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监测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及类型,采用自行筛选的鉴别寄主对采自17个不同大豆产区的30份灰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监测鉴定.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1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号)和4个未知生理小种.结果表明:1号生理小种仍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9%,较2006年下降了9%;其次是7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8%,较2006年上升了7%.对黑龙江省56份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出高抗品种4个,垦丰16号、垦丰18号、绥农22号、绥农25号,抗病品种14个.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在马铃薯上进行了肥料增效剂一抗腐威试验,在传统秋施肥地块上,第二年播种时,施用常规肥料与仅施抗腐威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抗腐威处理,平均产量:20616 kg/hm2.与常规施肥相比差异不显著,有效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肥料,可以在马铃薯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以黑龙江省29个大豆育种单位的103份已鉴定大豆灰斑病3个生理小种抗性的大豆品种(系)为材料,选择与大豆灰斑病抗病基因连锁的19个SSR标记检测,获得等位变异数86个,每个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分布在2~6个之间,平均为4.42个。应用遗传统计软件(genetics statistics 3.0)分析表明, 标记的多样性指数介于0.198~0.751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606。品种(系)特异指数差异较大,介于46.592~481.541之间,平均为87.415。根据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使用ID Analysis 1.0软件分析表明,利用与大豆抗灰斑病基因连锁的7个SSR标记(Satt565、Satt547、Satt431、Sct_186、SOYGPATR、Satt244、Sat_151)就能有效区分各品种(系),因此利用这7个标记构建了供试品种(系)的分子身份证。  相似文献   
15.
从栽培前准备、扦插技术、管理措施和常见病虫害防治4方面对球兰的水培生产管理技术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论述。指出球兰水培扦插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Harpins蛋白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机制,对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幼苗喷施Harpins蛋白,并测定喷施后120h内大豆根系中过氧化物酶(POD)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大豆喷施Harpins蛋白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对照增加,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的幅度大于感病品种,且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比感病品种早;诱导72h后,绥农8号POD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增加119.5%,宝丰7号POD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增加54%。  相似文献   
17.
自东北三省蔬菜大棚内采集38株未嫁接黄瓜的枯萎病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共获得376株镰孢菌,根据形态鉴定,确定属于6种镰孢菌,其中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占82.18%,木贼镰孢(F.equiseti)占9.31%,腐皮镰孢(F.solani)占4.52%,半裸镰孢(F.semitectum)占2.93%,串珠镰孢(F.moniliforme)和锐顶镰孢(F.acuminatum)分别只占0.53%。从辽宁省采集的8株长势弱的嫁接黄瓜植株根茎上分离到20株镰孢菌,分别为串珠镰孢(8株)、尖孢镰孢(7株)、半裸镰孢(4株)和木贼镰孢(1株)。  相似文献   
18.
采用CM-纤维素柱层析方法提取、分析了番木瓜种子盐溶蛋白的各组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酸、碱性系统测定了蛋白质的电荷性质以及用SDS-PAGE测定了各蛋白质的分子量,并分析测试了各蛋白组分的氨基酸含量。表明:番木瓜种子盐溶蛋白只有在酸性系统才能得到分离,蛋白性质均为带正电荷的碱性蛋白,其分子量为11000-49000。各蛋白组分氨基酸以谷氨酸及酰胺、精氨酸为最多,其他必须氨基酸含量不平衡,其中低分子量蛋白中的含硫氨基酸较高,这种蛋白可以起还原胰岛素和调节木瓜蛋白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8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本研究选择了8种药剂,在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下进行晚疫病防治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对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晚疫病具有防治和保产的效果。其中,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前期喷施的保护性杀菌剂种中,60%百泰的防治和保产效果最好,防效达79%以上,增产43.54%;其次是银法利,防效达70%以上,增产42.55%。在发病中期喷施的治疗性杀菌剂中,防效和保产效果最好的药剂为50%安克,防效达73%以上,增产36.71%。  相似文献   
20.
2006-2007年在甘肃省兰州、张掖、酒泉、天水、武威等市县的21个样点采集了不同寄主植物及其根际土壤样本,经分离得到798株镰孢菌,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出了13种镰孢菌,其中,分离频率最高的3个种依次是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尖镰孢(F.oxysporum)和腐皮镰孢(F.solani),分别占总数31.58%、29.07%和13.03%.其他分离鉴定的镰孢菌包括锐顶镰孢(F.acuminatum)、芬芳镰孢(F.redolens)、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黄色镰孢(F.culmorum)、半裸镰孢(F.semitectum)、弯角镰孢(F.campto-ceras),这些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均低于10%,但高于1.5%。分离频率低于1%的镰孢菌包括三线镰孢(F.tricinctum)、燕麦镰孢(F.avenaceum)及砖红镰孢(F.laterit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