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林业   32篇
基础科学   1篇
  65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新泰土门林场四种林地土壤蓄水性能及渗透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新泰市土门林场内麻栎、刺槐、侧柏和油松四种林地土壤的蓄水性能和渗透速率。结果表明:四种林地土壤的蓄水能力和渗透速率均明显高于荒坡地。四种林地0~20 cm土壤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20~40 cm层;四种林地0~20 cm和20~40 cm土壤层的蓄水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刺槐林〉麻栎林〉侧柏林〉油松林。四种林地土壤的渗透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刺槐林〉麻栎林〉侧柏林〉油松林。  相似文献   
102.
作者通过对山东省泰山、沂蒙山区灌木资源及开发利用的综合性调查研究,指出该区灌木资源曾由于人为的滥砍滥伐、陡坡开荒、严重放牧,灌木资源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近1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水保等部门的重视下,全面封山育林,恢复和保护植被,使该区林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作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运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对灌木林的生物学特性及土壤物理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为山东省灌木资源的恢复、保护,水土保持效益及开发利用灌木资源指出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03.
山东石灰岩山地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探索山东石灰岩山地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入渗性能的改良作用,采用野外测定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7种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入渗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类型均具有显著改善土壤入渗性能的作用,其改善程度为侧柏五角枫混交林、侧柏皂角混交林、五角枫纯林的改良效果最好,皂角纯林、侧柏黑松混交林的改良效果次之,侧柏纯林、黑松纯林的改良效果相对较差;相对应的各林分类型初始入渗速率分别是对照地的1.86,1.80,1.79,1.65,1.63,1.48,1.42倍,稳定入渗速率分别是对照地的3.03,2.95,2.94,1.95,1.81,1.28,1.28倍。(2)经霍顿(Horton)模型、通用(幂函数)模型和菲利普(Philip)模型参数拟合得出,霍顿(Horton)入渗模型在山东石灰岩山地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入渗过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3)土壤渗透性能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非毛管孔隙度的相关关系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4.
3种阔叶树种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测定持续干旱条件下2年生五角枫、臭椿、黄连木幼苗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膜透性、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脯氨酸、光合生理参数,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程度的加剧,3树种的MDA、细胞膜透性、脯氨酸都呈上升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呈降低趋势;五角枫与臭椿叶片的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黄连木叶片的SOD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五角枫与臭椿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黄连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试验前后的变化不大;臭椿与黄连木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五角枫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3树种的抗旱性大小表现为臭椿>黄连木>五角枫。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脯氨酸、SOD、叶片相对含水量与3树种的抗旱性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05.
在山丘地区,森林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有明显的作用。通过对莱阳市羊郡林场不同森林类型的调查,利用生态学原理对各种林地及空旷地的土壤物理性状、水文效益、渗透性和土壤抗蚀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此作为山丘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依据。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6.
山丘地区森林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07.
干旱瘠薄山区绿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介绍山东省山区丘陵概况的基础上 ,系统论述了砂化、石漠化区封山育林技术 ,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技术 ,经济林旱作栽培技术 ,为山东省干旱瘠薄山区绿化和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推动绿色生态优质烟叶高质量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9.
鲁中南山地6个造林树种根系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树种选择是制约这一特殊生境植被修复的关键问题。为明确不同树种对干旱瘠薄生境的生态适应策略,为困难地造林树种选择提供依据,采用挖掘法获取树木整体根系,用根系扫描仪测定细根形态参数,对比分析鲁中南干旱瘠薄山地黑松、侧柏、黄连木、麻栎、黄栌、扶芳藤6个造林树种根系构型及细根形态特征,阐明干旱瘠薄生境中不同树种根系形态的差异性及其对特殊生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相同立地条件下6树种根系构型差异较大,黑松、侧柏、扶芳藤根系表现为浅根性,依靠水平空间的拓展获得水分和养分是它们对干旱瘠薄生境的适应策略;而黄栌、黄连木、麻栎根系则为深根性。2)各树种细根形态存在较大差异,扶芳藤各级细根数量最多,且长度、表面积和体积显著高于其他树种(P<0.05),表明其具有极强的生根能力及水分和养分利用能力。3)麻栎和扶芳藤低级细根(1~2级)的比根长在所有树种中最大,表明它们的细根具有良好的吸收功能。根据各树种的根系形态特征,在干旱瘠薄山地造林实践中,可利用其根系生长策略的不同考虑树种混交,营建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等多种林型,充分发挥森林固水保土等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0.
重金属和生物有机肥对苹果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通过土壤追施Cd ,Cu和生物有机肥,研究了重金属对红富士苹果根区微生物的危害以及生物有机肥减轻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危害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果园根区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细菌占绝对优势;土壤Cd浓度在10 30mg/kg范围内,随Cd浓度的增加,细菌数量大幅度减少;Cu元素对土壤微生物的危害情况与Cd相似,但程度比Cd轻;从生物有机肥中提取的有机质对Cd和Cu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在pH值6~8的范围内,吸附率随pH升高而提高;在中性微酸的条件下(最适宜苹果栽培的土壤酸碱条件) ,有机质对Cu2 吸附率远高于对Cd2 的吸附率;生物有机肥明显减轻Cd ,Cu对土壤微生物的危害,并且对Cu污染土壤的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