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榕管蓟马是榕树上的主要害虫。文章就榕管蓟马的分布及危害、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提出防治措施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给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不同时间深翻、深松对0~300 cm土壤蓄水量、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及其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深翻或深松均可提高旱地小麦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量,且欠水年效果明显,以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效果较好.休闲期耕作均显著提高了小麦蛋白质产量.耕作时间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降雨年型不同而异,欠水年的休闲期耕作均显著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丰水年在麦收后15d耕作显著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而麦收后45 d耕作则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尤其显著提高了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从而改善了品质.此外,丰水年麦收后45 d耕作可提高花后旗叶和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旗叶和籽粒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降低花后旗叶和籽粒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籽粒蛋白质的累积在麦收后15d耕作条件下与籽粒GDH活性关系密切,而麦收后45 d耕作条件下与旗叶GS和GOGAT活性相关性较大.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在不同降雨年型下均可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且欠水年效果较明显;耕作时间对土壤水分、小麦氮代谢酶活性、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具有较大的调控效应,休闲期雨后耕作有利于籽粒蛋白质形成,且深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旱地小麦休闲期蓄水保墒及其配套施肥技术,2009-2011年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在山西闻喜县进行了休闲期深松或无耕作条件下低(75 kg hm-2)、中(150 kg hm-2)、高(225 kg hm-2)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以明确深松处理配合施氮对土壤水分、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可提高播前土壤蓄水量,尤其是深层土壤(60~160 cm)蓄水量,欠水年和丰水年分别提高12%~34%、10%~22%。深松处理后,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旗叶谷氨酸合酶(GOGAT)、低氮和中氮条件下籽粒GOGAT、籽粒谷丙转氨酶(GPT) 活性均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和球蛋白含量,及丰水年谷蛋白含量和谷醇比也提高。随施氮量增加,开花期20~200 cm土壤蓄水量呈下降趋势,但籽粒GS、灌浆中后期旗叶GOGAT、灌浆后期籽粒GPT活性均上升,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提高,中氮条件下籽粒谷醇比最高。施氮量对深松处理开花期深层土壤蓄水量、籽粒蛋白质产量、籽粒GS和GPT活性有较大调控效应。深松配施氮肥条件下,丰水年开花期土壤水分与籽粒清蛋白、谷蛋白、蛋白质含量关系密切,而欠水年开花期土壤水分与谷醇比关系密切。氮代谢酶主要影响籽粒球蛋白含量、蛋白质产量的积累,丰水年还影响籽粒谷蛋白含量和谷醇比的提高。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蓄水效果好;配施氮量225 kg hm-2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在欠水年施氮量150 kg hm-2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及谷醇比。  相似文献   
14.
云南普洱茶菟丝子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普洱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历史上的普洱府所在地为滇南地区茶叶交易中心,形成了具有独特品味和加工工艺的“普洱茶”。但人们为了从茶叶生产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再扩大茶园面积,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密植,使得现在的茶园大多为大面积单一物种种植,导致茶园中茶树病虫害为害加重。  相似文献   
15.
为给旱地夏闲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夏闲期施肥与覆盖处理对旱地冬小麦土壤储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闲期施肥可明显提高播前0~100、100~200 cm土层储水量,增加了冬小麦穗数、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不论施肥与否,地膜覆盖与纸覆盖均可提高播前底墒,增加小麦穗数和穗粒数,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地膜覆盖处理效果优于纸覆盖;施肥可增进覆盖的保水、增产及高效用水的作用。因此,旱地夏闲期可通过施肥与覆盖技术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为旱地秋播作物高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菠萝对云南幼龄橡胶林下的气候适应性,筛选出适合幼龄橡胶林下间作的菠萝品种.[方法]在橡胶林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8号、冬蜜、金菠萝和蜜宝等4个品种进行引种试种试验,收获前观察生育期,收获后测定果实产量与品质.[结果]在云南幼龄橡胶林下,8号自然抽蕾率达29.84%,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金菠萝的单果重最重,为1057.50 g;8号、冬蜜、金菠萝和蜜宝的果形指数分别为1.33、1.13、1.13、1.11,8号相对较好;8号、冬蜜、金菠萝和蜜宝果心宽为1.43、1.82、2.08和1.56 cm,金菠萝的果心最宽,与8号、蜜宝差异显著;可溶性总糖含量8号最高达12.97%;果实内在品质综合评价8号最好,其次为金菠萝、蜜宝、冬蜜.[结论]8号、金菠萝和蜜宝可作为鲜食品种在云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旨在探讨橡胶幼龄林下间作菠萝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测定了顺坡种植菠萝,横坡种植菠萝和不间作(对照)条件下的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西双版纳雨季时,5~10月间,横坡和顺坡种植菠萝径流量均低于不间作菠萝,顺坡种植在6~9月间的径流量都高于横坡种植;6~10月间,顺坡种植和横坡种植菠萝能显著降低林间侵蚀量,横坡种植在6~9月间侵蚀量均低于顺坡种植;径流量、侵蚀量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顺坡和横坡种植的总径流和总侵蚀量均显著减少。说明橡胶幼龄林下横坡种植菠萝可以有效减轻林地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津春4号为试材,采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大棚黄瓜的CO2浓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等光合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加了CO2浓度,提高了黄瓜的光合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叶面施硒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油菜为材料,以NazSeO3为硒源,用0g/667 m2、6g/667 m2、12g/667 m2、48g/667 m2、96g/667 m2的硒溶液对油菜进行叶面喷施,通过土培方式,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对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硒浓度范围在不高于6g/667 m2时,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可以提高油菜叶绿素含量和油菜产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氨基酸的含量,有增产和改善油菜品质的效果;随硒浓度进一步提高,硒处理对油菜植株有抑制作用,对油菜生长和品质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既可增加油菜的产量,又可适当提高其营养品质的叶面喷施硒浓度,以不超过6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种子引发对水分胁迫下大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研究了种子引发处理对弱抗旱"晋豆19号"和强抗旱"晋大53号"两个大豆品种种子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及在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引发处理使两个大豆品种种子的膜透性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且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个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幼苗在水分胁迫加重时(6~9 h),与未引发处理比,引发处理下两个品种幼苗叶片膜透性减小,MD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表明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通过提高幼苗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大豆幼苗的耐旱性.试验还表明,引发处理对弱抗旱品种"晋豆19号"产生的耐早效应优于强抗旱品种"晋大5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