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着规划欠佳、盲目喷药、用药单一、施药设备差等问题,提出利用有害生物始发期、脆弱期、越冬期、林木重要物候期等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并掌握药剂防治的有利天气和时间,最后指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对山西花卉产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六大瓶颈问题,结合山西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条件,提出了“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研究开发与品牌战略、集约生产与提高产值、信息传输与市场管理”等五种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3.
指出开封市水资源面临干旱、洪涝和水环境污染等三大问题,其中水环境污染问题巳十分突出。详细分析了水污染趋势、现状及原因,并针对当前治理工作中的不足,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谷子新品种冀谷34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方法]对2011-2012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冀谷34和冀谷19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利用稳产性参数评估其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冀谷34产量高于对照冀谷19,体现了其丰产性;穗长、千粒重、公顷穗数大于冀谷19,是其产量高于对照的主要原因。回归系数结果表明,冀谷34的产量稳定性优于对照冀谷19,说明冀谷34稳产性也较好。[结论]冀谷34是一个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谷子新品种,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冀谷33是抗咪唑乙烟酸谷子(Setaria italica)品种,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喷施咪唑乙烟酸除草剂可达到间苗、除草的目的,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论文旨在通过研究咪唑乙烟酸对冀谷33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为冀谷33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郄马试验站进行,试验设置0、56.25、75、112.5、150、225 g a.i./hm~26种咪唑乙烟酸剂量水平。对冀谷33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在田间进行,用药后7、10、13、16、20、25和30 d,分别调查统计苗高和鲜重;成熟期调查株高、穗长和穗径,并统计小区产量;并对小米、谷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进行检测。对后茬作物的影响试验在网室进行,研究其药后30、60 d和药后1年播种的8种后茬作物白菜、冀谷19、冀谷33、甜菜、高梁、玉米、小麦、棉花的安全性。【结果】56.25-225 g a.i./hm~2剂量下,冀谷33正常生长,无明显药害。药后不同时期对冀谷33苗高、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喷药谷子苗高和鲜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药后13—16 d处于拔节期初期,为苗高敏感期,药后20—25 d处于拔节期末期、孕穗期初期,为苗重敏感期,之后抑制逐渐解除,收获时冀谷33生长发育正常,产量高于对照。只有喷施225 g a.i./hm~2咪唑乙烟酸的植株中检测到(0.01±0.006)mg·kg~(-1)少量残留,低于检测限LOQ,其余处理均未检出。随着咪唑乙烟酸施药时间的增长,对后茬作物的抑制作用有所减轻,在药后1年播种的后茬作物中,株高差异显著,仅对白菜、高梁产量有显著影响。在夏谷区喷施咪唑乙烟酸的田地,冀谷33可与玉米、小麦、棉花轮作种植。【结论】施用56.25-225 g a.i./hm~2咪唑乙烟酸对冀谷33安全,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咪唑乙烟酸施药时间的增长,对后茬作物的抑制作用有所减轻,冀谷33可与玉米、小麦、棉花轮作种植。在生产中,要注意控制药量,合理轮作。  相似文献   
16.
遮荫对温室盆栽茶梅光合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遮荫处理(0%、25%、50%)对温室盆栽茶梅新稍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片解剖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下,茶梅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10:00和15:00,有光合“午休”现象;遮荫处理茶梅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在11:00。遮荫处理使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全光照处理。25%遮荫处理茶梅枝叶生长健壮,株形良好,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叶比重与全光照条件下差异不显著;50%遮荫条件下,茶梅新稍徒长,单叶面积增大,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显著低于全光照处理。表明茶梅具有一定的耐荫性,25%的适度遮荫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介绍山西省原平市绿化常用的彩叶树种,其绿化形式主要包括丛植、孤植、镶嵌搭配、片植或群植;指出当地存在的设计单调重复、树种搭配欠缺、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彩叶树种应用于城市园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山西珍稀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山西珍稀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主要种类、观赏特性和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和开发利用前景,为今后山西珍稀野生花卉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温室盆栽茶梅的光合特性,为温室茶梅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盆栽茶梅为试验材料,采用美国CI-301PS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生理生态因子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结果】(1)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光合作用的饱和点为221μmol/m2·s,补偿点为13.9μmol/m2·s。叶温27.5℃时光合速率最大,超过时逐步下降。(2)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环境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其中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3)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分别与大气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20.
杨伟红  张震  李林  张忠明  刘凡 《土壤》2012,44(4):606-612
尽管细菌的锰氧化作用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氧化锰矿物形成的主要成因,但目前国内外对陆地土壤环境中锰氧化细菌的种群组成与多样性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对采集于山东崅峪一处含铁锰结核的棕壤进行了可培养锰氧化细菌分离、活性测定与多样性调查,结果发现表层土壤(A层:0~20 cm)的可培养锰氧化细菌是最丰富的,但是高锰氧化活性的细菌主要分布在心土层(B层:20~40 cm)和底土层(C层:>75 cm)。通过对具有高锰氧化活性的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的扩增、测序和序列BLAST比对分析,发现了7个此前未见报道的具有锰氧化活性的新菌属。此外,对5株具有高锰氧化活性的分离菌株和土壤样品的进行了16S rRNA基因V3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显示此5株高锰氧化菌株并非都是土壤中的高丰度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