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内蒙古黄河灌区籽用西瓜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黄河灌区是我国籽用西瓜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久远,籽用西瓜种质资源丰富。为全面掌握当地地区籽用西瓜种质资源,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开展籽用西瓜种质资源调查,比较各调查点分布籽瓜的生态生活习性,初步查清了内蒙古黄河灌区分布的籽瓜栽培品种(类型),为籽用西瓜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及高效栽培技术开发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覆盖对土壤水分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利用休闲期降水, 提高旱地麦田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达到"伏雨春用"的目的, 本文将耕作蓄水技术与覆盖保水技术相结合,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从前茬小麦收获后15 d或45 d进行深翻及深翻后采取渗水地膜、液态地膜覆盖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较15 d深翻可显著提高小麦收获后65 d(休闲期)至316 d(孕穗期)土壤蓄水量、播前120~300 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和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休闲期深翻覆盖可显著提高65 d(休闲期)至316 d(孕穗期)土壤蓄水量及播前0~ 300 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 显著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且均以渗水地膜覆盖效果最好。此外, 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较15 d深翻可显著减小播种至拔节期60~300 cm, 拔节至开花期0~60 cm、120~240 cm, 开花至成熟期180~300 cm土壤水分减少率, 且深翻后采用渗水地膜覆盖对拔节至开花期土壤水分减少率调控效应较大。 总之, 旱地小麦休闲期等雨后深翻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深翻后覆盖有较大的调控效应, 且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效果更好。因此, 休闲期等雨后(约7月底或8月初)深翻并立即采用渗水地膜覆盖的技术是旱地麦田休闲期蓄水保墒的新途径, 且此技术可为旱地小麦高产、稳产、高效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3.
44.
<正>非洲豹属食肉目、猫科、豹属,分布于塞拉利昂、加纳、马里、乍得、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非洲豹的栖息环境比较多样,从平原到海拔3 600 m的高山都有分布,主要生活于山地森林、丘陵灌丛、荒漠草原等环境。非洲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现野生数量日趋减少,因此对其保护及人工饲养繁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园所饲养非洲豹产后弃仔,遂将幼仔取出进行人工哺育,并成活,这无疑为非洲豹今后的饲养繁殖提供了较珍  相似文献   
45.
本文主要综述了春化作用分子机理及相关激素在春化过程中的调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棉花[ADG]三种杂种,是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用亚比棉[AG]复合染色体组异源四倍体与陆地棉(中375)杂交创育的棉花新种质。以亚比棉异源四倍体、陆地棉(中375)和棉花[ADG]三种杂种BC2F1为材料,对[ADG]三种杂种及其亲本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棉花[ADG]三种杂种及其亲本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52条。陆地棉核型公式为:2n=4x=52=44m(2SAT)+8sm(2SAT),在第9、22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2B。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52=40m(2SAT)+12sm(6SAT),在第23、24、25、26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2B。[ADG]三种杂种核型公式为:2n=4x=52=2M+40m(4SAT)+10sm(2SAT)。在第12、17、23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1B。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低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植物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先玉335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用0.05 mmol·L~(-1)的SA水溶液和去离子水(对照,记作CK)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外源SA对低温胁迫下种子发芽、种胚淀粉酶、氧化损伤水平、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A处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重和鲜重分别显著提高了5.57%、7.20%、23.76%、15.49%和28.52%。SA处理的玉米种胚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在种子萌发第2、第6、第8、第10天比CK提高了28.6%、15.1%、9.6%和16.9%;而超氧阴离子(O_2~)和丙二醛(MDA)含量经SA处理后显著下降。SA处理提高了种胚抗氧化酶的活性,在种子萌发第2、第4、第6和第8天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CK分别提高了36.6%、25.9%、43.6%和46.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种子萌发12 d时比CK提高了9.0%;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第4、第6、第8天时比CK分别提高了13.0%、5.7%和17.0%。此外,SA处理还提高了种胚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综上所述,SA可以通过改善渗透调节能力和加速淀粉转化来缓解低温胁迫诱导的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为探究SA调控低温胁迫下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机制开拓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48.
为充分利用休闲期自然降水,提高旱地麦田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达到“伏雨春用”的目的,本研究在山西闻喜县旱地麦田将休闲期耕作与覆盖相结合,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前茬小麦收获后15d或45d进行深翻,而后立即采取渗水地膜或液态地膜覆盖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产量及其构成、品质形成的影响效果,试图探索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新途径。结果表明,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较15 d可显著提高麦收后65 d至孕穗期100~300 cm土壤蓄水量,可显著提高播前至孕穗期0~300 cm总土壤蓄水量,且覆盖的蓄水效果可延续至开花期,以渗水地膜覆盖效果较好。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覆盖较15 d可显著提高穗数、产量、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且以渗水地膜覆盖效果较好。此外,播前80~200 cm土壤蓄水量与穗数、产量显著相关;播前和开花期120~300 cm土壤蓄水量与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显著相关,播前80~280 cm、开花期40~60 cm、100 cm、240~300 cm土壤蓄水量与谷醇比显著相关。总之,休闲期等雨后深翻并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旱地小麦土壤蓄水量,达到伏雨春用的目的;有利于优化产量结构,提高产量;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品质,实现优质。  相似文献   
49.
山西省温室栽培葡萄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维峰 《落叶果树》2003,35(6):17-18
针对山西省温室栽培葡萄的现状。提出较适宜山西省温室栽培的品种有无核早红、粉红亚都蜜、优无核、京秀等;架式宜选用双篱架,采用“单臂双层水平”整枝方式;加强花果管理;合理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晋南地区1月上旬升温,晋中可选在1月底;注意增加土壤肥力和透气性;铺地膜降低空气湿度;灌溉时,应先把水引入温室窖内,待水温与地温一致后再用于灌溉;尽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可在温室空间合理间作草莓等低矮、耐荫、易管理的作物。  相似文献   
50.
毛叶枣与冬枣原生质体分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毛叶枣及冬枣的原生质体分离条件,为以后应用体细胞融合技术创造优异的毛叶枣体细胞杂种材料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枣叶片分离出的原生质体活性显著高于悬浮培养物,但是产量低于悬浮培养物分离出的原生质体。毛叶枣酶解所需酶液最佳浓度为纤维素酶10g/L 离析酶4g/L 甘露醇0.7mol/L;冬枣酶解所需酶液最佳浓度为纤维素酶15g/L 离析酶4g/L 甘露醇0.7mol/L,酶解时间均为14 ̄1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