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8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松花江上游地区渔业资源特征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上游地区位于吉林省境内。该区日照时间和日照时数均高于南方地区,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750mm,高于东北地区;各类水域面积54.61万hm^2,分别占东北地区和吉林省的38.7%和81.3%,其中可养鱼面积23.18万hm^2,占东北地区的31.6%;水质的主要水化学指标均在中、高产指标范围。鱼类种类多样,大型凶猛鱼类较少。结合渔业资源特征,可采用6个途径进行开发利用。即:①自然鱼类资源的合理利用;②大、中型水域增养殖开发;③开发江河水域,发展河道渔业;④利用冷水资源,发展冷水性鱼类增养殖;⑤建立水域资源复合生态渔业开发模式;⑥退田还湖水面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2.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湿地“稻-苇-鱼”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嫩平原西部有盐碱化土地373万hm2,其中盐碱化湿地100万hm2,土地盐碱化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区内盐碱化湿地特点,建立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稻-苇-鱼"生态模式。盐碱湿地"稻-苇-鱼"系统的种群多样性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提高。该系统中,稻田排水是苇田水源,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饵料,湖泡底泥还田,提高了稻田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该模式实施10年后,稻田土壤盐分含量由开垦前的4.54g/kg下降到2.98g/kg,土壤有机质由开垦前的16.43g/kg增加到24.45g/kg。通过对"稻-苇-鱼"系统模型参数调控,可实现对系统目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63.
以盐碱化湖泊和池塘水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Boone,1931)幼虾生长试验,探讨碱水环境对虾体重生长速度与Ca2+、Mg2+、Ca2++Mg2+质量浓度及(1/2Ca2+)/(1/2 Mg2+)的关系,为碱水水域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碱度为10.32-38.50 mmol/L、盐度1.02-3.34 g/L、pH 8.5-9.5的水环境中,体长为10-20 mm的幼虾饲养27 d的体重生长速度为(0.95±0.18)mg/d,存活率(47.5±14.5)%。不同水环境存活率差异显著(P〈0.01),体重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P〉0.05)。体重生长速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不明显。通过驯化提高幼虾对水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碱水水域养殖对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4.
长白山喻士蟆生态围栏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5.
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地养鱼稻田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地养鱼稻田水体、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养鱼稻田水体中异养细菌数量为2810万~30.716万个/mL,显著高于未养鱼稻田(P<0.05);异养细菌数量的季节变化为秋季>夏季>春季;放线菌和霉菌数量较少,分别为2~37个/mL和0~13个/mL。养鱼稻田大肠杆菌群数量为403.6~17934.2个/L,明显高于未养鱼稻田(P<0.01),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异养细菌数量分布与鱼产量显著相关(r=0.8793)。养鱼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为1013.7万~1339.1万个/g,明显高于未养鱼稻田(P<0.01);优势种为放线菌,霉菌最少。养鱼稻田检测出10个属的异养细菌,优势种为弧菌属、气单胞菌属和芽胞杆菌属。  相似文献   
66.
采用养殖池水添加化学试剂的方法配制实验水,通过室内急性中毒实验,研究水环境Mg2 质量浓度对21d龄、体长为(18.7±2.4)mm的长白山林蛙(Rana chensinensis changbaishanensis)蝌蚪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环境Mg2 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呈单向剂量效应;在Mg2 质量浓度为0.2 ̄501.6 mg.L-1的水环境中,蝌蚪48h存活率在85% ̄100%。蝌蚪生存适应的Mg2 质量浓度为0 ̄580.8 mg.L-1;最高耐受限1 699.4 mg.L-1,长期生存的安全浓度为261.2 mg.L-1。蝌蚪对水环境Mg2 的适应能力与其他水生动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养殖水环境应注意Mg2 浓度的调节,其质量浓度宜控制在200 ̄500 mg.L-1。  相似文献   
67.
采用虾塘水添加天然盐碱水的方法,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Boone)对东北地区碳酸盐类盐碱水环境的驯化适应试验。结果表明,驯化速度采用每隔12 h、24 h、48 h分别提高1次碱度1、2、4 mmol/L,经过14 d,从碱度为3.17 mmol/L的盐碱水环境,分别驯化至30.44、29.13及27.32 mmol/L的水环境,幼虾的存活率分别为41%、39%及34%。通过驯化适应,可提高幼虾对碳酸盐类盐碱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东北松嫩平原碳酸盐型盐碱水域移植南美白对虾的可能性,以天然盐碱泡水为实验液,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淡化幼虾对pH值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水温(24.2±1.4)℃、盐度3.26‰~3.77‰的条件下,碱度分别在2,4和8mmol/L时,pH值对淡化幼虾毒性作用的24hLpH50分别为9.42,9.16和8.80,48hLpH50分别为9.30,8.90和8.60,72hLpH50分别为9.15,8.82和8.42,96hLpH50分别为9.00,8.80和8.25。当碱度为16mmol/L时,24hLpH50为7.40。认为淡化幼虾对pH值的适应能力不如鲢、鳙、草鱼等淡水鱼类,同时还与其它水生态因子有关;淡化幼虾难以逾越pH值的障碍因素,培育“碱化”虾苗是东北松嫩平原碳酸盐型盐碱水域移植南美白对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9.
杨富亿 《水产科学》1998,17(3):47-48
为解决寒区沼泽地低温冷浆,不利于水稻生长的问题,“八五”攻关期间,在三江平原沼泽区采用垄稻沟鱼、稻行养蘑菇的形式,建立了稻、菇、鱼立体农业模式。1995年实产水稻5613.9kg/hm2,蘑菇6307.2kg/hm2,鱼1137.6kg/hm2,纯收入10642.2元/hm2,投入产出比1∶1.88。同时改善了沼泽土壤温度和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70.
利用1.26hm2的草塘进行东北虫刺蛄人工养殖试验。1991—1996年平均产量231.28kg/hm2,个体增重9.59倍,群体增重8.10倍,回捕率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