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半干旱区夏闲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宁南旱平地进行了夏闲期深松、免耕及传统翻耕(对照)对土壤水分及后作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夏闲期深松和传统翻耕能有效地蓄雨保墒,提高旱平地冬小麦播前的土壤贮水量,深松和翻耕土壤蓄墒率极显著高于免耕处理,深松处理较翻耕高0.79%;夏闲期末深松处理0~200 cm土壤贮水量(310.78 mm)分别较免耕、传统翻耕高8.23 mm、1.61 mm.深松和免耕较传统翻耕显著改善了冬小麦苗期的土壤水分状况,对越冬期0~60 cm耕层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有利于冬小麦的越冬.苗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深松、免耕分别较传统翻耕(351.05 mm)高35.9 mm、28.8mm,不同的耕作处理对后作冬小麦苗期的土壤水分影响差异主要在80 cm以上土层.冬小麦返青期降雨主要使0~8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有所增加,处理间的差异减小.夏闲期深松处理能有效地增加对降雨的蓄保能力,提高旱地冬小麦播前及整个生长阶段0~200 cm的土壤贮水量.不同耕作方式的冬小麦产量以夏闲期翻耕处理最高(3 475.9 kg/hm2),与深松处理(3 322.0 kg/hm2)无显著差异,免耕显著低于其它2种耕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以翻耕最高[14.12 kg/(hm2·mm)],深松次之[13.62 kg/(hm2·mm)],免耕处理显著低于前二者[10.64 kg/(hm2·mm)]. 相似文献
42.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宁南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连续3 a有机肥施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半干旱旱作区土壤团聚体各层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计为高肥H(有机肥90000 kg/hm2)、中肥M(有机肥60 000 kg/hm2)和低肥L(有机肥30 000 kg/hm2)3个施肥水平,每个层次设3次重复,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西峰26;土壤团聚体的各个粒径分布状况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与试验开始时土壤相比,施肥处理0~10 cm和30~40 cm土层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大增幅分别是35%和75%;0.5 mm以上各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5 mm和2~5 mm大粒径团聚体的增加幅度最明显,0.25~0.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不显著。不同处理间5 mm土壤团聚体与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干筛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团聚体主要以5 mm土壤团聚体为主,且处理之间差异性主要表现在0~20 cm土层。施肥处理使3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稳定率平均较0~10 cm土层高87%。施肥处理平均重量直径均大于对照,且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可显著增加土壤中大团聚体的比例,改良土壤中团聚体的结构;适宜的施肥量在60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3.
44.
45.
为了探明不同量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全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机理,2007—2009年在陕西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农试验站,以传统耕作为对照(CK),设置玉米秸秆覆盖量分别为4500(S1)、9000(S2)、13500kg.hm-(2S3)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各覆盖量处理春玉米叶片群体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在2008和2009年均表现出协同变化趋势,随覆盖量的递增,Pn、Tr、GS、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瞬时)、PSⅡ潜在活性(Fv/F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萃灭系数(qP)呈依次升高趋势,其中,S1和CK处理的Pn在2008—2009年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拔节期;S2和S3处理则表现为"双峰型"曲线变化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拔节期和孕穗期,且前者高于后者。S1、S2和S3处理2008年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增产7.65%、16.19%和17.84%(P〈0.05)。2009年各处理籽粒产量增长趋势和2008年一致,但增幅整体低于2008年,统计分析表明,S3处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整体优于S2,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不同量秸秆覆盖措施均能通过改善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达到增产目的,但从有利于生产实际及提高经济效益来看,渭北旱塬乃至其他同类生态区(春玉米生育期降水量低于390mm)进行玉米整株秸秆覆盖时推荐选择9000kg.hm-2的覆盖量。 相似文献
46.
不同轮耕模式对旱地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4,他引:11
为了探索免耕与深松隔年轮耕对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性能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与连年翻耕3种耕作模式,对土壤体积质量、团聚体、入渗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连年翻耕相比,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处理使0~60cm各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平均降低3.5%、6.2%(P<0.05);使0~20cm土层>0.25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数量平均分别增加10.3%(P<0.05)和20.3%(P<0.01),>20~40cm土层分别平均增加17.2%(P<0.05)和23.6%(P<0.01)。免耕/深松/免耕处理0~10cm和>30~40cm土层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分别比连年翻耕提高35.1%和45.8%(P<0.05),深松/免耕/深松处理>10~20cm和>20~30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分别提高101.7%和61.7%(P<0.01)。不同轮耕模式显著增强了土壤的入渗性能,提高对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及降水利用率,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处理降雨入渗率较连年翻耕分别提高35.2%和15.3%(P<0.05),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7.2%和7.7%(P<0.05),降水生产效率平均提高9.6%和10.7%(P<0.05)。 相似文献
47.
民勤沙区退化荒漠植被的健康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判别方法的健康度分析方法完全可以运用于退化植被健康度的排序。评判指标的选择是决定评判结果是否准确可靠的关键。将退化荒漠植被的判别指标分为优势种(或灌木)和伴生种(或草本)两类指标,更适合植被群落的自然属性,且可以通过一级判别分别优势种植物和伴生植物研究其健康状况,能更准确地揭示植被群落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植物群落在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上的健康状况优于固定沙丘;群落健康度受优势种健康状况影响明显。健康序列的灵敏度分析既可以用来检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揭示各类指标所代表的对象在植被群落中所处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48.
设置垄膜沟播(R)、平作全覆膜(P)和平作秸秆覆盖(S)3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以传统平作(CK)为对照,通过3 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氮及其组分变化、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覆盖3 a后,R和P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S处理则呈上升趋势且每年的增幅逐渐增大;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S>R>P>CK,全氮储量表现为S>CK>R>P,S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别较CK提高3.4%和7.5%;与CK相比,R和P处理可提高土壤碳氮比,在0~20 cm土层平均分别提高7.9%和9.6%(P<0.05),而S处理0~20 cm土层土壤碳氮比平均降低了9.9%(P<0.05);各覆膜处理(R和P)均较CK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而S处理较CK处理0~60 cm土层DOC和DON含量2 a平均均提高6.2%;各处理收获期硝态氮含量在0~100 cm剖面中的垂直分布与CK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均... 相似文献
49.
清耕和生草梨园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清耕、生草梨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空间变化特征。【方法】以清耕、生草模式下砀山酥梨园土壤为对象,分别测定株间、行间及其不同土壤深度(0—60cm)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在清耕梨园同一土层的株间、行间,每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在生草梨园同一土层的株间、行间,每种酶的活性也发生变化,表现出在水平方向活性变化。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表现出在垂直方向活性变化。清耕和生草梨园株行间土壤蔗糖酶活性在0—20cm土层高于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行间表现出0—20cm和20—40cm土层高于40—60cm土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20—40cm土层低于0—20cm和40—60cm土层。生草栽培除40—60cm土层的蔗糖酶活性低于清耕栽培外,3种酶活性在3个土层均表现出生草高于清耕,提高了梨园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高出清耕梨园22.94%、4.75%和21.12%。【结论】在清耕和生草两种栽培模式下,3种酶活性存在空间变化,生草提高了3种酶活性。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为该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通过4a(2007—2010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kg·hm-(2低L)、6000kg·hm-(2中M)、9000kg·hm-(2高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kg·hm-(2低L)、9000kg·hm-(2中M)、13500kg·hm-(2高H)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土壤碳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及其与不同形态碳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各处理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24.2%、20.8%、9.5%和50.3%、46.6%、34.8%(P〈0.05);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同时也显著提高了0~20cm土层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重,提高幅度达21.1%~23.1%(P〈0.05);土壤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在0~60cm各土层内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大小顺序均为高量秸秆还田〉中量秸秆还田〉低量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各秸秆还田处理较CK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碳累积矿化量与不同形态碳素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因此,在宁南半干旱区采用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矿化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