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菜心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心产品集绿叶、嫩茎、花薹于一体,其采后生理和保鲜技术具有特殊性。随着菜心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和栽培面积的日益增多,菜心的贮运保鲜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结合目前有关菜心产品的研究情况,对其采后生理与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2.
金山火蒜为广东开平市土特产,是广东中部地区大蒜的代表品种,是当地主要的冬种作物之一,在东南亚各国、港澳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均有销售.  相似文献   
23.
王廷芹  杨暹 《中国蔬菜》2007,1(11):10-12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3种浓度(0.001、0.01、0.1mg·L-1)处理对青花菜花序分化、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以及花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浓度BR处理均可促进花序分化;0.001mg·L-1BR处理能提高青花菜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0.001、0.01mg·L-1BR处理可显著增加青花菜花球干物质的积累,0.1mg·L-1BR处理可明显提高花球总糖含量,但3种浓度BR处理均显著地降低了花球VC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4.
青花菜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蕾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青花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蕾的雄蕊,雌蕊,花萼和花瓣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多酚氧化酶(PPO)和儿茶酚氧化酶(CAO)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4种同工酶谱不仅在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有明显差异。而且在不育系或保持系内 花蕾不同部位之间也有明显差异。表现为花蕾的POD,CAO同工酶在不育系的谱带数多。而保持系谱带数少,PPO,SOD同工酶则正好相反,4种同工酶在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雄蕊上。  相似文献   
25.
在常温(25℃)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SA)和壳聚糖(CTS)涂膜保鲜剂对莲藕进行处理,对其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 和CTS 涂膜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莲藕表皮褐变,减小失重率,显著抑制莲藕VC、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和细胞膜透性升高。其中1.0%SA 处理在抑制莲藕表皮褐变,减小失重率,抑制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及细胞膜透性上升等方面表现最好;1.25% CTS 和1.5% CTS 处理在抑制莲藕VC 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方面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6.
康云艳  杨暹  郝振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628-5629,5631
介绍了蔬菜栽培学的网络资源,阐述了网络资源在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试验设置0.001 mg/kg、0.01 mg/kg、0.1 mg/kg共3个油菜素内酯(BR)处理,研究BR对青花菜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BR浓度处理可促进叶片可溶性糖的积累.不同浓度BR处理在青花菜不同生育期,其作用效应有所不同.0.01 mg/kg BR处理在花序分化期可提高叶片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现蕾期BR对叶片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BR可明显地提高叶片酸性转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花生麸处理对菜心品质和糖分积累的影响,以60天特青菜心为试材,设置花生麸30 kg·667 m-2、40 kg·667 m-2、50 kg·667 m-2和复合肥30 kg·667 m-2以及不施肥(CK)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产量、品质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kg·667 m-2花生麸处...  相似文献   
29.
多胺浸种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豆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多胺(Put、Spd及Spm)在不同浓度下对菜豆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3种多胺(0.1mmol/L Put、0.01mmol/L Spd、0.01mmol/L Spm)都能显著提高菜豆种子活力,而过高浓度(Put浓度≥1mmol/L、Spd及Spm浓度≥0.1mmol/L)处理则会明显降低菜豆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30.
以长春密刺、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中农20号、抗病二号、早青二号、津优1号、粤秀3号7个黄瓜品种为试材,灌根接种约5×103个/mL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游动孢子悬浮液,探讨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以及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长春密刺、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抗病二号和粤秀3号病情指数范围的抗性较强,属于中抗品种;中农20号、早青二号和津优1号病情指数范围的抗性较弱,属于感病品种;未发现高抗或免疫品种。未接种条件下,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中农20号;灌根接种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后,中抗品种叶片POD、PAL活性显著增强,其余相关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感病品种黄瓜幼苗叶片POD、PPO、PAL、GLU活性均显著增强,且增幅高于中抗品种。综上所述,甜瓜疫霉侵染后,抗性较强的黄瓜品种叶片防御相关酶活性相对稳定,主要通过上调细胞壁合成相关酶活性抵御病原菌的侵染;相反,感病品种叶片中防御相关酶活性显著被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