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不同间伐强度对云南松人工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石屏牛达林场小白得林区,对造林密度为4 464株/hm2的14年生云南松人工林,设置了伐除林分中林木株数15%、25%、35%、50%的4个间伐强度试验,以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云南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间伐3年后林木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和林分单株材积以及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生长量的测试分析,提出该云南松人工林幼林期最佳的间伐强度为35%。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索促进思茅松种子萌芽的方法。[方法]对思茅松种子进行了育苗基质不同药剂处理和播种后不同覆盖物选择的发芽对比试验。[结果]0.5%高锰酸钾喷洒发芽基质以及利用锯末作为播种后的覆盖物可以缩短思茅松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论]良好的发芽环境可以产生催芽效果。该试验中的处理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为提高草果产量寻求一种较好的方法。[方法]设置自花授粉、异化授粉和自然条件下未进行人工授粉,研究了人工授粉对草果结实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花期使用外源激素和施肥对草果结实率的影响。[结果]人工授粉比大田自然状态下的结实率明显提高,同一处理水平下异花传粉OND结实率高于OOU;自花传粉OOU结实率高于OND。当外源激素和磷肥水平均较高时,结实率达到最大。[结论]在花期进行人工授粉以及使用外源激素能大大提高草果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114.
采用L9(34)正交实验,通过置皿环境、微波辐射和激素浸种3个因素3种水平对云南松种子发芽的胚根和胚轴伸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胚根长度和胚轴长度的最优处理为全天光照、无微波辐射、0.2 g/L的IBA溶液浸种。置皿环境显著地影响云南松种子胚根和胚轴的长度,全天光照有利于促进胚根和胚轴的伸长(19.88 mm和45.69 mm),激素浸种主要影响胚根的伸长,2 g/L的IBA溶液浸种显著促进胚根伸长。微波辐射对以上2个指标无显著的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115.
为了解修枝对云南松人工幼林林分结构和生长的影响,对宜良禄丰村林场尖山林区1 m×2 m×5 m非均匀密度控制营造10年生人工林,采用L4(23)正交设计(增加不修枝和重度修枝的2个对照)开展不同修枝方式和强度的试验,并于修枝前及修枝2 a后开展林分调查。结果表明:修枝前后林分径阶分别为2~14 cm和2~16 cm,8、10和10、12 cm径阶是构成林分此2个阶段的主要成分;修枝后,正交试验修枝4个处理组合的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增加23.4%~28.7%、28.6%~34.2%、83.6%~100.3%,不修枝的此3个指标分别是21.9%、20.2%、68.9%,重度修枝的则分别为20.3%、21.4%、63.4%;以上3个指标增长率最大的都为手锯修枝保留3轮侧枝组合的,且正交试验修枝的均高于不修枝和重度修枝的。适宜的修枝方式及强度组合极显著地促进云南松幼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6.
正夏胜4号丝瓜是由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出的大肉型有棱丝瓜杂种1代。夏胜4号丝瓜生长势强,分枝性较强;中熟,播种至开花,春季约47天,秋季约38天;播种至初收,春季约58天,秋季约47天。第一雌花节位春季约12节,秋季约31节。商品瓜长35~40厘米,横径4.5~5.0厘米,单瓜重320~370克,棱沟浅。皮呈绿白色,花点明显;肉质紧实,口感脆,味甜,食味佳。采收期长,丰产,耐储运。适播期为  相似文献   
117.
【目的】了解赤霉素(gibberellin,GA3)和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溶液浸种结合基质施缓释肥的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其针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为短期内培育无蹲苗期壮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15年生的1.5轮实生种子园采集云南松种子,采用L9(34)正交试验,开展不同质量浓度GA3(0.1,0.2和0.3 g/L)和COS(1,3和5 g/L)溶液浸种结合基质施缓释肥(0.5,1.0和1.5 kg/m3)的育苗试验,以不浸种和不施肥的处理作为对照。在苗龄70,110和140 d时,测定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量,并于苗龄140 d时测定其针叶光合色素含量,筛选促进苗高生长的无蹲苗期壮苗培育的最优组合。【结果】苗龄70,110和140 d时,各处理组合的苗木地径分别为0.9~1.1,1.1~1.5和1.9~2.3 mm,苗高分别为3.5~5.0,7.3~9.6和8.7~12.0 cm,对照地径分别为1.0,1.1和2.1 mm,苗高分别为3.7,7.0和9.2 cm;苗龄140 d时,各处理组合苗木针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43~0.67,0.19~0.27,0.62~0.94和0.08~0.13 mg/g,对照上述色素含量分别为0.52,0.20,0.72和0.10 mg/g;各处理组合间以上指标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除苗龄140 d时影响苗木地径生长的主导因子是COS外,其他苗龄阶段影响各指标的主导因子均为基质施缓释肥。【结论】外源激素和养分浸种结合基质施缓释肥可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及其针叶光合色素的积累;无蹲苗期的云南松壮苗培育以促进苗高生长为主,0.2 g/L GA3和1 g/L COS浸种结合基质施1.0 kg/m3缓释肥的组合,在110 d时即可培育出苗高达到出圃要求的无蹲苗期壮苗。  相似文献   
118.
南方特色瓜类蔬菜种植技术第二讲丝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瓜是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以嫩果为食,其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及胡萝卜素的含量在瓜类中是较高的。丝瓜有两个栽培种,即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xa Roem)和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 Roxb)。普通丝瓜起源于中国,也称无棱丝瓜,简称丝瓜,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广东也称之为水瓜。有棱丝瓜又称棱角丝瓜、粤丝瓜、胜瓜、天吊瓜,也简称丝瓜,起源于印度,元朝传入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春、夏、秋均可生产,在蔬菜度秋淡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蔬菜。  相似文献   
119.
云南红豆杉的濒危成因剖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介绍红豆杉属植物的用途和我国云南红豆杉的天然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从(1)生物因素:繁殖特性障碍,幼苗与幼树期生长特性障碍;(2)环境因素:林分特性障碍,原生环境条件障碍;(3)鸟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云南红豆杉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以此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结合种源收集和资源发展结合利用的云南红豆杉三项有效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0.
磷肥施用对土壤中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对土壤砷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能显著促进小白菜的生长,与对照相比生物量分别提高了约149%和119%;施磷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其中钙镁磷肥高、低施肥量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2.2%和20.9%,过磷酸钙高、低量施肥处理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5.0%和5.5%;在同一施磷水平下,钙镁磷肥处理的土壤中有效态砷含量明显高于过磷酸钙处理,施磷可导致小白菜对砷的吸收总量显著增加(P〈0.05).施用钙镁磷肥处理的小白菜砷吸收量的增加幅度较大.磷肥施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其中施用钙镁磷肥比过磷酸钙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