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篇 |
农学 | 1篇 |
基础科学 | 6篇 |
6篇 | |
综合类 | 35篇 |
农作物 | 1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52篇 |
园艺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公众问卷调查为基础,苏、浙、湘、鄂、川、渝为研究样本,探讨和研究公众对于换房旅游这一新型旅游产品和旅游形式的感知和接受程度。研究表明:(1)公众对于换房旅游缺乏了解和难于接受;(2)是否签订换房交换协议、自家财物安全是影响公众选择换房旅游的两大主要因素;(3)年轻人群成为未来换房旅游的主力;(4)换房旅游呈现“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单向发展轨迹模式。 相似文献
112.
冷季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牦牛生长性能、脂肪沉积及养殖经济效益等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冷季分别对公牦牛进行自然放牧(SEG1组)和投喂不同粗精比的饲粮,结果表明:与SEG1组相比,补饲组牦牛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补饲组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NEFA)、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蛋白脂酶(LPL)含量显著高于SEG1组(P<0.05);各补饲组牦牛肝脏组织内脂滴表达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SEG1组(P<0.05),各补饲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SEG1组相比,SEC50组、SEC30组和SEC10组牦牛养殖利润分别提高228.77%,258.69%和115.52%。综上所述,冷季补饲管理可有效提高牦牛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脂肪沉积和代谢功能,提高牦牛养殖经济效益,补饲饲粮粗精料比为70∶30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3.
本试验旨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动物组织中氯霉素的残留。根据试剂盒操作说明对样本进行前处理,样品中的氯霉素与氯霉素酶结合物竞争结合酶标板微孔中固相化的氯霉素特异性抗体,根据酶催化显色剂显色的深浅来判断样品中氯霉素含量。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样品的检测限在0.1 μg/kg以下;以20~300 ng/kg浓度的氯霉素添加到动物源性产品中,其回收率范围74.4%~105.4%;变异系数在15%以下。结果表明建立的ELISA试剂盒能满足检测动物源性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4.
正"保山1号"是从怒江流域余甘子集中分布的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昌宁县、施甸县等地选出的余甘子新品种。2017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云R-SC-PE-033-2017)。该品种平均单果重17.43 g,果实扁圆形,横径3.20 cm,纵径2.69 cm,果形指数0.84。外果 相似文献
115.
116.
对云南省滇橄榄(Phyllanthus emblica Linn.)主栽品种及其栽培面积调查、物候期观测、经济性状调查、果实主要化学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滇橄榄主栽品种6个("高黎贡山"糯滇橄榄、"保山1号、2号、3号、4号"余甘子和"红珍珠"滇橄榄)栽培面积17 098 hm^2;2月中旬至3月中旬萌芽,4月上旬至5月上旬开花,果实成熟期9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1月下旬至2月上旬落叶;其平方米冠影果实产量4.2~5.4 kg/m^2,果实单果质量14.9~45.9 g、可食率82.9%~90.2%,果肉Vc含量0.412%~0.523%、粗纤维1.30%~2.05%、总糖7.2%~11.1%、总酸1.51%~1.91%、可溶性固形物9.5%~13.2%、水分84%~86.8%。根据品种特性及栽培现状,提出了品种利用策略,为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7.
以赤子爱胜蚓为供试生物,采用滤纸接触法及土壤培养法,通过急性毒性、生长毒性、再生繁殖毒性试验及CYP3A4酶活性毒性响应试验,进行了在不同生态响应水平上氯氰菊酯胁迫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初步确定了急性毒性、生长繁殖和细胞酶活力指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滤纸试验中氯氰菊酯对蚯蚓的48 h LC50和72h LC50分别为445.4、212.1 μg·cm-2,土壤试验中7d LC50和14 d LC50分别为121.6、80.2 mg· kg-1;再生繁殖试验中低剂量氯氰菊酯刺激蚯蚓体重增长、短期内诱导蚯蚓产茧率,抑制蚯蚓幼体孵育.CYP3A4酶活性毒性响应滤纸试验中氯氰菊酯对蚯蚓的CYP3A4酶活性产生明显诱导的浓度为21.5 ng·cm-2,在214.8 ng·cm-2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土壤试验中3d暴露后,10 mg·kg-1氯氰菊酯诱导蚯蚓体内CYP3A4活性显著升高,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氯氰菊酯对CYP3A4活性的诱导作用始终存在,但诱导的高值浓度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CYP3A4酶活力与土壤中氯氰菊酯浓度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量-效响应曲线.研究表明,各指标敏感性表现为细胞酶活力>生长繁殖>急性毒性,同时也证明了CYP3A4可以作为土壤拟除虫菊酯风险评价的潜在敏感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8.
甘肃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种群及生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踏查及样地调查,甘肃庆阳子午岭太白林区瓦川沟分布着面积为69.25 hm2的紫斑牡丹天然种群,其生长的坡向、坡位等生境条件对其种群特征产生影响。紫斑牡丹种群主要分布于温暖潮湿的阴坡(东北坡)环境,根系生长在林区0~40 cm、pH值为7.8~8的土层中。不同坡位对紫斑牡丹种群密度及幼苗的形成影响较大,分布于山坡中、下部的紫斑牡丹种群具有良好的生长状况、群落稳定性及更新能力,即水热条件好、枯落层厚的山林中部有利于紫斑牡丹种群密度的增加。太白林区野生紫斑牡丹随着株龄的增加株高变化逐渐缓慢,18 a以后株高稳定至140 cm左右。紫斑牡丹种群特征的研究可为野生紫斑牡丹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正2016年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住基村根据自身的传统种植条件,开展了稻鱼综合种养生产模式,在原有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引进了养鱼技术,使本地产业除了水蜜桃种植外,又有了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多样化,而且为原本生态旅游、水蜜桃采摘的旅游项目增加了新的内涵。2016年住基村获得了江苏省渔稻混养实用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无锡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专项,为后来开展的稻渔种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研究人类活动对近年来鄱阳湖流域陆地植被覆盖变化的作用机制,为推动该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鄱阳湖流域最新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产品,并结合气象数据以及土地利用和人口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残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区2000—2020年流域陆地植被覆盖变化特征,深入探讨了人类活动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 近20 a来鄱阳湖流域地表植被状况明显改善,植被EVI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流域人类活动整体上对植被EVI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城镇化新扩张区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对EVI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48%,不同子流域间人类活动的平均贡献率为30%~43%。鄱阳湖流域植被EVI及其残差趋势在人口密度增加0~100人/km2和400~500人/km2时,分别出现了一个峰值。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江西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驱动,广大乡村地区人口密度的小幅增加(0~100人/km2)比单纯的人口流失区更能有效改善地表植被状况。与此同时,城市区域人口密度增加幅度在一定区间时(400~500人/km2)也能促进地表植被状况的改善。[结论] 人类活动是地表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促进因素,高质量发展中的“绿色”“协调”理念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