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25篇
综合类   72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重庆市农地经营的规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和模型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农地经营的规模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经营规模的经验解中,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已经形成了示范区、村、生产基地或产业带等三种比较成型的规模;农地流转集中经营的经验规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农户、业主及政府为主的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其规模存在显著差异.以农户为单位,通过对建立的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决策模型分析表明,重庆地区单个农户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介于0.33~1.19 hm2之间;对单个农户经营土地适度规模集合进行测度的函数解为0.90 hm2,印证了重庆地区一般农户的经验规模.
Abstract:
The scale of rural-land management in Chongqing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inquiry and model analysis.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There have been three types formed by the socialized service organization: scale of demonstration areas, village scale and scale of the production bases or industrial belts in the experience of rural-land management; however, the scale of concentrated management resulting from rural land transfer is characterized by uncertainty and instability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among farmer, owner and government in their scale of concentrated management. A decisionmaking model was built to analyze the rural-land management scale with farmer household as the unit, an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it is reasonable for a single household to manage an area of rural land of 0.33-1.19 ha and that 0. 90 ha may be the most reasonable scale for the general household, which number attests to the local farmers'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72.
运用Pearson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重庆市分为五大土地利用类型区:工业集中区、农业优势区、外围产业区、农林混合区、林业生态区.结果表明:工业集中区、农业优势区及林业生态区在土地利用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相对于林业生态区,同属典型山区的农林混合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明显较高;农业优势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比外围产业区的要高.
Abstract:
Based on Pearson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of the available data of land-use in 40 counties/districts of Chongqing, five major types of land-use zones are identified: main industrial zone, agriculturedominated zone, peripheral industrial zone, agriculture-forestry mixed zone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zone.Distinct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structure of land use among the main industrial zone, the agriculture-dominated zone and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zone. Compared with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zone, the agriculture-forestry mixed zone has a markedly higher degree of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ough both zones belong to the typical mountain area. The agriculture-dominated zone has more intensive use ofland than the peripheral industrial zone.  相似文献   
73.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因山区区位资源的独特性,亟待探索山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以秦巴山区城口县东安镇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理论,构建农村居民点韧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农村居民点内部韧性与外部环境韧性维度探究山区农村居民点的韧性水平,科学提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路径,为因地制宜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促进空间布局优化与民生改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东安镇农村居民点整体韧性水平较高,高度安全的农村居民点斑块共221个,占东安镇总面积的19.53%.(2)东安镇农村居民点可划分为内核结构优化型、外缘系统提升型和搬迁撤并型,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应当顺应内外部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空间布局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4.
基于重庆市38个区(县)2000-2016年城镇建设用地等面板数据计算经济密度,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相对发展率等方法探讨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特征,并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对其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整体呈上升态势,且渝东北片区总体上要高于其他区域,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峰值效应;②总体差异和组内差异在不断增大,组间差异不断减小,全市整体发展还不均衡;③各区(县)间相对发展率差异性较大,以基础水平和增长速度划分的增长空间中,基础低且密度提高慢和基础高且密度提高慢2种类型区涉及地区较广;④产业结构、技术资本投入强度、城镇化水平和交通区位对经济密度变化影响较强.可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才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重要途径,将来需科学配置土地资源,达到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5.
识别丘陵山区不同地貌类型单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关键影响因子,对提高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效率,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总体建设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也对研究研制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践行国家土地整治政策和落实耕地保护国策有重要意义。研究依据重庆市不同地貌类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选取相应地貌类型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项目实施前技术指标达标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关键影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前的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本底条件评价,识别出影响重庆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关键影响因子是灌溉保证率、硬化生产路指数、田间道宽度指数和适宜小微型农机化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应是加强对关键影响因子的建设。不同地貌类型区因主要限制性子不同,其重点建设内容也不相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通过改造或消除限制性因子来提升整体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6.
土地整理项目空间分异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该文在对重庆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概况及其空间分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与土地整理项目耦合关系,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新增耕地率,可把重庆市区县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划分为4个类型:整理型、整理开发型、开发整理型、开发型;按照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的高低可划分为4个类型:高投资型、中等投资型、投资偏低型以及低投资型;实施规模单位面积投资额与GDP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耦合曲线类型为复合曲线;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与GDP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耦合关系呈“S”型变化趋势。区县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与区县经济发展关系并不明显且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出现了农用地以及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和项目实施规模加大而实施规模单位面积投资额降低的“表象”。通过对重庆市经济发展与土地整理的耦合规律研究,为重庆市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7.
从定性方面探讨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因素, 由此构建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因素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定量方面计算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不同障碍因素的权重, 通过排序得出不同障碍因素对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阻碍强度, 并构建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障碍因素图, 以期为推进全市农地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照.  相似文献   
78.
在对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基础上,从农村居民点体系结构、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3个方面的重组入手,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路径,并识别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长寿区农民居民点按照村镇数量等级规模,可形成完整的"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居民点体系;2遵循农村居民点迁移规律和用地发展需求,需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3产业结构重组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具有重要影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形成综合型、工贸型、农贸型和旅游型4种产业类型;4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可分为以城镇化、工业化等外部关联为动力源的"城镇化引领型"、以产业发展为内生动力源的"内部改造型"和"中心村整合型",以及以政府政策引导为动力源的"生态移民型"模式.  相似文献   
79.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   总被引:27,自引:14,他引:13  
该文以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切入点,探讨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宏观背景和现实需求,进一步梳理和明确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本方向、战略重点。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将进入较为剧烈、各类矛盾较为突出的关键时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立足农村、联动城乡,搭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新平台。以农用地整治及宜耕土地开发为先导,以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为战略重心是当前中国土地整治研究重点领域和核心内容。同时,基于农村土地整治多功能性,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多区域、多尺度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过程及其效应研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农村土地整治的全过程,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要求为目标,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前提,以集中连片推进为手段,开展多目标土地综合整治是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基本方向。并应加强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涉及的资金筹措与权益分配、资源环境效应及其整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
休闲农业用地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叙  雷燚  杨晓霞  杨庆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217-3218
从土地利用多功能的角度提出了休闲农业用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休闲农业用地的特点,即功能的二重性,类型及管理的多样复杂性。并根据休闲农业用地中用地功能的侧重点不同,休闲农业用地利用开发方式的不同,将休闲农业用地进行了分类。最后提出了休闲农业用地在利用、利益分割、管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