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植物造景为主体的南京莫愁湖公园湿地景观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提出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的设计方法,力求实地调研细致化、形态设计和谐化、植物配置多样化、护岸设计自然化、艺术小品地域化、管理措施科学化等,并以南京市莫愁湖公园环湖路湿地景观改造为例,探索湿地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的设计方法应用实践和效果。    相似文献   
92.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冀豆20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应用轮回群体选择原理,经过14年四个阶段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群体轮回选择与群体育种相结合新方法,成功培育出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冀豆20,2008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突出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高产稳产、抗病、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好。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一是掌握适宜密度,二是掌握生长前期注意蹲苗防倒,三是掌握关键期肥水调控。  相似文献   
93.
针对动物实验台存在动物排泄物污染手术环境、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笔者对动物实验台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94.
于2013—2015年连续3 a田间种植姊妹系大豆品种冀豆17、冀nf58及双亲,调查产量及相关的农艺性状,测定盛花期、盛荚期和鼓粒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比较冀豆17和冀nf58及其双亲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差异及变化,并分析这些生理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为大豆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冀豆17和冀nf58的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均高于双亲,其中冀豆17和冀nf58的产量、株高、主茎节数和3个时期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双亲,冀豆17的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显著高于双亲;冀豆17和冀nf58在盛花期、盛荚期、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双亲,其中,冀豆17在盛荚期和鼓粒期都显著高于双亲;冀豆17和冀nf58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盛花期、盛荚期、鼓粒期均高于双亲,且盛花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也均高于双亲。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3个时期的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盛荚期和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3个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盛荚期的可溶性糖含量、盛花期和盛荚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盛花期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盛荚期和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3个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盛荚期可溶性糖含量、盛花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高时有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因此,这些生理指标可作为大豆高产育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匍匐剪股颖是我国重要的冷季型草坪草之一。为了研究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居群遗传变异水平、遗传结构及亲缘关系,本试验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贵州的4个匍匐剪股颖居群共28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 9个引物共扩增出8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条,无论是在居群水平还是在物种水平,均表明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居群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3个野生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92 0,居群间基因流的估测值(Nm)为0.516 4,表明居群间存在较为严重的遗传分化;亚居群间的遗传距离(GD)为0.087 7~0.592 6,遗传距离(GD)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居群地理分布存在密切联系。利用SPSS 11.0软件对地理距离与亚居群间遗传距离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呈显著正相关(r=0.494);用POPGENE 1.31软件对居群间的遗传关系分析表明,各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比较高,分布为0.700 3~0.940 9,但栽培居群(KROMI)与其他3个野生居群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96.
试验旨在揭示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从而为促进中国野生草坪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以及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品种选育过程中亲本选配、后代遗传变异程度及杂种优势水平的预测提供预见性的指导。试验以国外匍匐剪股颖品种KROMI为对照,对贵州三大地区的18份野生匍匐剪股颖材料POD等位酶住点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共检测到两个POD等住酶位点Pod-1、Pod-2。其中Pod-1有八条酶带,迁移率(RF)分别为0.031、0.046、0.065、0.088、0.111、0.131、0.163、0.183;Pod-2有四条酶带,迁移率(RF)分别为0.644、0.667、0.699、0.752;根据POD等位酶基因型分析结果,Pod-1位点等位酶四级结构为二聚体,Pod-2酶位点为单聚体。Pod-1位点合Pod-1a、Pod-1b、Pod-1c、Pod-1d四个等位基因,其中Pod-1a、Pod-1b、Pod-1c在材料中出现频率最高,为主导基因;Pod-2位点合Pod-2a、Pod-2b、Pod-2c、Pod-2d四个等位基因,其中Pod-2c出现频率最高,为Pod-2住点主导基因。根据试验结果,可将供试材料分为Ⅰ、Ⅱ、Ⅲ、Ⅳ四大类。  相似文献   
97.
追肥时期对夏大豆植株养分和株型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追肥时期试验研究表明:苗期追肥,初花期植株的全氮、全磷含量明显增加,明显促进中部节间和所有各节位叶柄、叶片的生长;初花期的开花后10d追肥,鼓粒期全氮、全磷含量明显增加,促进上部节间和中上部节位各叶柄、叶片的生长;开花后20d追肥对植株的促进作用降低;开花后30d追肥无促进作用;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追肥时期的后延而增加,开花后20d达到最高(45.47%);不同时期追肥以初花期增产幅度最大,比CK增产24.2%,达极显著水平,其次为开花后10d,增产15.6%。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养分吸收特点和株型变化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夏大豆最佳追肥时期为初花期至开花后10d。  相似文献   
98.
本文主要从剪辑角度分析禅宗思维对影片《我不是药神》的影响。第一部分简单阐述影片梗概,第二部分详细分析影片中的重复式、错觉式、象征隐喻式蒙太奇手法运用,第三部分深入分析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所具有的特殊含义。  相似文献   
99.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可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有效延长。  相似文献   
100.
为满足生产上对优良芜菁甘蓝新品种的需求,开展芜菁甘蓝地方品种提纯选育,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大面积推广应用,采用在花溪农家收集的芜菁甘蓝种子为育种材料,以早熟、生物产量高、种子结实性好为主要育种目标,用混合选择法系统选育出花溪芜菁甘蓝.其生育期255 d左右(比对照威宁芜菁甘蓝生育期短15d),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全株生物产量、种子产量分别达7 348.3 kg/667m2和184 kg/667m2,均高于拿破伦灰萝卜、四川圆根萝卜和威宁芜菁甘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