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4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9篇
  149篇
综合类   286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退耕还林(草)和降雨变化对延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通过定量评估退耕还林(草)和降雨变化对延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流失治理和环境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利用延河流域日降雨、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图和植被覆盖图,运用RUSLE模型,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计算流域1997年和2000年土壤侵蚀量,并分别模拟了退耕还林(草)和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由于降雨的变化,研究区年降雨侵蚀力均值由1997年的775.32 MJ?mm?hm-2?h-1?a-1增加到了2000年的1292.07 MJ?mm?hm-2?h-1?a-1,降雨大大加剧了流域土壤侵蚀;由于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坡耕地面积大大减少,林草面积增加,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值显著减少,由退耕还林(草)前的0.1714下降到了退耕还林(草)后0.1592,减小了流域土壤侵蚀;由于退耕还林(草)的实施、气候变化以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变化共同影响,单位面积平均土壤侵蚀量由退耕还林(草)前的3 012 t?km-2?a-1增加到了退耕还林(草)后4 671 t?km-2?a-1,年土壤侵蚀总量2314×104 t增加到了3589×104 t。【结论】降雨变化使得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增加了71.28%,退耕还林(草)约减少研究区土壤侵蚀量7.84%,二者共同作用使得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增加了59.26%,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对减少区域土壤侵蚀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622.
基于GIS和多流向算法的流域坡度与坡长估算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地形(LS,slope length factor and slope steepness factor)因子是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R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应用到流域或区域尺度时较难提取的因子。基于坡面水文学和土壤侵蚀学,对流域地形因子的原理、方法、流程进行了讨论。考虑了三维坡面水流发散和汇聚、泥沙沉积、沟道截断等条件,基于GIS技术,提出了基于多流向的地形因子估算方法,设计了LS_TOOL工具。该方法与已有AML(ARC Macro Language)和C++方法计算的坡度坡长结果在空间分布、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多流向方法,计算合理,符合地形因子计算的值域范围;空间结构比AML和C++方法好,与地形相关性较高;效率远高于AML方法,由于增加了沟道提取,其效率稍低于C++方法。该方法可方便的应用于流域和区域尺度下的地形因子估算。  相似文献   
623.
对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景观不同尺度的植被特征中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物种均匀度,土壤特征中的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的相关关系和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尺度退耕地的植被指数小于流域尺度,但具有更大的变异性。两种尺度上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均匀度之间、物种多样性与物种均匀度之间均存在接近显著或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与全N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区域尺度和流域尺度退耕地的植被特征与土壤养分含量具有不同的时空格局,但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可能受控于别的环境因素或干扰过程,导致了其植被特征与土壤养分特征的时空差异性。  相似文献   
624.
黑龙江水稻冷害 Ⅳ分蘖期低温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水稻低温处理条件下的分蘖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对分蘖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品种对低温的敏感度不同,3~6 d的低温处理严重影响水稻分蘖的发生,而低温处理时间低于3 d对水稻的最大分蘖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25.
ERS卫星反演数据在黄土高原近地表土壤水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俏  王飞  李锐  张文帅 《土壤学报》2014,51(6):1388-1397
将黄土高原地区1992—2000年欧洲遥感卫星(Europe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s,ERS)风散射计获取的土壤水分指数(Soil Water Index,SWI)与农田实测土壤水分数据进行对比,并分析降雨、植被、土地利用和人工灌溉对反演数据的影响;探讨其在近地表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遥感反演的土壤水分数据SWI较好地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总体上表现出南多北少、东高西低的空间特点和夏秋偏高、春季较低的季节变化趋势;其次,根据SWI转换得到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Wswi与0~10 cm农田实测土壤水分呈极显著相关,表明该ERS反演土壤水分数据接近表层土壤水分实际情况,可用于估测研究区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在农业集中的平原地区,Wswi与农田表层实测土壤水分相关性较高;而在农业、林业、牧业用地复合交叉地区其相关性较差。研究结果还发现,在相对干旱季节农田实测水分普遍较卫星反演结果高,主要是由于灌溉增加了农田水分含量。这说明在应用卫星遥感数据估算土壤水分时,除了考虑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6.
喀斯特地区原状土的可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喀斯特地区原状土的可蚀性,有助于掌握土壤抗蚀的本底特征,对比研究耕作前后的土壤可蚀性变化,揭示人类加速侵蚀对石漠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喀斯特地区原状土壤剖面的调查,分析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选用Sharply等的EPIC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原状土壤可蚀性K值集中在0.20.3之间,平均为0.269,比其他常见土壤的K值低。研究结果可用于与耕作土K值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27.
农产品加工业是联系农业和工业的中间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顺应了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在规模、技术、资金和产品等方面均占有绝对优势,因此笔者对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借鉴其先进经验,提出保障农产品加工原料质量,完善政府管理职能,规范产业体系等是实现吉林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28.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大比例尺信息源基础上并直接为基层(面积为10km2左右的小流域)资源开发、土地利用、水土保持规划服务的。在数据采集和预处理方面,既注意到充分反映地学特征,又注意到方便计算机处理;在系统应用方面,既注意充分发挥现有的数据处理方法,又注意到总结经验建立相应的专家系统。该系统首先在黄土高原11个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上建立和应用,旨在使定位研究更加科学化、模式化,便于尽快向更大范围推广,促进整个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29.
区域尺度土壤侵蚀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常用的区域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分析表明,区域尺度土壤侵蚀方法主要包括区域观测法、观测站点代表法、站点资料函数推广法和泥沙输移比转换法等4种.而区域观测法又可分为河流泥沙观测法、地貌研究法和土壤学方法;观测站点代表法包括密集站点观测法和单点资料扩展法、地理格网法和综合因子法等单元划分站点代表法等.对不同研究方法的数据特点、对机理或理论的依赖性和评价精度等的讨论表明,研究数据采集尺度越小,数据的精度就会越高,在土壤侵蚀研究时对机理等依赖性就越强;如果采集的站点和数据较多,或者对有限数据在扩展时所依据的机理把  相似文献   
630.
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该以黄土高原为例,概略地介绍讨论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土保持中应用的现状和前景。遥感资料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大大缩短了数据更新的周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水土流失数据处理和应用建模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多级感监测信息系统的研究为全国水土流失监测网的建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