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药材中常用农药的使用情况、残留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防止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一些具体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生物防治力度,推广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选育抗病虫害的中药材新品种;科学规划中药材生产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等。应加速科研创新,综合采取各项措施,有效减少和控制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保障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北五味子道地性考证、资源分布、品种选育、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当前北五味子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北五味子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田间采取土壤和植株样品,分析土壤农化性状和植株中各部位氮、磷、钾含量,研究了人参需肥规律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不同年生单株人参各部位N、P、K吸收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人参吸收K的含量显著高于N和P,5年生人参根吸收K的含量是N的1.21倍、是P的4.90倍;人参吸收NP比为4.40~5.60:1,KP比为5.04~7.31:1,吸收的K多于N,趋势为KNP;参根增重的变化过程为一个S形曲线,参根增重速度(V)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单峰曲线,极值点出现在第5年,突变点出现在3.5~6年,此期根重增长迅速;将试验区二茬地土壤化学肥力分为3级,在全层施肥条件下,维持有机质水平不变,每平方米需施用有机肥3.36公斤/m2;人参目标产量2.0公斤,中肥力土壤全生育期(二年栽子移栽3年)磷酸二铵每帘(16.5 m2)用量约为7.3斤,硫酸钾用量约为3.8斤;测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土壤中有机质、N、P、K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7.5%,12.7%、13.6%和8.4%,人参产量较对照增加18.1%。  相似文献   
44.
10种抗癌植物药中无机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10种抗癌药进行了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经分析认为苦参等的抗癌作用可能与Fe、Cu、Mg等元素有关.  相似文献   
45.
周孝琼  郑桂维  杨世海  潘宗东 《种子》2007,26(8):102-103
中优85是四川省种子公司和中国水稻所等单位选育的一个三系杂稻新组合,通过在南方稻区多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具有超高产生产潜力,米质达国标3级。2003~2005年分别通过贵州省、云南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南方稻区,长江上游、中下游稻区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005~2006年在黔东南三穗县对中优85进行大面积制种,获得250kg/667 m2产量,本文重点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6.
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药五味子为五味子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ez.Bail)的干燥果实,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北方各省的山区、半山区.中医认为它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被肾宁心的功能.近年医药学研究表明,五味子有抗疲劳、抗氧化、抗衰老、抗低温等作用,对治疗肝炎、急性肠道炎、神精衰弱、潜在克山病有一定疗效.五味子除药用外,还是酿酒和调味的原料.五味子为常用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五味子的有效成分是木质素成分,已从五味子科植物中分离出23个联苯环辛二烯木质素类化合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五味子甲素、乙素、丙  相似文献   
47.
人参花蕾为人参含苞未放的花序,富含人参皂苷。人参花蕾的总皂苷含量超过人参根5倍以上,此外人参花蕾含有人参根所没有的几种独特成分,其中人参花蕾9肽和人参花蕾11肽均属于小分子肽,可以被人体100%吸收,被称为校正肽,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识别人体细胞内的各种cAMP-cGMP平衡,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1~3]。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其有效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人参花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宁凝  杨世海 《人参研究》2013,25(2):20-22
目的探讨不同因子对黄秋葵毛状根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增殖倍数法测定毛状根的生长.从而明确各因子对黄秋葵毛状根的影响。结果3%蔗糖浓度最适宜毛状根的生长。0.5mg/L6-BA对毛状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0.5mg/LNAA、IAA对毛状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0.5mg/LIAA培养的毛状根增殖倍数更为显著。MJA对毛状根生长有抑制作用,SA对毛状根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不同因子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毛状根的生长,为进一步筛选适宜的黄秋葵毛状根培养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辽东楤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东楤木(Aralia clate (Miq.)seem),系五加科楤木属灌叶灌木,又名刺老芽、龙芽楤木(Aralia mandshuria Rupr. Et Maxim),传统中医药用部位主要是根皮与树皮.具有补气安神,活血祛风,利湿消肿之作用,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肾虚阳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痉挛、肝炎、糖尿病、肾炎、水肿等疾病[1,2].国外俄罗斯、日本、韩国分布较多.辽东楤木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吉辽黑东部山区和山东、河北等地.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林缘、灌丛中,以山坡、河谷多见.资源丰富,蕴藏量非常大.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酸性土壤调理剂对参地土壤性状及人参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2个处理,每亩施用等量的生石灰和酸性土壤调理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施用生石灰或酸性土壤调理剂以后,土壤pH分别为6.08和5.86,交换态铝含量分别为118.4(mg·kg~(-1))和103.9(mg·kg~(-1)),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7.2 g·kg-1和61.3 g·kg-1,处理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施用石灰的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高于施用石灰的处理,真菌数量则低于施用石灰的处理。人参产量较单纯施用生石灰增加15.5%,差异显著。结论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的效果优于单纯施用生石灰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