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以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工程系的专业必修课“粮食工程专业英语”为例,结合粮食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目前该课程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革策略,以期为促进“粮食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2.
绿色环保型大豆蛋白胶黏剂在人造板生产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胶接强度和耐水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大豆蛋白的改性原理、改性方法以及大豆蛋白胶在人造板胶黏剂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3.
老舍笔下的旗人、卫慧《上海宝贝》中的天天以及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在人性方面具有共同点——惰性,这种惰性的产生是由于他们都处于一种时代转型期,却不能以正确的姿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惰性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行的阻力,人类要发展,就必须克服这种惰性。  相似文献   
34.
坡沟系统是流域水土流失与治理的基本单元,掌握其产流产沙规律是有效解决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核心问题之一。该研究利用无人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流域的土地利用进行识别,再确定5个不同坡沟系统(2个无人为干扰的退耕植被恢复+自然植被坡沟系统SG1和SG2、2个人为扰动的退耕植被恢复+自然植被坡沟系统SG3和SG4、以及1个果园+坡耕地的坡沟系统SG5)内泥沙源、汇及其输移路径分布特征,并在量化指标的基础上,结合2016—2022年坊塌小流域5个坡沟系统的降雨和产流产沙的监测数据,研究了不同坡沟系统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其对源-汇-路径格局的响应。结果表明:次降雨条件下,SG1和SG2的产沙模数显著低于其他坡沟系统(P<0.05),且SG3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较大;SG2的年平均径流深显著低于SG5(P<0.05)。坡沟系统径流深分别与总坡沟系统、沟间地、沟谷地的泥沙源和汇最大斑块面积比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沟间地泥沙源、汇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要大于沟谷地,径流深与总坡沟系统路径的分岔比、沟间地与沟谷地的路径比降均呈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产沙模数与各源汇指数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与路径数量密度、长度密度、沟间地的路径分岔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与路径复杂度呈显著负相关。可见,降低源/汇比例大小,适当增加泥沙输移路径的复杂度和输移距离,可有效减少坡沟系统的水土流失。研究可为坡沟系统土壤侵蚀防控以及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5.
猪副嗜血杆菌,属于巴斯德科嗜血杆菌属,是猪的一种新的病原菌,是常规饲养猪群呼吸道的一种常见菌,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侵入机体并且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该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主要危害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感染猪群主要在断奶前后,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  相似文献   
36.
本文主要从园林绿化作用、绿化植物的选择、植物的配置、功能和布局等方面介绍了园林植物配置的一般原则.总结了园林植物的配置形式。  相似文献   
37.
马铃薯块茎坏死环斑病(potato tuber necrotic ringspot disease,PTNRD)是新发现的一种马铃薯病毒病,可引致马铃薯块茎坏死环斑,不但降低马铃薯产量,而且影响马铃薯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该病害在中国虽有报道,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PTNRD的症状、分布、病原及其分子特征、鉴定方法、病毒与寄主互作关系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测定赤峰地区市售小麦粉中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孢酚(AOH)、腾毒素(TEN)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ME)含量,评估其污染现状,分析原因,为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不同地区随机采集样品经提取液(乙睛—甲醇—磷酸二氢钠)超声提取,低温高速离心,上清液过HLB固相萃取柱净化, 采用细交链孢霉菌酮酸-13C2(TeA-13C2)为内标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四中交链孢霉毒素。结果 共检测120份样品,其中其中TeA检出率90.0%,AOH检出率为98.3%,TEN和AME的检出率均为100%。结论 赤峰地区市售小麦粉中中四中交链孢霉毒素污染率很高,应引起农业,食药监等有关部门重视,加强交链孢霉毒素污染的预防及监测工作,以保障人们的主食安全。  相似文献   
39.
基于河南省 18 个地市小麦种植农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麦农购种的决策行为过程。在购种认知中高产是购种关键决定因素;购种信息搜集中通过新媒体获取种子信息方式占据重要比例;实际购买中通过乡镇种子店购买麦种居多,购买种子占比最大的是“百农系列”麦种;农户购种后对于所购麦种总体满意,85 元 / 袋(15kg/ 袋)以下麦种接受度较高。从数据的分析结论中结合当前种业公司的发展给出了解农户实际需求、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重视农户购买过程、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