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18篇
  1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环境条件对玉米灰斑病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zeae maydisTehon&Daniels)属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对中国玉米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尤其已给中国北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目前关于玉米灰斑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发生和流行规律、抗性遗传、品种资源抗性评价等方面。玉米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玉米灰斑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及进一步深入探讨病原菌的变异、致病机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观察,旨在为其生理分化及生物学多态性研究奠定基础。玉米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62.
[目的]筛选用于防治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Neurosporacrasa sp.)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拮抗菌株,为食用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生防资源.[方法]以分离自江苏连云港海域的92株海洋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供试菌株及其发酵液对链孢霉和绿色木霉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作用较强菌株与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丝生长的相容性,筛选抑菌作用强且与杏鲍菇菌丝相容性好的优良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gyrB序列分析对优良拮抗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从92株供试海洋细菌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拮抗污染菌的BMY-2菌株,其对链孢霉的抑菌圈直径达25.33 mm,对绿色木霉的抑菌带宽度达30.00 mm,且与杏鲍菇的相容性好;分类鉴定结果表明,BMY-2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BMY-2菌株对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和绿色木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杏鲍菇生物相容性好,在食用菌生物防治上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辽宁省农田作物根围的真菌(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分离自辽宁省12市县农田作物根围真菌中的7属9种 :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1种 ,班尼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bainieriNaumov) ;毛霉属(Mucor)1种 ,冻土毛霉冻土变种(MucorhiemalisWehmerf.hiemalis) ;毛壳菌属(Chaetomium)2种:球毛壳(ChaetomiumglobosumKunze &Steud.) ;橄榄色毛壳(ChaetomiumolivaceumCooke &Ellis) ;光黑壳属(Preussia)2种:竞争光黑壳(Preussiaaemulans(Rehm)V.Arx) ,香蒲光黑壳(PreussiatypharumCain) ;假裸囊菌属(Pscudogymnoascus)1种,玫红假裸囊菌(PseudogymnoascusroseusRaillo) ;篮状菌属(Talaromyces)1种,黄色篮状菌(Talaromycesflavus(Klcker)Stolk &Samson) ;韦斯特壳属(Westerdykella)1种:散布韦斯特壳(Westerdykelladispersa(Clum)Cejp &Milko) ;其中班尼小克银汉霉、竞争光黑壳、香蒲光黑壳、黄色篮状菌和散布韦斯特壳是中国的5个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64.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鉴别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雅楠  吕国忠  杨宇  庄敬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28-2128,2133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由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和猝倒假单胞菌引起,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连作和虫害等都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并且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5.
 大花金鸡菊白粉病菌棕丝单囊壳(Sphaerotheca fusca)的重寄生菌—宿白粉菌(Ampelomyces quisqualis Ces.)在PSA,OA和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以PSA最好,而在A &; HA和Czapek上生长较差,且在Richard上不产孢; 菌丝生长和产孢适温20~25 ℃,适宜pH值4~9,光照促进产孢,而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对碳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和干重以甘露醇、水解乳糖等6种碳源为好, 甘露醇最佳, 淀粉最差;产孢以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为好,葡萄糖最佳。对氮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及干重以蛋白胨和酵母膏为好,酵母膏最好;产孢以酵母膏最好。孢子萌发适宜温度10~25 ℃,相对湿度65%~100%和水滴中均能萌发,其中水滴中萌发率最高, 低于50%不萌发。最适pH值5~7, pH低于2和pH高10于孢子不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6.
 用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作诱饵,从云南省玉溪市一烟草田土壤中分离获得了1株捕食线虫丝孢菌,经鉴定为椭圆单顶孢[Monacrosporium ellipsosporum (Preuss) Cooke & Dickinson]。该菌在自然土壤中对核盘菌菌核的定殖率为18%,人工回接对菌核的侵染率为32%。对峙培养结果表明,该菌与核盘菌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落之间不形成抑菌带,表明该菌对后2种病菌的营养竞争作用较弱和无抗生作用参与。但该菌可在  相似文献   
67.
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暴增海  马桂珍  周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29-2730,2789
综述了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对杏鲍菇加工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盐渍品、软罐头和富钙杏鲍菇菌丝体酸豆奶的制作上,并对加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五味子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7月~2006年7月,作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0多个市县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栽培地进行了调查采样,共采集土壤样品50余份;采用稀释平板法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共获得21属33种真菌。  相似文献   
69.
[目的]明确长白山北坡森林土壤低温真菌的种类和分布特征。[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研究长白山土壤低温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组成。[结果]长白山土壤低温真菌数量随生长月份的变化趋势是9月7月6月8月,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减,低温真菌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分布模式;从土壤中共分离到低温真菌106株,分属于16属,其中以被孢霉属、毛霉属、青霉菌属和弯颈霉属为优势菌属。[结论]长白山低温真菌种群分布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明确海洋细菌N-LY-1菌株的抑菌、促生作用及其促生机理,确定其分类学地位,为该菌株进一步开发为农用微生物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前期从江苏连云港海域鲈鱼肠道内分离获得的海洋细菌N-LY-1菌株为材料,采用平板对峙法、牛津杯法及室内盆栽试验测定N-LY-1菌株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及其对黄瓜的促生防病作用;通过测定N-LY-1菌株的解磷、解钾、固氮作用以及产吲哚乙酸(IAA)和铁载体能力,探明菌株的促生长作用机理;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N-LY-1菌株及其无菌发酵液对供试的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带宽度均大于5.00 mm,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中,其无菌发酵液对苹果轮纹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带宽度在16.00 mm以上;其发酵液能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81.5%;该菌具有固氮和解有机磷作用,能产生IAA和铁载体。结合菌落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NLY-1菌株鉴定为海胆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echinoides)。【结论】N-LY-1菌株是一株具有较强抑菌、防病及促进植物生长作用的海胆鞘氨醇单胞菌;固氮、解有机磷及产IAA和铁载体是该菌株的促生作用机制。N-LY-1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农用微生物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