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54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1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54篇 |
农学 | 176篇 |
基础科学 | 158篇 |
155篇 | |
综合类 | 1284篇 |
农作物 | 161篇 |
水产渔业 | 157篇 |
畜牧兽医 | 852篇 |
园艺 | 248篇 |
植物保护 | 1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155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35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158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140篇 |
2006年 | 132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81篇 |
1998年 | 83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11篇 |
1977年 | 4篇 |
1965年 | 5篇 |
1960年 | 4篇 |
1958年 | 5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江河源区地域界定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通过现有的各种文献资料、遥感资料,结合实地考察,确定江河源区主要包括江源地区和河源地区,江源地区主要指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其流域面积约为19.4578万km2;河源地区主要指黄河源区,其流域面积为12.3612万km2(不包括甘川大转弯);江河源区流域面积在青海省境内为31.8190万km2。 相似文献
82.
83.
84.
我国能源作物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我国生物能源与能源作物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表明我国生物能源以及能源作物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技术储备、产业规模和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发展能源作物应充分考虑能源作物的经济效益问题、环境安全问题和社会问题等,以促进能源作物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5.
两种厌氧反应器培养颗粒污泥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养猪场废水作为试验用水,对在IC和UASB反应器内培养厌氧颗粒污泥的过程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对培养出的颗粒污泥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54d培养,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测试,发现IC反应器内形成的颗粒污泥的直径多数在1~4 mm之间,其中2~3 mm的污泥质量占污泥总质量的比例最大,为28.5%,并且有大于5 mm的颗粒污泥产生;而UASB内形成的颗粒污泥直径多数在1~3 mm之间,其中1~2 mm的污泥质量占污泥总质量的比例最大,为38.7%,且没有发现大于5 mm的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86.
87.
<正> 郑三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室于1985年用豫玉2号(郑单8号)作母本,齐302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而成的双高(产量高、制种产量高)玉米三交种。1986年观察试验折合亩产656.25公斤,较对照种豫玉1号增产10.8%。1987—1988年在我院产量比较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 相似文献
88.
气力输送应用广泛,但存在着能耗高等缺陷。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可实现气力输送能耗参数的自动检测。检测系统的硬件包括气力输送装置、孔板、压差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变频调速器、可控硅、数据采集板等。系统软件应用Lab Windows/CVI实现数据的分析、计算和处理,得出检测试验的回归方程。基于虚拟仪器的气力输送能耗参数检测系统可显示能耗指标与其参数的关系曲线,并得出能耗最小时的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89.
民勤沙化退耕地整治技术及造林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沙化退耕地植被恢复情况和最佳的适宜该地区的造林模式,以沙化退耕地整治技术及模式选择指导思想为基础,通过对民勤县沙化退耕地植被现状的调查,研究了不同年代沙化退耕地上植物群落的特性,同时分析了沙化退耕地上不同密度下梭梭和柠条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沙化退耕地植物群落逐渐向单一化方向发展,且植被均匀度降低,土地潜在沙化的可能性提高;不同密度下梭梭的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当造林密度为2m×8m(615株/hm2)时,梭梭的生长状况最好;柠条的生长状况受种植密度和土壤质地的影响,同时灌水与否对柠条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