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研究了6种碳源和6种氮源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均有显著影响。病菌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乳糖次之;菌丝干重以果糖培养基上最大,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淀粉次之,无碳对照最低;产孢量以在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最高,乳糖次之,无碳对照最低。病菌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菌丝干重最大,硝酸铵次之,脲最慢;产孢量以在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最高,硝酸铵、硫酸铵上次之,脲最低。脲和氯化铵对病菌生长和孢子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为阐明甜玉米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研究了不同化肥减量措施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包括推荐施肥和不同梯度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促进甜玉米增产15.14%~25.31%,等养分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增产4.42%~8.83%,且有机肥替代15%~30%化肥氮可达到较好的产量水平。优化施肥降低甜玉米果实中硝酸盐和淀粉含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提高甜玉米果实中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优化施肥促进甜玉米干物质量增加21.06%~26.49%,促进氮素、磷素和钾素的养分积累量分别增加20.11%~31.32%、21.20%~29.59%和6.76%~16.84%;有机肥氮素替代化肥氮素达到45%时,甜玉米的氮素积累量比较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推荐施肥、有机肥替代15%化学氮肥、有机肥替代30%化学氮肥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降低了肥料成本。综合考虑,有机氮肥替代15%~30%化学氮肥的效果最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纪文飞  高智谋  曹君  邹艳  杜雷  陈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30-4331
研究不同温度、pH值以及碳源、氮源对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3℃下,供试菌株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在pH值为3~10时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8;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该病菌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最快,分生孢子的产生量最大;氮源以硝酸钠为最佳,其次为脲。硫酸铵作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率低于无氮源对照,菌落不形成微菌核,产孢量小,这说明硫酸铵为氮源时不利于病菌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和分生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25.
果牧优良草种百脉根生长特性与应用简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百脉根是近20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优良草种,学名Lotuscorniculatus,是多年生豆科百脉根属草本植物。我国许多果树、畜牧、土肥、水保等研究部门多年来在北京、辽宁、河南、甘肃、青海、贵州、内蒙等地试种。笔者十多年来除在本地进行长期定点试验以外,...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凤丹'不同器官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及积累量的年变化规律,探讨'凤丹'各器官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及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特性,揭示'凤丹'不同生育期养分吸收和积累规律,以期为油用牡丹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采用刨根法在'凤丹'不同生育期取样,将植株按根、老茎、嫩茎、叶柄、叶片、...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快生菜穴盘种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快生菜品种为小白菜(Brassica rapa L.chinensis Group.),共设2个处理,处理1为常规管理+微生物菌剂200倍稀释进行灌根,处理2为常规管理+与处理1同期等量清水灌根,即对照。[结果]施用微生物菌剂的快生菜平均增产量27 685.35 kg/hm2,带来的纯利润为42 770.7元/hm2,产投比为3.39∶1;可提高可溶性糖、叶绿素和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17.29%,显著改善快生菜品质。[结论]该研究可为设施栽培环境下微生物菌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29.
覆盖地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娃娃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进行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覆盖地膜(M)和不覆盖地膜(NM),副因素为施肥(不施肥CK、习惯施肥CF、减量施肥RF和改进减量施肥IRF 4个处理),同时取不同土层土样测定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结果表明,与不覆盖地膜相比,覆盖地膜可显著提高娃娃菜(Brassica pekinensis)单株重、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也能显著促进娃娃菜的生长,提高植株养分含量和吸收量。施肥显著提高了娃娃菜中硝酸盐含量,并降低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而覆盖地膜对品质指标影响程度未达显著水平。覆盖地膜显著提高了施肥处理下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向下淋溶的程度,对表层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影响显著,而对深层土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氮为对照,设置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红菜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红菜薹的科学平衡施肥以及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红菜薹莲座期之前,施用铵态氮处理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形态氮处理,而真菌数量却显著低于其他形态氮处理;在红菜薹主薹期之后,施用硝态氮处理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形态氮处理,其真菌数量也显著低于其他形态氮处理;施用硝态氮处理的红菜薹产量最高,为19 112.33 kg/hm2,较不施氮处理增产51.46%。因此,在考虑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红菜薹产量的情况下,建议红菜薹基肥施用铵态氮肥,追肥以硝态氮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