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通过分析波纹管的结构,以单波补偿量最大、质量最小为优化设计目标,建立了膨胀节波纹管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以离散复合形法为基础的混合离散变量组合型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开发出膨胀节波纹管优化设计系统,获得了较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32.
概述了长江中游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4省杂交早稻生产及新品种研究与开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制约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生产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发展杂交早稻生产与研发应采取价格市场引导化、育种目标多样化、品种审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轻简化和种植区域化、板块化、规模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33.
莱州仙桃又名莱选一号 ,是莱州市近年在外地引入的桃品种中发现的一个变异单株。经几年试验观察 ,其母株及无性后代经济性状稳定。 1997年 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莱州仙桃树势健壮 ,树姿半开张。主枝及多年生枝灰褐色、光滑 ,1年生枝绿色。萌芽率高 ,成枝力强 ,易成树冠 ,易成花。以复花芽为多 ,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嫁接苗定植第二年结果株率 10 0 % ,4年生树(行株距 4m× 3m)每 6 6 6 7m2 产果 2 52 8kg。抗旱 ,耐瘠薄。果实圆形 ,平均单果重 4 0 8g ,最大果重 815g。果皮乳白色 ,着色 90 %以上 ,色彩鲜艳…  相似文献   
34.
陈斌  杨国才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2,13(2):110-112,69
在螟虫自然发生和模拟螟害大发生条件下,通过亩有效穗、平均每穗着粒数、实粒百分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通径系数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亩有效穗数>平均每穗着粒数>实粒百分率>千粒重,以穗数变化较大,而千粒重较稳定。穗数与其它三因素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着穗数与实粒数、千粒重间存在较小的负相关,后两者彼此间几乎无影响。因此,生产上主要是协调穗数与实粒数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若其它因素不变,这四个因素分别增加1万穗、10万粒、1%、1克时,产量分别增加28.7公斤、42.6公斤、5.9公斤、25.7公斤。  相似文献   
35.
应用模糊线性规划优选畜禽饲料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饲养标准和目标函数模糊化,形成模糊线性规划,所求得的畜禽饲料配方的成本,比经典线性规划降低5%~10%,也易于得出畜禽饲料的优化配方,改善饲料的全价性。  相似文献   
36.
以马铃薯玉米2∶1行比,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海拔950m)研究了不同品种、窝距、间距、带宽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马铃薯品种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带宽;套作群体马铃薯株高和茎粗高于单作;在费乌瑞它的整个生育期玉米对其株高的影响不明显;套作玉米的遮阴效应影响晚熟马铃薯长势,带宽越大影响越小,同时马铃薯长势还受自身密度的影响。2.各马铃薯品种叶、茎及块茎干重在块茎形成期及之前套作与单作差异不大,块茎形成期后套作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作;套作加速了马铃薯叶片的衰老。3.生育前期马铃薯植株高于玉米,玉米群体光合有效辐射竞争处于劣势;套作中马铃薯光合有效辐射低于单作,随着叶面积的增加,所能获得的光合有效辐射逐渐减少,上位叶对下位叶的遮阴率上升,叶面积与遮阴率呈现对数关系。4.套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叶片的Chla+Chlb含量,共生期短的早熟品种提高较小;套作降低了马铃薯叶片的Pn,Gs,Ci和Tr含量。5.带宽越大,大中薯率越高;鄂马铃薯5号在中等密度下产量最大,费乌瑞它密度越大产量越高;而玉米的产量与带宽及马铃薯密度的关系不明显,与费乌瑞它套作的玉米各处理的总产量要高于其他品种的处理,套作玉米的空秆率要高于净作,单穗重小于净作。套作LER(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呈现明显的套作优势。  相似文献   
37.
探究不同烘干温度对紫色甘薯淀粉率和花青素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同时比较鲜薯与干粉间花青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烘干温度对供试紫薯材料的淀粉率影响达显著水平,各材料最高淀粉率测定值为最低淀粉率测定值的1.1~1.2倍.样品烘干温度对紫色甘薯花青素含量测定值影响较大,不同烘干温度处理间花青素含量测定值差异极显著.以干粉为材料测定花青素含量时可选用60~80℃温度范围进行样品烘干处理.  相似文献   
38.
以马铃薯中薯5号(早熟,株型直立)和米拉(中晚熟,株型扩散)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套作行比,研究大田条件下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中2个品种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对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两品种PAR、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均呈下降趋势,中薯5号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因行比而不同;米拉MDA、CAT呈下降趋势,SOD相近,Pro、POD的变化因行比而不同。套作降低了两品种SPC,提高了两品种Pro、SOD、POD。中薯5号PAR套作低于单作,MDA套作高于单作,CAT块茎形成期低于单作,块茎增长期高于单作;米拉PAR套作高于单作,MDA、CAT套作低于单作。两品种套作PAR和CAT 3∶2行比高于2∶2行比,SPC相近,其他生理指标因生育时期而不同。套作降低了中薯5号的光环境,提高了米拉的光环境,3∶2行比光环境优于2∶2行比。套作条件下米拉的耐荫性比中薯5号更强,两品种3∶2行比套作比2∶2行比套作耐荫性更强。光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理特性的变化,并使套作马铃薯块茎产量显著降低。中薯5号和米拉2∶2行比套作LER分别为0.88,1.00,均无套作优势;3∶2行比套作LER分别为1.24,1.40,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后者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39.
R2D2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中,R2D2是si RNA介导的RNA干扰途径中的关键组分。R2D2含有一个串联的ds RNA结合功能域,与Dcr-2在体内形成杂合二聚体,在si RNA装载入RISC时发挥作用。本研究克隆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覽l)R2D2基因(NLR2D2),结果表明,NLR2D2基因全长1 673 bp,含有一个长1 00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35个氨基酸。NLR2D2蛋白与蚂蚁亲缘关系最近。利用q RT-PCR检测NLR2D2基因在褐飞虱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发现NLR2D2转录本在褐飞虱的所有发育阶段都有表达,在1龄若虫中表达量最低,随着生长发育表达量逐渐升高。NLR2D2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谱非常保守,为其功能的分析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40.
为了分析花培育种与杂交育种2种方法对籼稻恢复系产量性状选择效果,以恢复系R7272和香5为亲本,采用花药培养和传统杂交2种方法培育获得新品系,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新品系的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花药培养育种的平均产量介于2个亲本之间,稍低于9311,但显著高于杂交育种。2)在品种选择过程中,选择结实率高,有效穗多,同时兼顾穗粒数、穗长和千粒质量的品种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在适当增加株高和生育期,保证结实率的同时,协调好穗数、穗长和穗粒数之间的矛盾,应该是提高当前中稻产量的育种方向。3)选择遗传距离适当、优势性状互补的双亲,通过提高花药培养效率,得到花培大群体并进行精细鉴定筛选,是当前加快育种速度、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的又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