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7 毫秒
51.
晋大70大豆新品种是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92年以复61为母本、晋豆1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脂肪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1.18%,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抗旱性一级、抗孢囊线虫病、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2003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文报导晋大70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了10个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系) 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研究。分别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苗期、开花结荚期与抗旱性有关的五类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苗期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五类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与抗旱性无显著相关性(r=0 2104); 开花结荚期的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与抗旱系数呈极显著相关(r=0 8745**, P<0 01)。  相似文献   
53.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综合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选用 12个大豆品种 (系 ) ,于大豆开花结荚期 ,分别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条件下 ,研究了与抗旱性有关的 4类生理指标 ,并结合大田试验结果进行了抗旱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叶片相对含水量 (RWC)、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 (Pn)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与大豆抗旱性(DC)密切相关 ,此 4项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 (D值 )与抗旱系数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 ,表明D值可用于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评价与分级。对大豆抗旱育种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4.
山西大豆生产历史悠久,针对当前存在的品种杂乱、生产规模小等问题,提出建立大豆标准化生产,优化区域布局,保持非转基因大豆优势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55.
试验以玉米自交系478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温度, 培养基中不同蔗糖浓度, GA3 和硼酸等因子对玉米自交系花粉萌发的影响, 以及超声波处理后花粉萌发情况。结果表明: 24~27℃温度条件最适于玉米花粉萌发, 15%蔗糖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 25~50mg/L硼酸和40mg/LGA3 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随着超声波处理强度的加大, 花粉的萌发率也在降低。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以山西省栽培的硬粒豌豆品种为实验材料,对豌豆个体之间细胞核仁的数目Ag—NOR的位置变化,及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染色体分化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问期核可见到1—4个核仁,核仁的大小随染色体的浓缩程度发生变化,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银染核仁的面积分布不同,说明RNA与蛋白质的比例有颇大的变动。试验还证明,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对银染的分化程度有较大的影响,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促使银染的正反应。  相似文献   
57.
大豆新品种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豆生产现状,对近年来山西农大培育出的适应不同生态区的大豆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其中有国审豆2001006晋大53,国审豆2003006晋大70,省级审定的晋大74和晋豆26,本文对大豆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包括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产量性状及生育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品种农艺性状符合高品质要求,均有较高的含油量,通过用新复极查法(SSRa)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晋大74在高水肥条件下产量可达4909.5kg/hm2,与其它品种比较差异极显著;四个品种在含油量方面与同纬度地区比较差异显著。其中晋大70的蛋白质含量为41.18%,脂肪含量为22.06%,属于国家双高品种。另外,四个品种的生育期在中国的北方几乎所有的地区均能满足,因此有利于多个生态区的种植,具有广泛的对气候的适应性,有利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8.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与大气污染有关的温室气体(CO2)、臭氧(O3)、二氧化硫(SO2)和紫外线等均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CO2浓度增加,大豆生物学产量有所提高,而大气中的O3,SO2,紫外线都会对大豆的生长发育造成伤害,使其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59.
植物干旱胁迫相关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逆境因子。人们为了提高植物的抗旱性,从各种生物中鉴别和定位了几十种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分为功能蛋白基因和调节蛋白基因。综述了调控基因的种类、功能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该类基因在作物耐逆改良研究中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60.
晋大52×晋大57 RIL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晋大52为母本、晋大57为父本及其176个RIL群体后代为材料,应用WinQTLCart V2.0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所选取对象(LOD2.5)的生育期、开花日数、单株质量、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分枝数、结荚高度等12个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效应最大的QTL可解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md221.32%、fd248.11%、wp17.01%、swpp130.67%、nppp241.32%、spp18.56%、sw441.46%、ph152.51%、st135.14%、snn231.60%、bn225.43%、hp116.31%。检测到的30个QTL分布于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实验室建立的5个连锁群上,大多数性状聚集在c2(Dla)、c5(C2)、c7(M)等连锁群上,部分QTL在连锁群上的位置相同,即为同一位点,这类位点共有5个,除去重复计算部分,实际位点数为2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