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6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3294篇
林业   2493篇
农学   3149篇
基础科学   999篇
  1368篇
综合类   11348篇
农作物   1393篇
水产渔业   1792篇
畜牧兽医   6380篇
园艺   2187篇
植物保护   561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736篇
  2014年   6048篇
  2013年   673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272篇
  2002年   6478篇
  2001年   6338篇
  2000年   2050篇
  1999年   1174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431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579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不同水平硼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溶液培养法对硼与小麦生长发育及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硼影响小麦的营养生长,缺硼不影响小麦的营养生长,但影响小麦的生殖生长。(2)缺硼严重影响小麦的穗分化,在一定施硼范围内,随着硼施用量的增加,总小穗数和有效小数增多。(3)不同年份,气候因子不同,对硼的需要量不同。1997年,在0-1μmol/L范围,1998年,在0-10μmol/L范围内,随着硼浓度的提高,结实率呈增高趋势。(4)小麦需硼的关键时期为孕穗期。  相似文献   
852.
小麦品种纹枯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 (Rhizoctoniacere alis)侵染所致的土传病害[1 ] 。近年来 ,该病害在湖北省麦区发生日趋严重[2 ,3] ,已逐渐成为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培育抗纹枯病品种和鉴定筛选抗源并在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是控制该病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湖北省麦区近年来推广的 2 5个品种以及从全国各地征搜集的 548份材料进行了鉴定和筛选 ,以期明确湖北省麦区品种的抗性现状 ,为育种单位提供抗源和小麦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 料供试小麦品种为湖北省近年来推广品种 2 5个和从全国各地征搜…  相似文献   
853.
猪生长激素基因座位BspI、HhaI酶切片段多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在多种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调节动物的新陈代谢、加快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以及改善胴体组成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4.
印楝素对中华稻蝗若虫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呼吸测定试验表明,以每头印楝素5.0μg点滴3龄中华稻蝗蝗蝻前胞背板,4hCO2释放量减少,抑制率达到33%。对6龄蝗蝻测定,处理后试虫CO2释出量降低,呼吸受到抑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失去了节律,图线变得近于直线。点滴法与注射法,在前期呼吸影响有所不同,点滴法随着经过的时间,呼吸抑制率提高;而注射法48h呼吸抑制率才提高,到72h达到最高,其图形为U形。  相似文献   
855.
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和猪遗传评估的发展趋势。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猪遗传评估方法、计算技术以及环境效应(包括方差异质性)、选择、非加性效应、非正态分布、性状间相关、有重复的记录等模型制约因子等方法。此外,阐述了贝叶斯分析理论在传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56.
以17份马铃薯品种为试材,共测定8个光合指标,分别为Pn、Gs、Ci、Tr、SPAD值、CE、Ls、iWUE,结合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参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与高光效种质筛选。结果表明,17个马铃薯品种的光合性状差异明显,光合性状在不同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介于5.547%~27.722%之间;其中Gs、Pn、CE、iWUE的变异较大;各性状广义遗传力均小于60%,其中Ci、Pn、CE、Ls的广义遗传力属于中等水平;筛选出高光效种质1份、中等光效种质14份和低光效种质2份,可作为光合机制研究及高光效育种的材料。另外,SPAD值与光合效率综合评价指数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高光效群体评价的初筛指标,并且证明了湖北二高山环境中,具有筛选出高光效品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57.
江苏省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变异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是估算土壤碳储量、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研究SOM时空演变对评估区域土壤固碳潜力,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2006年采样数据,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比研究了1980-2006年全省范围内表层(0~20 cm)SOM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0年和2006年江苏省SOM平均含量分别为16.55±8.50 g kg-1和18.31±8.32 g kg-1,变异系数分别为51.36%和45.44%。两个时期SOM的变异函数均符合指数模型,块金系数由51.85%增加为56.52%,变程由71.55 km减少至37.83 km,SOM含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减弱,自相关距离减小。1980-2006年,SOM含量空间分布呈现出北增南减,沿江平原增,宁镇丘陵减,滨海平原基本持平的空间格局,增加幅度由北向南逐渐减小。SOM含量的初始值影响其空间格局的演变,总体上呈现初始SOM含量的高值降低、低值增加的趋势。肥料的大量使用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作物残茬和根系的生物量;秸秆还田的大力推行,使得大量的有机物质进入土壤,促进了SOM的累积。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对SOM含量变化的作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成水田、旱地和林地促进了SOM的增加,而转变成荒地后导致SOM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858.
859.
典型湖库底泥对氮吸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吉林省长春市新立城水库为对象,采用连续分级法研究土壤及底泥中的游离态氮(FN)、可交换态氮(EN)、酸解态氮(HN)和残渣态氮(RN)之间的关系,探讨土壤和底泥对氮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及不同pH和有机质对氮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湖库底泥中FN、EN和HN的含量均高于新立城水库底泥和土壤,试样中氮素的稳定性为新立城水库底泥土壤富营养化水库底泥。对NH+4-N的吸附动力学可通过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来表示,新立城水库底泥、富营养化湖库底泥和土壤的吸附平衡时间大致为20min,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75.887,156.287,364.966μg/g,等温线可以通过Langmuir方程进行描述,底泥对NH+4-N的平衡吸附量与底泥中游离态氮和可交换态氮含量之和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901 6;吸附热力学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减少,说明样品在完成物理吸附的同时还存在一个弱放热反应。样品对NH+4-N吸附量随着pH的增加而增大,pH在平衡吸附量对土壤的影响要高于底泥,底泥对NH+4-N吸附量随着有机质含量及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60.
在宁夏干旱区弃耕地种植6种牧草建植人工草地,对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人工草地对弃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人工草地的土壤容重、pH、全盐均低于撂荒地,其中全盐含量显著降低;各禾本科草地保水蓄水能力均强于豆科草地,以披碱草的效果最佳;各人工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撂荒地,且豆科草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含量的效果强于禾本科草地,效果大小为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禾本科草地提高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效果强于豆科草地,效果大小为披碱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各人工草地表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撂荒地;各豆科草地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各禾本科草地,而真菌数量较禾本科草地少,紫花苜蓿和沙打旺草地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人工草地;禾本科中披碱草草地细菌数量显著多于扁穗冰草和蒙古冰草;土壤水分与放线菌、真菌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盐与放线菌、真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与细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真菌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