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应用ELISA检测鸭瘟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鸭瘟抗体,具有简单、快捷、特异的优点。小鸭免疫鸭瘟弱毒疫苗2周后抗体水平明显上升,4周达最高峰。用1000个致死量鸭瘟强毒攻击,结果,抗体效价与免疫保护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以猪瘟兔化弱毒犊睾细胞苗为材料提取猪瘟病毒抗原,以羊抗猪IgG—HRP结合物为免疫试剂,建立快速ELISA检测猪瘟抗体的方法,同时用血清中和试验进行比较,和ELISA抑制试验,证明该法特异,敏感,快速,准确,是进行猪瘟抗体监测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去信号肽片段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经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PRV)Rice株的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到了PRV闽A株糖蛋白gE基因除信号肽以外的全部编码区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菌株,重组质粒pMD18-T-FL经酶切和PCR鉴定证实后,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MD18-T-FL含有PRV闽A株糖蛋白gE基因除信号除信号肽以外的全部编码区段,长1674bp。序列比较分析表明,此区段与PRV Rice株相应区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8%。  相似文献   
14.
以猪瘟免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5组初生仔猪,每头1.5头剂。第1组20头先免疫,1小时后吸初乳。第2组15头,吸初乳后1小时免疫。第5组15头,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75日龄,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1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分别为0.25、0.25及0.21。80日龄,每组各随机抽出4头猪,连同非免疫对照猪6头以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对照猪全死,第1组100%保护,第2组75%保护,第5组50%保护。第1组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15.
深圳某中型养猪场饲养母猪近500头,生产一直很正常。2002年12月,突然发生怀孕母猪散发性流产,而流产前无任何前兆。同时,断奶仔猪呈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严重的造成死亡。在半个月内,流产9头,死亡仔猪8头,造成较大的损失。根据该场的免疫程度及疫苗使用的情况、临诊特征,初步断定为猪李氏杆菌感染。经采取应急措施后,该病即时停止,同时进行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李氏杆菌病。1 临床症状 怀孕母猪流产前无任何前兆,流产的母猪妊娠期长短不一,流出的胎盘大部分出血水肿,胎儿全身潮红。呈散发性,有时一天内流产2-3头,有时3-4头,无规律性;同时断奶仔猪出现散发  相似文献   
16.
猪瘟不同顺序零天免疫的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3组初生仔猪,每头1.5头剂。第1组20头先免疫,1小时后吸初乳。第2组15头,吸初乳后1小时免疫。每3组13头,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75日龄,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3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分别为0.25、0.23及0.21。80日龄,每组各随机抽出4头猪,连同非免疫对照猪6头以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对照猪全死,第1组100%保护,第2组75%保护,第3组50%保护。第1组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17.
18.
用PCR方法以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到了gE基因表位抗原决定域的编码区段。PCR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菌株,重组质粒经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gE基因序列比较,确证含有PRV闽A株gE基因的表位抗原编码区,此区段与PRV Rice株相应区段的DNA序列同源性为97.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7%。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海南、江西等地110个猪场送检的2450份血液的检测,结果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阳性场为102个,阳性率为92.7%,结合生产实际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治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根据口蹄疫病毒 (FMDV)VP1基因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1对用于扩增整个VP1基因的引物 (5P、P6 )。从细胞培养液或组织中提取总RNA ,通过PT_PCR扩增 ,从F2 9株、O3I3株和T5 0 9株中均获得了 1条约 740bp的DNA电泳带。将PCR产物双酶切后电泳回收 ,插入到相应双酶切的pUC18质粒中 ,获得了重组质粒。通过PCR鉴定 ,证明重组质粒pUCVP1/F2 9、pUCVP1/O313、pUCVP1/T5 0 9均插入了VP1基因。对上述 3个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后分析 ,F2 9强毒株与O3I3、T5 0 9弱毒株相比 ,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8.75 %和 99.0 6 % ;因F2 9株核苷酸发生 3个碱基缺失与 1个碱基替换 ,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仅为 44 .13%和 41.32 % ;而T5 0 9株与O3I3株相比 ,其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37%和 95 .31%。通过序列分析发现 ,本研究的 3个毒株与国内大多数毒株 (包括 1997年台湾暴发FMDV所分离的毒株 ,除O/A/ 5 8株外 )均属于同一基因型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85 %~ 94% ;而与国外毒株相比 ,属不同的基因型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 81%~ 82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除F2 9株与O/HK/ 93株及 1997年台湾暴发FMDV分离的少数毒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 45 %~ 6 3%外 ,本研究的 3个毒株与国内分离的大多数毒株的VP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