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0篇
林业   96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momordicae Sun&Huang)侵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制约苦瓜安全生产的土传病害。明确苦瓜枯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苦瓜枯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尚不明确。前期分析苦瓜枯萎病菌强致病力菌株SD-1和弱致病力菌株SD-V(携带真菌病毒)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时,发现Ⅱ型卤酸脱卤酶(FoHAD-typeⅡ)基因在SD-V菌株中表达量显著下调,推测该基因与苦瓜枯萎病菌的致病性相关。本研究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利用分割标记法(Split-Marker PCR)获得了FoHAD-typeⅡ基因的融合片段,分别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该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和回补突变体,并对敲除和回补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敲除突变体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菌丝尖端形态和孢子形态也无明显差异,但气生菌丝减少,对渗透胁迫耐受性降低,致病力显著下降;回补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力与野生型菌株一致。表明FoHAD-typeⅡ基因...  相似文献   
62.
基于杜仲转录组序列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3.
嫁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领域的扩繁、新品种选育、品种改良、“老树复幼”等方面,其嫁接水平也从宏观逐渐发展至微观时代,对嫁接机制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嫁接技术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讨论,以期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比外源激素提高杜仲短周期矮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杜仲胶产量的效果,筛选出合适的外源激素种类及其田间施用质量浓度,为杜仲胶资源林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以1年生栽植密度为66 666株·hm~(-2)的杜仲短周期密植矮林为对象,采用芸苔素内酯和赤霉素2种外源激素,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比较杜仲叶和皮内杜仲胶含量的变化,苗木生长特性以及叶、皮、茎秆等地上部分生物量指标,分析施用外源激素对杜仲胶产量产生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赤霉素显著促进苗高生长,但对其它指标的增效作用不明显。(2)经质量浓度为1 mg·L~(-1)和5 mg·L~(-1)的芸苔素内酯处理后,杜仲叶片内杜仲胶含量达到了4.74%、5.01%,分别是对照的3.21和3.04倍;苗高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2.26%和16.09%;平均单株叶片数分别均比对照多8片;单株叶片质量分别是对照的2.21和2.25倍;单株树皮质量分别是对照的1.97和2.05倍;叶片生物量为2 993.54和3 089.83 kg·hm~(-2),树皮生物量为576.87和543.78 kg·hm~(-2),茎杆生物量为2 060.71和1 935.24 kg·hm~(-2),分别是对照的2.16和2.23倍、2.00和1.89倍、2.07和1.94倍。按平均含胶量计算,单位面积杜仲胶产量分别达到了167.28和182.90 kg·hm~(-2),分别为对照的4.58和5.01倍。(3)芸苔素内酯通过提高叶片胶含量、苗高生长量、单株叶片数、单株叶、皮、杆干质量等综合效应,在第一个采伐期即表现出极显著提高高密度杜仲矮林生物量和杜仲胶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利用表型性状构建杜仲雄性资源核心种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6份杜仲雄性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杜仲雄花和叶片等相关的22个表型性状,从遗传距离、取样方法、取样比例、聚类方法 4个层次探讨了构建杜仲雄性资源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策略。应用均值差异百分率(MD)、方差差异百分率(VD)、极差符合率(CR)和变异系数变化率(VR)4个参数来检验各取样策略的优劣。通过比较核心种质和原始种质的表型多样性指数、符合率和主成分,对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代表性检验。结果表明:"多次聚类优先取样法+10%的取样比例+马氏距离+最短距离法"取样策略最佳,其均值差异百分率、方差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分别为0%、86.36%、100%和157.62%。核心种质的最终取样比例为10.8%。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22个表型性状上的多样性指数t检验结果不显著。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在22个指标上的均值符合率在92%~100%之间,最大值、最小值符合率为100%,多样性指数符合率在89%~100%之间。原始种质和核心种质的前10个主成分相同,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4.834%和90.422%。获得的33份杜仲雄性种质能够代表306份原始种质的表型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66.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皮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及其与若干宏观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胸径、树皮厚度、树皮含胶率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杜仲无性系树皮的含胶率与木栓层厚度和木栓层占树皮厚度的百分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胸径的大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胸径生长量越大,木栓层越厚,杜仲胶的积累相对越少;杜仲胶密度与树皮含胶率和树皮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7.
正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属杜仲科(Eucommiaceae),本科仅1属1种,是仅存于我国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名贵经济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2]。杜仲叶、雄花、果皮和杜仲皮都含有多种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2-3]。例如  相似文献   
68.
杜仲叶内杜仲胶的形成积累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杜仲叶内杜仲胶形成与积累的动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杜仲叶含胶性状年变化和逐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不同着生部位叶片含胶率随叶龄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中,叶片含胶率差异很大,春季展叶时,叶片含胶率最低,6月下旬达到最大值。着生在枝条不同部位的叶片虽然展叶时问不同,但是叶片含胶率都是在展叶时最低,在叶龄50~65d时,含胶率几乎都达到最大值,杜仲叶片含胶率与叶龄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杜仲叶片古胶率随着树龄的增大含胶率总体呈提高的趋势并逐步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9.
扁桃流胶病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桃Amygdalus communis L.,又名巴旦杏,是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大、用途广泛的新兴保健性干果[1-3].流胶病是扁桃的主要病害,在中国扁桃新发展区发生严重.扁桃流胶病为一种生理性病害,诱导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如害虫蛀食、排水不畅、积水受涝、修剪不当、综合管理不善,以及冻害、日灼等都是诱导此病的因素.  相似文献   
70.
我国杜仲栽培及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杜仲栽培及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杜红岩谭运德(河南省洛阳林科所洛阳,471001)(河南省林业技业推广站)我国为现存杜仲的原产地,杜仲在中国的栽培利用历史达2000多年,自古以来,杜仲的栽培以取皮入药为目的。杜仲皮为名贵中药材,具有强筋骨、补肝肾,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