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2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云雾体整体作用形成宝光光环.宝光光环可有多层,其中第二亮带光强最强,形成的宝光光强为Iλ=C-α/N2r4,是产生宝光的主要光带.宝光光环的直径与云雾幕及观测者之间的距离d和衍射角θ成正比.形成宝光需要在人体与云雾体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该距离约在1.83~45.84 m之间,其中5~20 m是观赏宝光的适宜距离.  相似文献   
152.
为明确桑天牛寄主选择行为策略及不同环境条件对其繁殖行为的影响,在室内选择和非选择性条件下测试了桑天牛对不同补充营养材料的行为响应,在人工模拟环境条件下观察桑天牛交配行为和产卵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桑天牛在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以构树最多,单头雌虫总产卵量以杨树最高,卵孵化率在不同补充营养材料之间无显著差异;非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以桑树最多,而构树上着卵量达最高,桑树和杨树次之,对乌桕和苦楝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极少.卵孵化率在构树、桑树和杨树之间无显著差异.以桑树和构树为补充营养材料的桑天牛成虫寿命最长.桑天牛成虫交配行为节律表现出19:00-24:00及08:00左右是其交配行为高峰期.在人工模拟室外环境条件下,确定了桑天牛交配和产卵行为活性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36℃,相对湿度40%~50%,光照时间8 h.  相似文献   
153.
根据棉花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 SAMDC)基因已知EST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ACE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GhSAMDC (GenBank登录号为JN020148)。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hSAMDCcDNA序列全长1 874 bp,涵盖tiny ORF (tORF)、upstream ORF (uORF)和main ORF (mORF) 3个植物SAMDC基因特征ORF。其中mORF长1 064 bp,编码含355个氨基酸残基的SAMDC酶原,预测分子量为38.25 kD,该酶原含有高度保守的酶原剪切位点结构域(LSESSLF)和与SAMDC蛋白快速降解有关的PEST (TIHVTPEDGFSYAS)结构域。GhSAMDC基因组DNA序列全长2 743 bp,包含3个内含子,均位于5'' UTR,其中一个位于uORF内。聚类分析表明,GhSAMDC与葡萄中该蛋白的同源关系最近,并且与其他双子叶植物聚为一类。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GhSAMDC表达受低温诱导,在冷敏感品种新陆早1号中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耐冷品种新陆早33号中。  相似文献   
154.
为利用分子遗传图谱进行小麦产量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分析,以大粒高产小麦品系山农01-35和强筋小麦藁城9411为亲本,衍生了含182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F8群体,用442个DArT标记、59个SSR标记和1个TaGW2-CAPS标记,构建了包括29个连锁群的分子遗传图谱,总遗传长度为4 084.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8.13 cM。定位了54个新标记位点,包括44个DArT和10个SSR标记,分布于除4D、6B、7B外的其他18条染色体上。用该分子遗传图谱和4个环境粒重表型值,共检测到7个影响粒重的加性QTL,分别位于1B、4B、5B、6A染色体,其中QGW4B-7、QGW5B-20和QGW6A-29在单环境分别定位和4个环境共同定位两种方法中均能检测到。QGW4B-7、QGW5B-12和QGW6A-29对粒重的贡献率均超过10%,为主效QTL。本研究结果可为小麦高产优质性状的QTL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大豆食心虫28SrDN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克隆并分析鳞翅目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v)28S 核糖体 RNA 基因(28SrDNA)全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大豆食心虫28SrDNA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的28SrDNA同源性较高.利用荧光定量PCR对28SrDNA在大豆食心虫不同生育时期和幼虫不同组织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SrDNA基因在成虫期表达量最高,卵中表达量最低;在幼虫脂肪体和睾丸的表达量最高,中肠和卵巢的表达量最低.为进一步干扰大豆食心虫28SrDNA基因表达,将28SrDNA序列片段亚克隆到RNAi载体L4440中,经PCR和酶切鉴定证明,成功构建表达大豆食心虫28SrDNA dsRNA的RNAi载体L4440-28SrDNA  相似文献   
156.
为研究猪的氨基肽酶(Porcine aminopeptidase, pAPN)的特异性功能区域及作用机制,将除去信号肽的pAPN分为SPA,SPB和SPC三段,利用一对同尾酶Xhol I和Sal I将信号肽分别与SPA,SPB和SPC相连接后再构建到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TM1上,通过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体系进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经SDS-PAGE分析可见获得的目的蛋白与预期大小相一致,即SPA约为42 ku,SPB和SPC相同,约为56 ku的分泌蛋白;经western-blot鉴定三段蛋白均可与天然的pAPN抗血清特异性结合,表明已经成功获得SPA,SPB和SPC三段蛋白,可为进一步研究pAPN特异性功能区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7.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通过施加低强度(40μw·cm-2)和相对长时间(7 d)的UV-B辐射,研究拟南芥幼苗和成苗中三种山奈酚糖苷即山奈酚-3-O-鼠李葡萄糖基-7-O-鼠李糖苷(K1)、山奈酚-3-O-葡萄糖基-7-O-鼠李糖苷(K2)、山奈酚-3-O-鼠李糖基-7-O-鼠李糖苷(K3)含量及合成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表达水平对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拟南芥幼苗三种山奈酚糖苷含量均为成苗的10倍左右.经过7 d的UV-B辐射处理,拟南芥幼苗中山奈酚糖苷积累水平、合成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chs和fls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山奈酚糖苷表现为响应UV-B辐射而积累.在拟南芥成苗和幼苗中三种山奈酚糖苷组合模式应对UV-B辐射的变化并不一致,这与其在防御机制中的不同角色有关  相似文献   
158.
从本研究室保藏的一株来自于凯菲尔粒的嗜酸乳杆菌培养基质中分离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组分——细菌素,对该嗜酸乳杆菌所产生的细菌素的分离方法及表面活性剂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在添加了油酸的MRS培养基中培养16h后达到产细菌素高峰;对细菌素分离纯化研究包括三个步骤: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色谱(IEC)和疏水作用色谱(HIC)。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细菌素的抑菌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对不同天气类型和夜间在不同深度的测定 ,初步研究了江淮地区农田土壤CO2 排放状况。利用Excel拟合得夜间不同深度土壤CO2 平均排放速率分布公式为 :y =-0 .0 0 62x4 -0 .0 3 42x3+0 .64 13x2 -1.5 80 8x +2 .3 9;阴天的白天为 :y =1.85 49ex+8.892 3 ;晴朗的白天为 :y =0 .3 2 2 7x4 -4 .15 63x3+18.684x2 -3 4.43 4x +2 8.3 5 8。利用地表 0cm的数据计算得江淮地区农田CO2 排放速率为 10 .5mg/(m2 ·h) ,计算得高温期间 ( 5~ 9月 ,共 15 3d)江淮地区农田 (面积约 5 8.2× 10 4 hm2 )土壤CO2 总排放量约2 .2 4× 10 1 1 g。  相似文献   
160.
试验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西洋参叶片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环境温度与湿度变化明显影响西洋参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西洋参植株生长势与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变化关系密切 ,健壮西洋参植株叶片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及叶片气孔开张度对逆境的适应性和自调控能力均高于纤弱植株。晴天参棚 17.5 %、2 5 .8%和 35 .4 % 3种透光率下西洋参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不同 ,表现为午前高峰型、午间高峰型和双峰型 ;夏季强光高温条件下气孔导度和气温是影响西洋参叶片蒸腾速率变化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