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合欢种子萌发对不同浓度(0、20、50、80、100、150mmol/L)复合钠盐(NaCl、Na2CO3和Na2SO4)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合欢种子的萌发,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从对照(0 mmol/L)的100%降低到92.22%、62.22%、53.33%、42.22%和28.89%.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萌发进程减慢(萌发速率系数增大);而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则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垃圾堆肥作为肥料 ,采用大田试验对春小麦生长和土壤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堆肥用量的春小麦试验中 ,每公顷施150t最好 ,产量增幅达25 %。施堆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供应力 ,土壤容重下降 ,偏碱性土壤pH向中性点靠拢。土壤重金属Cu、Zn全量 ,随堆肥用量而递增。作物体内Cu、Zn浓度有增加的趋势 ,表现为根系>籽粒>茎叶。  相似文献   
13.
大豆食心虫作为重要害虫在我国大豆主产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白僵菌和赤眼蜂是大豆食心虫的两种重要生物防治手段,如何将二者相结合实现大豆食心虫的可持续防控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从大豆食心虫幼虫僵虫分离、鉴定并筛选到3株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大豆食心虫老熟幼虫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6.21 d,6.39 d和6.87 d。筛选到对螟黄赤眼蜂羽化和寄生害虫卵无明显影响的球孢白僵菌孢子高吸附性助剂0.1%(w/v)淀粉溶液,实现单头蜂带菌量3.56×104个孢子。两年田间试验表明,较单一使用螟黄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携带球孢白僵菌对大豆食心虫防治效果分别提高了11.80%和8.31%,分别达到了70.44%和64.75%,从而实现了在不明显增加防治成本的基础上,提高防治效率,实现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14.
从田间土壤中收集并分离获得野生菌株,进行菌体、伴孢晶体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其对玉米螟及水稻二化螟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菌株革兰氏染色阳性,产生的伴孢晶体形状多为不规则形。16S rDNA序列与苏云金芽孢杆菌属的BMB 171同源性达99%,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命名为JN002。该菌株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高毒力,对水稻二化螟毒性不及玉米螟,对黏虫几乎无毒力。该菌株是1株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强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新菌株,同时也具备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光照梯度55.44%自然全光照(Natural sonlight,NS)、21.12%NS、3.47%NS 和0.86%NS的人工遮荫条件下,研究了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种子萌发的特点.结果表明:4个光照梯度处理的侧柏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68.9%、82.2%、44.4%和42.2%;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种子萌发进程减慢;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在21.12%NS处理最大,分别为1.89和770.8.  相似文献   
16.
植物保护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过量施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文章综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路径,回顾总结了吉林省病虫害绿色防控历史与成效,展望了新时期下吉林省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思考、新实践,为推动吉林省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并取得新成效提出了建...  相似文献   
17.
杜茜  童娟  卢迪 《北方园艺》2012,(20):1-4
以“陇薯1号”马铃薯为试材,研究了马铃薯秸秆、连作土壤浸提液对番茄、茄子、辣椒等马铃薯同科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马铃薯秸秆水浸提液对番茄、茄子的发芽率以及3种植物的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均有抑制作用;对辣椒的发芽率和3种植物胚芽长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表现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的现象.连作土壤浸提液抑制3种植物的发芽率及发芽指数,促进番茄和辣椒胚芽生长,3种植物胚根及茄子胚芽随着连作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马铃薯秸秆水浸提液和连作土壤水浸提液均对3种茄科作物具有化感作用,且对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具有一定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连作栽培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BIOLOG技术研究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连作、冬麦连作、倒茬利用方式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总体表现为冬麦连作(对照)>迎茬马铃薯>马铃薯连作栽培;马铃薯连作栽培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马铃薯连作5年、10年及迎茬栽培马铃薯土壤在培养48 h时,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分别比对照土壤提高了9.91.10.98,2.86倍.马铃薯持续连作多年后,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仍然较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功能多样性也较高.培养96 h时,各供试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土体中多聚化合物、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根际土壤中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为氨基酸、多聚化合物、糖类物质.马铃薯迎茬、连作栽培后土壤细菌/真菌的比例和对照土壤相比,分别减少了64.70%,9.18%~32.11%,连作会使土壤类型从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土壤水分、肥料对人工栽培甘草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在5%~18%,甘草的产量与土壤水分正相关,但产量提高的同时商品甘草的品质下降;不同肥料处理对甘草产量有很大影响,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产量均有提高,使用专用肥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栾树大苗移栽后的生长与结实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兴富  杜茜  雷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92-6293
[目的]研究栾树大苗在银川地区移栽后的生长和结实的适应性。[方法]以自河北省引种栽培的当年生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栾树84株大苗为材料,研究了大苗移栽后的分枝、生长、生物量积累及结实特征。[结果]大苗移栽后,栾树成活率为100%,生长良好;当年具有较强的分枝能力,单株分枝数为(7.6±2.5),分枝长、基径、复叶数和生物量分别为(63.8±12.9)cm(、11.4±1.7)mm(、20.8±4.9)和(74.6±20.7)g。大苗移栽后当年有近50%的移栽植株能够结果,结果枝条约占总枝条数的33.3%,每一枝条平均结果(19.3±14.1)枚,但果实和种子成熟较成年植株有所推迟,部分果实和种子不能发育成熟。[结论]该研究为栾树在西北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