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2篇
林业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通过定位试验和定期观察表明 ,火炬松在日照市沿海地区能正常生长 ,虽有寒害 ,但可通过选择抗寒种源 ,选择适宜造林地予以解决。火炬松幼树胸径、树高均有 4个生长高峰 ,4年生高、径生长量分别是同龄黑松的 3.34倍和 2 .16倍 ,表现出明显的速生特性。追施氮肥可促其加快生长。对松梢暝、松毛虫的抗性优于黑松、赤松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不同砧木嫁接楸树无性系的保存率、接穗生根率、生长和材性性状差异,以及无性系与砧木的互作效应,筛选楸树无性系的适宜嫁接砧木,旨在为楸树良种嫁接壮苗规模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梓属不同树种为砧木嫁接的11年生楸树无性系对比试验林为材料,采集3个楸树无性系的接穗,分别用5种砧木(楸树、灰楸、梓树、滇楸和黄金...  相似文献   
33.
从学校定位和课程定位出发,确定了农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与课程定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进与科学素质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与实践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完善与知识构建和应用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考核方法。通过多年的实践,把研究成果物化为"五个一"的系统性结论:建立一个"两必修多选修"课程体系;完成一套有特色的教材;引入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完善了理论课与实验课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模式;形成了一支具有协同性的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34.
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器大苗培育技术是容器苗育苗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 它是容器苗育苗技术研究的难点, 也是研究的重点。文中围绕容器、基质及其配套技术3个容器大苗培育的要素, 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生产现状, 并对容器大苗培育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香椿无性系的苗期生长进行分析,筛选优良香椿无性系,奠定遗传改良的基础。[方法]以49个香椿无性系为对象,分别于2015、2016、2017年测量其1、2、3 a生株高、胸径,计算材积,对表型性状及其增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采用独立淘汰法筛选排名前20%的无性系为优良,对中选无性系进行遗传增益等参数估算,并将试验地不同年份特征气象因子与无性系表型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株高、胸径及材积的生长连续3 a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表型变异系数逐年减小,而变异幅度、重复力逐年增大;3 a生时,株高、胸径及材积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55、0.50、0.67,重复力高。2015—2017年,49个香椿无性系之间胸径、材积增长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差异,3 a生材积与材积、胸径增长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以3 a生香椿无性系材积及其增长量为2组指标,独立筛选出优良无性系10个,中选无性系群体平均材积大于0.010 4 m~3·株~(-1),增长量大于0.009 7 m~3·株~(-1)。3 a生材积的遗传增益为17.38%,中选香椿无性系的稳定性系数b值均大于1,对年份环境敏感。气象因子-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材积与年总降水量、日均降水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参试香椿无性系间材积差异极显著,选择潜力大;中选的优良香椿无性系遗传增益超过15%,但其在不同年份差异大且稳定性差,这可能与年份降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本研究考察了灰楸无性系生长(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形质(分枝度、分枝角、冠幅、树皮厚度、尖削度)性状,为灰楸优质用材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灰楸试验林33个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多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重复力估算。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灰楸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重复力为0.456~0.592。灰楸形质性状中,平均尖削度P1和P3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具有中等大小的重复力(0.479和0.415)。遗传相关分析中,单株材积与冠幅、树皮厚度、平均尖削度P1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较弱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78~0.263。针对不同育种目标,利用主成分评价和隶属函数法最终选择出特定的优良无性系。[结论]5年生灰楸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生长性状受到中等的遗传控制,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灰楸无性系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具有独立性,可进行单独定向选择。灰楸无性系H3-1-9、H3-1-18、H3-1-10、H3-1-3、H3-2-16和H3-1-17可作为速生丰产良种;无性系H3-1-16、H3-1-19、H3-2-12和H3-2-9可作为优质用材的无性系;无性系H3-1-17、H3-1-10、H3-1-18和H3-2-16可考虑作为生长和形质综合改良的灰楸无性系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37.
2008年夏季4次暴雨过程的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志宇  杨桂娟 《农技服务》2010,27(5):622-623,674
分析了2008年夏季4次暴雨天气过程,利用高空、地面实况场以及降水资料对Fax、Ecmwf的预报场和降水量预报进行具体对比分析,结果显示Ecmwf48~120h的天气形势场预报可信度较高,Fax24~48h降水量级明显偏小;通过不断地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分析,找准预报偏差从而更好地解释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采用课题组早期创制的楸树种内杂种和种间杂种为试验材料,比较杂种间多年的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生化特性。旨在明晰楸树种间和种内杂种的生长及光合能力差异及其原因,探究杂种叶片氮素利用及分配与光合效率的潜在关系,为楸树栽培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种内杂种(楸树×楸树,Cbb)和种间杂种(楸树×滇楸,Cbf)1~5年树高和1~6年胸径及6年生时的叶片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FvCB生化模型(Farquhar、von Caemmerer和Berry提出的生物化学光合模型)拟合CO2响应曲线,分别计算了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等气体交换参数及最大羧化效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等光合生理生化参数。并计算出光合系统(捕光系统,羧化系统和生物力能学组分)氮素分配比例。【结果】方差分析显示2年生以上的种内杂种Cbb树高和胸径均显著大于种间杂种Cbf。种间与种内杂种间叶绿素总量没有显著差异,但Cbf叶绿素b显著高出Cbb15.08%,Cbb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量比值均显著大于Cbf。Cbb具有更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羧化效率和暗呼吸速率,表明了Cbb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种间与种内杂种间叶片氮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Cbb光系统氮素分配比例相对较高,同时具有更高的光合氮素利用效率,这可能是其高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关分析表明楸树杂种光合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在羧化系统及生物力能学组分中的分配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种内杂种Cbb光合氮素利用效率与其胸径具有较好的(R2=0.531)正向线性关系。【结论】1)楸树种内杂种(楸树×楸树)对本地环境(中原地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致使其生长势显著优于种间杂种(楸树×滇楸);2)相对于云贵高原,中原地区更长的日照时间和更高的7月均温可能促使了楸树×楸树形成适应高光合辐射环境的响应机制(高水平Chla/b和Car/Chla+b);3)楸树×楸树光合系统更高的N分配比例及高效的N素利用效率提高了其光合能力;4)楸树种间杂种中滇楸所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不具有适应中原地区环境的调控机制,这是楸树×滇楸在生长和光合生理方面均劣于楸树×楸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以2015年采自西藏的3个不同群体的砂生槐种子为研究对象,对4种不同外源物质处理下砂生槐种子萌发相关多项指标和已萌发种子的胚芽和胚根长度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期获得最佳的促萌方法。结果表明:1)4种外源物质处理中H2SO4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发芽率最高可达对照的29倍,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高可达对照的33~73倍,其他3种化学物质处理作用较弱,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且不同群体对同一处理的反应不同。2)群体5的萌发指标在对照处理下显著高于群体1和群体3,在外源物质处理下种子萌发指标按增幅大小顺序为群体1群体3群体5,胚芽和胚根长度缩短程度按大小顺序为群体1群体3群体5,群体1最敏感,群体5不敏感。3)群体1和群体3最佳促萌处理为98%的H2SO4,发芽率分别可达58%和39.33%,群体5的最佳处理为80%的H2SO4,发芽率可达48%,且以上浓度下对应群体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达最大值,其他3种外源物质亦有与群体对应的最优处理浓度,同一外源物质处理下,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浓度与其他指标的最优处理浓度不一定相同,过高的温度、过高浓度的激素和酸处理对胚芽和胚根长度有负面作用,在促萌育苗方面应综合考虑选择。  相似文献   
40.
东北冷涡前期暖式切变降水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志宇  杨桂娟 《农技服务》2011,28(4):552-553
分析了2009年6月19日一次东北冷涡前期暖式切变降水天气过程,得到高空冷涡前部暖式切变与北上高空槽形成明显"丁"字槽、地面蒙古低压冷锋是本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的基本结论。卫星云图在降水过程中,云带的干涌边界、内边界以及水汽通道反映明显,对降水的持续时间、降水强度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另外针对日本传真、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分析,发现形势预报较为准确,降水预报量级略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