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深入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综述了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历程,包括温光型不育系的发现和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起始,温光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生理变化,温光条件对育性的影响,外源化学物质对‘C49S’育性的影响;总结了应用研究成果,包括对原始温光型不育系的改造,恢复系的选育,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筛选,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其生产示范;提出了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对条锈病抗性的丧失影响杂交小麦的应用,(2)如何提高制种纯度的问题,(3)如何降低制种成本的问题。文章最后介绍了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新动向,提出了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62.
绵阳30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的具有绵阳系列特色的优良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绵阳01821/83选13028//绵阳05520-14,原代号为绵阳96-12,该品种于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以下特征特性:1 丰产性突出 该品种1997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折亩产303kg,比对绵阳26号增产13.48%。1998年品比折亩产  相似文献   
63.
64.
为了更好地利用四川省区试对照品种绵麦37,对绵麦37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绵麦37的产量变幅为4513.35~5652.75kg/hm2,有效穗变幅为291.75万~342.75万/hm2,最高苗变幅为460.35万~634.65万/hm2,基本苗变幅为191.55万~221.55万/hm2,穗粒数变幅为37.33~48.91粒,千粒重变幅为38.63~47.7g,株高变幅为73.67~93.2cm,成穗率变幅为37.47%~68.56%,生育期变幅为175~188d。除成穗率外,其余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以内。相关分析表明,有19对性状间是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17对性状间是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9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绵麦37的4个主成分的累计百分率达91.34%,其中产量因子的百分率最高(48.61%)。与产量关联系数最大的是千粒重,其次是穗粒数和成穗率,它们对绵麦37产量形成的影响最大。在育种中,绵麦37可以从千粒重和穗粒数方面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5.
绵麦367和绵麦5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种,突出特点是株高适中,茎秆韧健,耐肥抗倒,穗层整齐,穗子长大方正,穗粒数多;抗旱耐瘠、耐寒性强,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高产稳产好,适应性广泛,是小麦高产创建和高产示范的首选品种,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更好地发挥绵麦367和绵麦51的高产潜力,本文重点阐述了两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特点,为大面积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报道了2份4 E-ms小麦雄性核不育系及其保持系2003-2004年度在四川绵阳的表现.分析认为,这2份4 E-ms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在四川绵阳还未达到应用程度的价值.在穗部性状及条锈病的抗性方面,都需要加以改造.不育系自交结实率更是应该重视的改造重点.另外,如何将保持系自交后代分离产生的3种粒色籽粒(白粒、浅蓝粒、深蓝粒)进行有效分开,是其在生产中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7.
绵阳33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引进材料1294与自育品系绵阳86—5(定名为绵阳23号)组配的杂交组合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穗型高产、优质、白皮大粒、籽粒商品性优良的小麦新品种。于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8.
绵阳30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的具有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特色的最新优良品种,其组合为绵阳01821/83选13028/绵阳05520-14,原代号为绵阳96-12,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丰产性突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1997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折667m2产303kg,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13.48%,1998年品比412.3kg,比对照川麦28号增产10.15%;1998、1999两年参加四川省雅安地区区域试验,平均667m2产252.7kg,比对照绵阳26号、川麦28增产11.2%;1999年参加全国长江上游组区试,20个试点平均667m2产281kg,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7.5%,2000年继续区…  相似文献   
69.
对近几年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审定及区试中表现优异的品种(系)在四川北部地区的中江、什邡、三台、江油、苍溪等县及绵阳市农科院连续两年同时进行产量、抗性及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鉴定,以当前四川省区试对照绵麦37为对照种,筛选出了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丰产、稳产、抗病新品种.  相似文献   
70.
绵麦367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优良小麦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命名(国审麦2010001);2011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同编号:2011GB2F000007)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绵麦367目前已经成为各县高产创建和高产示范的首选品种,在示范中表现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