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84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筛选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采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8类29种杀虫剂对广西南宁和江苏南京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这8类杀虫剂的毒力顺序为:抗生素类杀虫剂≥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噁二嗪类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两地区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触杀毒力最高,其LC50值介于0.2~0.8 mg/L;氟虫腈、茚虫威、呋喃虫酰肼、丁烯氟虫腈、虫酰肼、氟啶脲和氟铃脲的LC50值介于1.8~53 mg/L。推荐对稻纵卷叶螟毒力最高的10种新型杀虫剂(甲维盐、依维菌素、阿维菌素、氟虫腈、茚虫威、呋喃虫酰肼、丁烯氟虫腈、虫酰肼、氟啶脲、氟铃脲)和一些有机磷杀虫剂(喹硫磷、辛硫磷、丙溴磷、毒死蜱、哒嗪硫磷)作为高毒农药替代的候选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此外,还讨论了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2.
鸭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二联灭活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然分离的2株鸭疫里默氏杆茵接种适宜培养基,收获茵液用甲醛灭活;用Ⅰ型鸭肝炎病毒(DHV)接种易感鸡胚收获含毒胚组液,经甲醛灭活后与灭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液混合,制备3批油乳剂灭活苗,并对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测定。3批灭活苗通过接种2周龄雏鸭(0.5mL/只),2周后可测到DHV中和抗体,3周后攻毒保护率达80%以上。鸭疫里默氏杆茵3周后攻毒保护力80%以上。2周龄雏鸭每只皮下注射1ml,观察14d,免疫鸭全部健活,局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3.
应用MGB荧光RT-PCR技术对猪瘟病毒野毒株进行实时定量检测,以实现对猪瘟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鉴别诊断。以猪瘟病毒5’端非编码区为扩增靶区,通过鉴别诊断位点的筛选、引物、探针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猪瘟病毒野毒株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反应或3.0 TCID50/反应;对猪瘟病毒野毒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猪瘟病毒疫苗株和其他猪源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515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RT-nPCR测序法的检测符合率为98.3%;猪瘟病毒人工感染猪实验结果表明,猪瘟野毒感染猪发病前2-4天即可被检测出阳性,疫苗免疫株检测结果始终为阴性。  相似文献   
74.
从湖北某发病鸭场分离到一株鸭肝炎病毒DHV/HB98,通过RT-PCR方法扩增该毒株的VP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DHV/HB98株的基因组序列与已发表的DHV-1 E53和ZJ的结构基因VP1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8.6%和98.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3%和98.7%,分析DHV/HB98与发表的变异株90D和04G核苷酸同源性为65.4%和66.7%,氨基酸同源性为69.5%和74.8%.推断该毒株属于DHV-1,与变异株是不同的血清型;DHV/HB98与DHV-1 ZJ具有相近的遗传关系,推断DHV/HB98也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75.
根据NDV、IBV二种病毒混合毒种的最适稀释比例,将混合毒种接种9~10日龄鸡胚尿囊腔内(简称同胚培养),使接种鸡胚96h二种病毒毒价同时达到高峰,0.1ml尿囊液含:NDV≥10~8EID_(50)、IBV≥10_7EID_(50).收获同胚培养的胚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用三批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免疫后4周二联疫苗的有效抗体分别为:ND血凝抑制抗体(HI)≥1:16、IB中和抗体(VNT)≥1:8,抗体持续时间可达16周;攻毒保护率分别为:ND 8/8、IB 6/8以上,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多年来,湖北省武汉、咸宁等地每年4—6月常发耕牛焦虫病。最近,在查治过程程中发现数例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混合寄生的患牛。现就武昌县金水乡淮山六队一例报道于下: 临床表现:患牛系本地水牛,母,六岁龄,体重约300公斤。据畜主反映:5月21日发现患牛尿色变红、精神沉郁停食,测温  相似文献   
77.
针对安居区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工作体会,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就如何更有效开展基层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传染性支气管炎由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因毒株不同,又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生殖型、肠型、混合型,是对养鸡业威胁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79.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munizing waterfowls(duck and goose)with the inactivated oil emulsion binary vaccine against Newcastle Disease(ND)and Fowl Cholera(FC).[Method]Bacterial liquid from solid culture media inoculated avian Pasteurella multocida(APM)type A and allantoic fluid from embryonic eggs infected with 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attenuated strain La Sota were mixed and inactivated by formalin to prepare 5 batches of inactivated oil emulsion binary vaccine,which were then used for the safety and immune efficacy test on duck and goose.[Result]Immunized ducks and geese didn’t performed any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afety test of the 5 batches of vaccine;the immune efficacy test showed that ND-HI antibody titers of ducks and geese were no less than 4 log2 three weeks after inoculation,and the protection rates against NDV and APM were 100% and 66.7%-83.3%,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binary vaccine against ND and FC is safe and reliable for duck and goose,and can provide them with sufficient immunity protection against ND and FC.  相似文献   
80.
猪链球菌2型病的研究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链球菌2型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对猪链球菌2型的流行病学、毒力因子、检测方法和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