关AFLP分子标记筛选。从雄性和雌性遗传连锁图谱上选取合计18对引物组合,经3批次试验,有8对引物扩增出性别相关的条带,其中Eb Mc、Ej Mf和Ei Mk重复性好,有4对引物扩增出雌雄同体特异性条带,5对引物扩增出雌性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基于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筛选性别相关分子标记的方法简单可行,雌雄同体的基因组DNA与雌性和雄性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一个单独的群体。  相似文献   
199.
通过SDS-PAGE电泳,从提取液的倍数、提取时间、Triton X-100的浓度、SDS的有无等4个方面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栉孔扇贝精子膜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将精液150g离心去除精原细胞,0·1mol/L PBS缓冲液清洗两次,0·1mol/L Tris-HCl缓冲液清洗两次,3000g离心10min(4℃)得精子悬液;然后向精子悬液中加入3倍体积含1%Triton X-100和0.1%SDS的膜蛋白提取液中冰浴振摇1·5h;4℃,50000g离心15min,收集上清精子膜蛋白溶液。SDS-PAGE电泳后,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检测出22种膜蛋白,分子量在23~156kDa之间,PAS染色检测出糖蛋白有13种,苏丹黑B染色检测出脂蛋白有12种,其中既为糖蛋白又为脂蛋白的有8种。此研究结果可为以后进一步分离纯化栉孔扇贝的精子膜蛋白,研究其在精子发生和受精过程中的功能及作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0.
对辣椒黄绿苗突变体 9906M生物学性状、抗病性、遗传规律等研究表明,该性状属隐性突变体,细胞核遗传,苗期性状明显,在辣椒材料更新、杂交育种及纯度鉴定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