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以阿扎霉素产生菌马来西亚链霉菌ECO-00002为试验菌株,优化种子培养基成份和培养条件,提高菌体的生物量。【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适宜的碳氮源成分,并通过Response-Surface-Analysis(RSA)试验,找出其最大响应值;进一步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复合维生素、复合盐、CaCO_3的配比,同时优化pH值、装液量等种子培养条件。【结果】菌株种子生长主要的影响碳氮源为葡萄糖、酵母膏、麦芽膏,其最大响应值分别为1.45%、1.50%和2.0%;无机盐为CaCO_3 3.00 g/L、MgSO_4·7H_2O 1.00 g/L、MnSO_4·4H_2O 0.10 g/L、KH_2PO_4 0.20 g/L;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50,装液量100 mL/500 mL,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为200 r/min振荡培养40 h。【结论】在优化的种子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菌体生物量由原来的4.09 g提高到8.91 g,提高率为117.70%,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在微生物农药开发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对其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的研发以及生产工艺优化,是推进其产业化、商业化的措施之一,且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绿色防控具有重大意义。以贝莱斯芽胞杆菌SH-1471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筛选出对菌株SH-1471活性影响最小的载体和助剂及其复配比例。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贝莱斯芽胞杆菌SH-1471 WP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经筛选确定贝莱斯芽胞杆菌SH-1471 WP的配方及配比为:以高岭土为载体的母粉87%、木质素磺酸钠2%、NNO 8%、黄原胶2%、抗坏血酸(VC)1%;所得制剂活菌数为2.5×1010 CFU/g、细度97%、润湿时间12 s、悬浮率88.6%、干燥减量1%、p H 7.1、杂菌率为0,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连续储藏试验结果表明:180 d 4℃下芽胞存活率达87.65%,25℃为82.45%;室内盆栽试验表明可显著降低番茄枯萎病的发病率,防治效果达93.7%。贝莱斯芽胞杆菌SH-1471 WP具有稳定性好、防效高等特点,在作...  相似文献   
13.
具铁载体活性病原细菌的筛选及铁摄取干预对其生长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大多数病原菌可分泌铁载体,利用螯合性铁载体及病原菌对Fe~(3+)的竞争可实现病害的有效防控。从植物病原菌中筛选高产铁载体的优势菌株,并基于EDTA对铁离子的强螯合性,可为病害防控提供新的方法。本研究采用CAS检测法和光吸收法对42株供试植物病原菌株进行定性、定量筛选及铁载体类型的初步鉴定,依据菌株形态电镜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优势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基于微量稀释法测定EDTA对优势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经定性、定量筛选,确定7株供试细菌为高产铁载体优势菌株,分泌铁载体类型为儿茶酚型和异羟肟酸型;根据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TZT-057和TZT-058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一致性最高,TZT-059、TZT-063和TZT-064与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一致性最高,TZT-062、TZT-073分别与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迪克氏菌Dickeya zeae的一致性最高。根据微量稀释法抑菌活性测定结果可知,EDTA对菌株TZT-058、TZT-073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85.16%、80.08%,表明强螯合剂EDTA能有效干预病原细菌对铁元素的摄取过程,进而影响其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2.5%阿扎霉素水剂不同质量浓度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2.5%阿扎霉素水剂500~1 000倍,在大白菜播种后5d第一次用药,之后每间隔7d施药1次,共施药3次,温室盆栽试验最高防治效果为87.58%,田间试验最高防治效果为80.62%,其与对照药剂500g/L氟啶胺悬浮剂的防治效果间差异显著。植保抗生素12.5%阿扎霉素水剂对白菜根肿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备开发成防治根肿病新型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收集并定向发掘铁载体功能微生物资源,对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中的产铁载体微生物进行纯培养筛选、分离和鉴定,结合土壤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锚定活性菌株在群落结构中的位置,并据此分析活性菌株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纯培养,从哀牢山低海拔河谷灌木林及次生林区域和高海拔原始森林区域土壤中筛选、分离和鉴定出的产铁载体真菌活性菌株,均为子囊菌门微生物,分属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木霉属(Trichoderma)、篮状菌属(Talaromyces)及白僵菌属(Beauveria)。这些微生物主要分离自高海拔原始森林区域,其中的土样大多具备高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低p H值及低铁含量的特性。结合ITS高通测序结果,以上活性真菌菌株均有对应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活性菌株相关属OTU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青霉属的分布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曲霉属的分布与p H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质量含水量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木霉属及篮状菌属的分布与所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白僵菌属、绿僵菌属的分布与p H值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原始森林环境对微生物具有选择性影响,其中的产铁载体子囊菌是一类值得深入挖掘的重要功能性资源,其在原始森林土壤矿物质利用和有机质形成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2株分泌型铁载体真菌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对番茄青枯病防治效果好的天然产物,本文以分泌型铁载体产生菌云南木霉Trichoderma yunnanense 2-14F2和拟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pseudobassiana 2-8F2为材料,考察其铁载体活性物质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采用CAS检测法及全波段紫外光吸收法判定铁载体化学结构类型及其活性。采用Sephadex-LH20凝胶划段法分离活性物质。采用平板扩散及96孔板倍半稀释法检测铁载体活性物质对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盆栽法检测活性物质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结果显示,菌株2-14F2和2-8F2产铁载体活性单位(SU)分别为62.02%和52.06%,铁载体化学结构类型均为异羟肟酸盐型(hydroxamates)。当铁载体活性物质浓度为0.15 mg/mL时,两菌株对青枯雷尔氏菌抑菌率分别为73.26%(2-14F2)和37.23%(2-8F2);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1.36%(2-14F2)与50.27%(2-8F2)。此外,当两菌株铁载体活性物质中含1 mol/L FeCl3  相似文献   
17.
解析洱海流域水稻-油菜轮作农田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特征,为优化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调节群落功能,实现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和合理保护提供依据。选取未施用任何有机碳源及化肥和施用化肥但未施用有机碳源的2个试验处理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GC)和β-1,4-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组成,解析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种群和土壤碳氮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GC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正相关,土壤NAG活性与土壤全氮含量正相关,土壤碳氮比对水解酶活性变化的解释度最高。土壤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2.58%~34.43%)、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20.19%~22.38%)、绿弯菌门(Chloroflexi,15.39%~18.5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4.91%~18.58%)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3.39%~4.21%)5个菌门为主要种群,占总原核微生物群落丰度的91.54%~93.10%;真菌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76.75%~78.39%)、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8.91%~11.54%)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6.12%~7.49%)3个菌门为主要种群,占总真核微生物群落丰度的93.26%~96.63%;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及门分类水平的种群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化肥导致部分微生物差异显著性物种种群丰度发生变化,而土壤较高碳氮含量是维持洱海流域水稻-油菜轮作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性稳定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