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18篇
  10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366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麦366是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审定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为建立郑麦366相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郑麦366的精确施氮量.结果表明:在240 kg.hm-2范围内,适当增加施氮量能改善后期旗叶光合性能、提高产量和品质,过量施氮肥效果降低.经模拟分析,施氮量为235.8和279 kg.hm-2时、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综合产量、品质和效益,每公顷施氮量应控制在230~280 kg之间.  相似文献   
22.
滚筒筛式废旧地膜与杂质风选装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收后的废旧地膜与棉秸秆、根茬等杂质缠绕不易分离,不能实现二次利用,为实现废旧地膜循环再利用和从根源上解决废旧地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通过对棉秸秆、根茬及地膜在风场中进行运动学分析,测定其悬浮速度,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滚筒筛式废旧地膜杂质风选装置,介绍了机具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作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旋转筛筒转速为30 r/min,风管出口风速15 m/s时,物料喂入量为250 kg/h时,作业后膜中含杂率、杂中含膜率及废旧地膜产量效果最佳,将最优参数组合带入实际生产中进行验证,试验表明该机具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分离后的废旧地膜膜中含杂率为13.71%,杂中含膜率为0.133%,废旧地膜产量可达35.8 kg/h.  相似文献   
23.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品质遗传组成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淮冬麦区曾经及目前利用的小麦品种(系)的品质遗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等位变异对SDS沉降值、和面时间、耐揉性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其中5+10亚基对小麦大多数加工品质指标起正向作用,是对小麦加工品质贡献较大的优质亚基,但频率较低(31.6%);而1BL/1RS易位系对大多数小麦加工品质指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频率较高(52.9%)。进一步分析含有不同亚基组合各品种的面团加工特性可知,含有5+10亚基的品种,尤其是亚基组合为1,7+8、5+10非1BL/1RS易位系的品种,表现出较好的加工品质。由此认为,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结合蛋白质电泳结果或分子标记、沉降值和面粉蛋白质或面粉湿面筋含量的测定等品质鉴定手段,筛选含有优质亚基组合1,7+8、5+10和非1BL/1RS易位系的品种,以增强小麦品种的面筋强度,提升小麦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24.
为进一步提高巴旦木脱青皮工作效率,基于原巴旦木脱青皮机设计了一种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通过改变原机结构,将组合式定滚筒改为一体式动滚筒;基于多头螺旋辊结构将脱皮转轴转变为分段脱皮的作业模式,通过不同工件对实现喂料、破皮、揉搓,确定了关键部件结构参数;改变了传动形式,实现了多工件同源驱动、等速比运动,通过改进样机脱皮转轴结构和传动配置,可在工作中避免物料积存,消除壅堵。制作了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实测效果表明:改进后样机在主轴转速300 r·min-1、间隙20 mm、喂入速度750 kg·h-1时,脱净率为96.26%、破损率为2.36%,对比原巴旦木脱青皮机具有喂入稳定、脱皮过程流畅等优势,脱净率增长2.10%、破损率降低1.68%。研究结果可为研发巴旦木初加工设备和提高脱皮机械性能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5.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36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采用系谱法经过连续9年的定向选择和鉴定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是所承担的河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十五"863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郑麦366于2005年通过国家及河南省品种审定,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获公告.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我国代表性冬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以及1BL/1RS易位的分布和组成,探讨了其对揉面仪特性等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lu-A1位点,我国小麦品种中1亚基的频率为64.0%,N亚基为32.5%,2*亚基频率低,为3.5%;在Glu-B1位点,7 9亚基占56.8%,7 8亚基为26.4%,14 15亚基为10.7%,而20,13 16,7亚基的材料极少(频率分别为3.6%,1.5%和1%);在Glu-D1位点,2 12和4 12亚基合计占63.0%,而5 10亚基的比例偏低,为37.0%.1BL/1RS易位系的比例仍然偏高,为50.8%.HMW-GS组成及1BL/1RS易位对小麦加工品质影响较大,其中5 10亚基对小麦绝大多数加工品质指标起正向作用,而1BL/1RS易位对大多数品质指标起负向作用.因此,我国小麦品种5 10亚基的频率仍然偏低,1BL/1RS易位系频率仍然偏高,可能正是目前我国小麦生产中优质品种面筋强度不够,品质稳定性差的原因所在.根据SDS-PAGE麦谷蛋白电泳结果或分子标记进行优质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选择,提高5 10等优质亚基的比例,并根据醇溶蛋白电泳结果进行1BL/1RS易位筛选,降低1BL/1RS频率,应成为今后我国优质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7.
河南小麦托起中国粮食安全的希望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小麦新品种郑麦366、矮抗58优质高产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于2008年7月启动,这是“河南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科研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该项目的实施,拟在进一步加快小麦新品种推广力度及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种子和粮食部门)增效,同时也意味着保卫国家粮食安全的河南战役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28.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为满足农用机械自动化及优良的作业性能,各类技术层出不穷,其中就有仿形技术。仿形技术对农用机械在作业时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作业效果等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农机的优化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对现阶段国内仿形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将应用到农用机械上的仿形技术分为主动仿形技术和被动仿形技术两大类,同时总结归纳两种仿形技术各自的优缺点。被动仿形技术成本较低,一般为纯机械仿形,结构简单且容易检修,但受地面环境影响较大,精确度和灵敏度都不高。主动仿形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一般需要电、液配合工作,仿形精度及稳定性都较高,但成本较高而且农用机械领域还没有大范围推广。由于田间环境复杂多变,目前仿形技术中的滞后问题依然存在、传感效果比较一般以及调控起来还相对困难等问题仍然急需解决。随着精尖技术的加入,仿形技术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化、简易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9.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丰产优质育种团队以郑麦 366 为母本、良星 99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优质、高产、稳产小麦品种郑麦 369。该品种于 2018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 20180030。介绍了郑麦 369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0.
为了提高旋耕式大蒜播种机对新疆大蒜种植模式的适应性,依据新疆蒜种外形尺寸优化蒜种勺参数,提高取种单粒率,降低空穴率及重播率。选择机具性能的主要因素(机具作业速度、大蒜种子外形尺寸、鳞芽长度),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参数对大蒜播种机正芽率、空穴率、重播率的影响,得出各因素影响程度,为后期机具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