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科学   34篇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覆膜穴播机,能够集土壤整平、覆膜、打穴播种、膜上覆土于一体,实现联合作业.其关键部件穴播器、仿形整平器、排种系统和覆土机构均具有创新性,并分析了其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性能良好,各项作业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能够适用于小麦等小粒种子的播种作业,解决了传统轮式播种机的堵土问题.  相似文献   
32.
刘芳  杜瑞成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8):35-40,29
设计了一种内置式双位投种穴播器,在牵引工作状态下自动滚动、实现入土成穴器入土.采用内置式双位投种方式,且上位一次变量排种器布置在轮盘的定盘中心,以减小向入土成穴器的输种距离和省略传动装置.入土成穴器采用定、动两瓣结构,非开启状态为常闭,动瓣在达到最大入土深度后按杠杆原理打开,完成下位二次投种、出土后关闭.样机试验证明,穴播器各项性能符合设计和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3.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通用的精量播种机的作用.优缺点和使用注意事项。应对它的不足进行优化设计,使这类产品更适合不同土地播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舵轮勺式组合穴播器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精量播种的要求,设计了舵轮勺式组合穴播器。穴播器通过舵轮与勺轮的组合,缩短了种子向下的输送距离,提高了投种精度。入土成穴器采用动定两瓣结构,非打开状态常闭。入土成穴器达到一定深度在凸轮作用力下打开,将预先从导种轮中投下的种子播入土壤。  相似文献   
35.
内嵌勺盘式舵轮免耕施肥播种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播种过程中,由于种子与排种管、开沟器的碰撞和机组前进的共同作用,使得种子落地的位置是随机的,造成播种均匀性差,为解决此问题,该文研制了内嵌勺盘式舵轮免耕施肥播种机,主要由旋刀式苗带清整装置、内嵌勺盘式舵轮穴播器等组成。内嵌勺盘式舵轮穴播器由舵轮式穴播器和勺盘式排种器集成在一起,发挥勺盘式排种器精量取种和舵轮式穴播器定点投种的优势,实现玉米等株距精量播种。田间试验表明:种、肥深度变异系数分别为23.2%和20.2%,株距合格率达96%,出苗率达95%,机具通过性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6.
气力输送式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山东省土地经营模式的转变,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度导致小麦播种时间紧张且现有机械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小麦气力式高效免耕施肥播种机,一遍作业可一次性完成灭茬、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作。采用了集排式气流排种/肥装置,该装置利用同一风道对排出的种子和肥料进行同时输送,在保证种/肥同步的同时又提高了排种/肥的效率和均匀性;利用燕尾槽式布种器进行布种作业,达到了宽苗带效果;对整机进行了田间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机具通过性良好,播种深度合格率、施肥深度合格率以及种肥间距合格率分别为93.0%、93.6%和85.4%,变异系数分别为4.7%、2.8%、5.3%;平均苗带宽度为11.83cm,合格率为94.5%,变异系数为4.2%,各项指标与理论设计差异不显著且符合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7.
舵轮气吸式双入土器精密穴播施肥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精量播种的发展需求,设计开发了舵轮气吸式双入土器精密穴播施肥器.鉴于原有舵轮式穴播器机构的复杂性,应用新的鸭嘴开启机构,简单、有效地实现了入土成穴;进行了舵轮穴播技术与气吸排种原理的一体化研究和结构参数的设计,将气吸排种器内置于舵轮穴播器内,实现气吸排种和成穴点播技术的结合,并通过设计吸种孔的尺寸和大小,实现了一穴两粒精播玉米;借助双入土器结构和外槽轮式排肥器,一次性完成播种和施肥作业,实现了侧深施肥.  相似文献   
38.
阐述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的方法和运行模式,提出"三创一传承"创新型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总结了"三阶段两导向"的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通过将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的创新贯穿于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三创"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9.
40.
机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提高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为了解决小麦玉米两作区连年翻耕造成的土壤养分、水分流失、土壤沙化以及长期不耕作不利于作物高产等问题,将翻耕、旋耕、深松等适当结合,建立一种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设置一定的周期,周期内对土壤进行适度的耕作,并与连年翻耕和连年免耕模式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 a周期内机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各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10 cm提高最大达0.2%;连年免耕在前3 a可以显著提高O~1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后2 a有所减少;连年翻耕在前3a可以显著提高20~3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后2a显著减少。土壤含水率表现为机械化生态沃土连年免耕连年翻耕,随着时间变化,差异越来越显著。0~10 cm土壤容重在5%水平上机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和连年免耕显著低于连年翻耕。机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下作物产量显著高于连年免耕和连年翻耕,2014年增产优势最明显.比连年翻耕小麦增产30.8%,玉米增产28.4%,比连年免耕小麦增产22.5%,玉米增产2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