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19篇
  30篇
综合类   270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正>丰源优华占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迟熟杂交晚籼稻新组合,2015年分别通过了湖南省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湖南作迟熟晚籼稻栽培,6月15日播种,10月15日左右成熟,全生育期121天。株高102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一种利用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复合物进行有机表面修饰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和利用硬脂酸对Nano-TiO_2/CNF复合体系进行有机表面修饰制得超疏水材料三个工艺过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镜(SEM)等对所得的样品进行表征,得出硬脂酸中的—COOH基团与TiO_2/CNF复合体系表面的—OH基团发生脱水反应,并将疏水性—CH_3基团引入复合体系中,复合体系表面构建的纳米级粗糙结构协同体系内引入的疏水基团使最终产物具有超疏水性。  相似文献   
63.
玉米荫蔽对大豆光合特性与叶脉、气孔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大豆共生期内玉米荫蔽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叶脉、气孔特征的影响。方法 在自然光照射下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盆栽试验,以强耐荫性品种南豆12和弱耐荫性品种桂夏3号为研究对象,设置T1(2行玉米间隔2行大豆套作)、T2(1行玉米间隔1行大豆套作)和CK(净作大豆)3种空间配置,探究不同处理下大豆光合参数、叶脉和气孔特征参数对光环境的响应。结果 与净作相比,玉米荫蔽下大豆冠层的远红光光谱辐照度显著增加,T1、T2处理下的光照强度分别降低48.62%和77.39%。在玉米荫蔽下大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脉密度和气孔密度显著低于CK(P<0.05),且下降幅度都随着荫蔽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由T1到T2处理)。与CK相比,T1、T2处理下南豆12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下降41.00%、44.15%,桂夏3号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下降44.62%、47.93%;南豆12的气孔导度分别显著下降29.19%、39.69%,桂夏3号的气孔导度分别显著下降26.83%、49.50%。同时,南豆12的叶脉密度在T1、T2处理下分别比CK显著下降14.99%、20.01%,气孔密度分别下降12.79%、18.27%;桂夏3号的叶脉密度在T1、T2处理下分别比CK显著下降10.38%、27.62%,气孔密度分别下降15.77%、22.46%。此外,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叶脉闭合度、气孔密度、叶脉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叶脉间距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叶脉密度与气孔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玉米荫蔽下,南豆12的叶脉密度、叶脉长度、叶脉闭合度、叶脉间距都显著优于桂夏3号。在荫蔽程度更高的T2处理下,除蒸腾速率和叶脉闭合度以外,强耐荫性品种南豆12的光合、叶脉和气孔各参数的变化幅度都小于桂夏3号,且净光合速率更高。结论 在玉米-大豆套作的种植模式中,大豆冠层光环境、叶脉和气孔特征的变化会影响大豆的光合能力,但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的叶脉、气孔特征对荫蔽的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4.
正巨峰系葡萄色泽漂亮、味甜多汁、口感好,是陕西关中地区广泛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群,主要有京亚、户太8号、巨峰、夏黑等品种。由于巨峰系葡萄易败花、坐果难、大小粒现象严重、果穗松散,生产中普遍要对花序果穗进行药剂处理。调查发现,目前在花序果穗药剂处理技术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种植效益及可持续生产,应引起生产者重视。1问题一:乱用药剂花序果穗处理药剂种类繁多,常出现无用、  相似文献   
65.
衣原体(Chlamydiaceae)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为了解不同样品类型或不同日龄猪中衣原体的流行情况和多样性,随机采集浙江省绍兴市和宁波市两猪场猪的全血样品、结膜拭子、鼻拭子和粪便拭子样品共700份,采用基于23S r RNA基因的FRET-q PCR方法和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进行11种衣原体的检测和分型。结果:猪衣原体是猪的衣原体感染的唯一衣原体种,其阳性率高达63.6%(445/700)。乳猪、保育猪和育肥猪的衣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母猪。血液中猪衣原体的阳性率和拷贝数显著低于其他拭子样品。针对浙江的衣原体阳性样品的基于omp A VD1-2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获得了分布于4个亚型的19个变异株,表明该病原体的高度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证实我国猪衣原体存在高度流行性和遗传多样性,为该病原的致病性和传播途径的研究以及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为评价大蒜品种资源的耐寒性,以8份田间自然生长的大蒜品种资源离体叶片为材料,通过室内低温胁迫处理,用电导率法结合Logistic方程对其耐寒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供试材料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呈"S"型曲线变化趋势。供试材料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介于-0. 587℃至-3. 113℃之间。根据LT50结果,确定参试的8个大蒜品种资源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中牟大蒜、徐蒜6号、邢台紫皮蒜、莱芜红皮蒜、徐州白蒜、恩施红蒜、徐蒜3号和玉林白蒜。同时发现,胁迫温度与LT50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以-3℃处理下相关性最高,其次为0℃和-6℃。  相似文献   
67.
为解沼肥功效,以扩大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通过对苏翠1号梨施用不同量的沼肥,研究了沼肥对梨树产量、品质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沼肥对苏翠1号梨枝条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沼肥用量为70kg·株-1时,产量最高,可达33.18kg·株-1。同时,施用沼肥使苏翠1号梨果肉中VC含量提高5.66%~9.95%,可溶性糖提高16.95%~33.1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4.39%~21.30%,并能降低有机酸含量,改善梨口感。  相似文献   
68.
薄竹材缠绕技术与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一个木材资源相对贫乏,竹材资源较丰富的国家~([1])。我国竹材工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无论是产品种类、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水平~([2])。由于竹材生长速度快、成材早、产量高、强度高、弹性好、硬度大、加工容易,以及胶合后低毒甚至无毒的优良特点,因而被视为可以替代木材的工程材料的理想原料,一种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因此,竹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向着深加工、精加  相似文献   
69.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感染野猪或家猪后引起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和致死性传染病,造成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100%。由于ASF对世界养猪业的危害巨大,OIE将ASF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而我国也将ASF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并把它作为《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规定必须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ASF最早于20世纪初在肯尼亚被发现,此后不断在非洲地区蔓延,并在撒哈拉以南的大部分国家流行,至20世纪90年代末ASF已在欧洲和美洲国家或地区大范围暴发。  相似文献   
70.
张海  方英  徐春志  景书灏  杨峰  陈红  袁翠霞 《养猪》2019,(3):105-107
为了解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猪源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也为进一步研究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和临床用药提供资料,利用K-B法检测了6株猪源沙门氏菌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了9种常见耐药基因在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吡哌酸的耐药率最高均为100%,对头孢克洛、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从9种常见耐药基因中扩增到3种β-内酰胺类耐药、3种氨基糖苷类、2种氟喹诺酮耐药基因。研究表明,沙门氏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耐药菌株中,但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无绝对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