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6篇
综合类   5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用K2C2O4-KCl混合液作为交换剂,K+作为指示性阳离子,C2O42-抑制土壤中碳酸盐的溶解,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交换后溶液中K+浓度的减少量可计算出石灰性紫色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经理论计算及试验比较,K2C2O4,KCl浓度以0.03,0.02 mol/L为宜;交换剂pH、振荡时间分别为8.5,20 min的处理得出的结果与NH4Cl-(NH4)2C2O4标准方法比较回收率可达90%以上;经7次重复,变异系数<6%;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准确性及重复性,可以作为1种速测方法.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中国典型森林区域土壤剖面的统计计算,分别估算了中国森林土壤表层(0~20 cm)和土壤层的平均氮密度和氮库贮量,得出中国森林土壤层的氮密度为34.64 t N/hm2,氮库贮量为0.6499 PgN;而土壤表层的氮密度为164.37 t N/hm2,氮库贮量为2.6493 PgN.  相似文献   
53.
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提取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方法、M3法和ASI法提取测定重庆农业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的含量,经相关分析得出:M3法提取的有效铜、锌、铁与常规方法测定值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铜=0.471^**^(n=32),r锌=0.471^**^(n=32),r铁=0.748^**^(n=32);有效锰无正相关关系.ASI法提取的有效铜、锌、铁、锰与常规方法测定值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铜=0.919^**^(n=32),r锌=0.823^**^(n=32).r铁=0.757^**^(n=32),r锰=0.899^**^(n=32).通过假设检验,M3法与常规方法、ASI法与常规方法均只有铜测定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4.
中国森林土壤氮储量估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中国典型森林区域土壤剖面的统计计算,分别估算了中国森林土壤表层(0~20cm)和土壤层的平均氮密度和氮库贮量,得出中国森林土壤层的氮密度为34.64tN/hm,氮库贮量为0.6499PgN;而土壤表层的氮密度为164.37tN/hm^2,氮库贮量为2.6493PgN。  相似文献   
55.
正长丰鲢水花经过15天的光诱浮游生物网箱培育,最小个体体长为13mm,最大个体体长为21mm,平均体重0.066g/尾;培育成活率40目网箱为85.5%、60目网箱为65.4%、80目网箱为80.5%,光诱浮游生物网箱培育水花适宜的网目规格为40目,成活率高于池塘培育成活率,白光光源引诱浮游生物效果好。  相似文献   
56.
几种土壤交换性酸测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意  白颖艳  程永毅  李艳  杨剑虹 《土壤》2017,49(6):1210-1215
为真实地反映酸性土壤交换性酸含量水平,探讨了KCl淋溶法、BaCl_2淋溶法、NaAc淋溶法、KCl-三乙醇胺(Triethanolamine,TEA)提取法和BaCl_2-TEA提取法对紫色土、黄壤、红壤和砖红壤4种土壤的交换性酸测定效果。结果表明:5种方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酸大小关系为:BaCl_2-TEA提取法KCl-TEA提取法NaAc淋溶法BaCl_2淋溶法KCl淋溶法。BaCl_2淋溶法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土壤交换性酸水平,其次为KCl淋溶法。受土壤有机酸和铝氧化物的影响,NaAc淋溶法、KCl-TEA提取法和BaCl_2-TEA提取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偏高。但由于尚无标准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验证,因此,还需进一步对土壤交换性酸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57.
为完善滴灌施肥技术,以南方紫色土壤为对象,采用模拟土柱,研究不同倍率滴灌通量(滴灌水从滴灌初始至到达土柱底部所需的体积)条件下,主要养分离子随滴灌液在土柱中的移动、累积、分布及交互作用特征。结果表明:K~+、NH_4~+随滴灌通量倍数的增加先在土柱上层累积并趋于最大值后再往下层移动,其累积量大小和下移速度与滴灌液中相对应离子本身浓度、交互离子种类、数量和浓度有关;Cl~-、NO_3~-则与滴灌水同步下移而几乎不受土壤迟滞;PO_4~(3-)因受土壤专性吸附被累积在上部土层而难于下移,且因吸附平衡作用,导致K~+、NH_4~+在上层土壤中累积量增加,下移迟滞加重。因此,不宜将磷肥作为灌溉施肥对象。  相似文献   
58.
59.
土壤及生产措施对水果食用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水果质量安全的系列土壤因子、生产栽培措施的分析,明确水果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累积规律,提出了克服水果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应采取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0.
紫色水稻土钾有效性和钾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紫色水稻土全钾含量属中等水平,速效钾属中等偏下水平,土壤对钾素的供应总体不足。作物吸收的钾,矿物钾占76.95%,速效钾和缓效钾仅占10.81%和12.24%。土壤矿物钾释放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随土壤颗粒粒径的下降显著增大,在80分钟时,释放量仍高达08~8.8mgkg-1.min-1,80分钟内的累积释放量为土壤缓效钾的1.5~2.0倍;土壤速效钾的形成随时间的延长逐渐趋向稳定。不同土壤矿物钾的释放顺序和土壤速效钾形成顺序的不一致性,是由它们的机理和土壤性状综合造成的,但是,Elovich方程都能较好地拟合土壤矿物钾的释放过程和土壤速效钾的形态过程,方程参数b值能反映过程进行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