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为评价不同品种(系)油梨果实品质差异,以富尔特、桂研10号、GYL-1、GYL-2、GYL-3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共12个品质指标,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客观、准确地分析油梨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不同品种(系)油梨果实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4.39%~40.68%之间,以粗脂肪含量的变异程度最大,含水量变异程度最小。②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不同油梨品种果实品质优劣依次表现为GYL-2>富尔特>桂研10号>GYL-1>GYL-4。③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100%,决定第1主成分的主要为可滴定酸含量、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决定第2主成分的主要为粗脂肪含量、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和可食率;果形指数和果实纵径对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第4主成分主要反映指标维生素C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分值,不同品种(系)排名为GYL-2>富尔特>桂研10号>GYL-1>GYL-4。④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油梨品种(系)被分成3类,其中GYL-2、富尔特、桂研10号的果实品质优于GYL-1和GYL-4。综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即品种GYL-2果实品质最好,富尔特次之,GYL-4最差。研究结果揭示了5个油梨品种(系)果实品质的差异,建立了一套适合油梨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为贵州油梨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通过用不同浓度外源甜菜碱预处理香蕉幼苗后,置于人工气候箱中模拟低温胁迫,分别测定香蕉叶片和根系内源甜菜碱的含量和甜菜碱合成关键酶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活性,以研究外源甜菜碱对香蕉叶片和根系内源甜菜碱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可极显著提高香蕉幼苗叶片BADH活性,极显著促进叶片内源BT的积累,胁迫24 h后根系内源甜菜碱的含量虽显著高于常温对照,但BADH活性却无显著提升。结论:外源甜菜碱可促进低温胁迫下香蕉内源甜菜碱的合成和积累,叶片是其主要合成器官,根系可作为甜菜碱的贮存场所。  相似文献   
33.
以我国香蕉主栽品种之一巴西蕉(Musa AAA Giant Cavendish cv Brazil)幼苗为试验材料,经叶片喷施药剂进行预处理后转入人工气候箱进行模拟高温胁迫,研究大豆多肽(Soybean Peptide)对高温胁迫下香蕉幼苗生长的影响,从中筛选出高效的大豆多肽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34.
以香蕉主要栽培品种巴西蕉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对提高蕉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均能显著降低香蕉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维持较低的膜透性,提高蕉苗叶片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从而提高了香蕉幼苗的抗低温胁迫能力,在本试验设置的4个浓度处理中以磷酸二氢钾15 mmol/L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5.
香蕉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三大水果之一,也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低温是影响中国香蕉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除海南和广东西南等地区外的香蕉产区常年遭遇冬春寒流侵袭。近年来随着抗寒基因工程的发展,有关香蕉抗寒性的分子水平研究得到了较大进展。本文从香蕉抗寒相关的功能基因入手,归纳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香蕉的抗寒相关功能基因(冷胁迫相关蛋白基因,膜脂相关蛋白基因,抗氧化酶基因等)研究并提出了展望,旨在为香蕉抗寒主效基因资源的发掘及香蕉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6.
水杨酸对巴西蕉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巴西蕉幼苗为试材,研究0.1、0.5、1.0、1.5mmol/L水杨酸(SA)4个浓度对提高香蕉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SA均能显著降低巴西蕉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维持较低的膜透性,降低O2^-产生速率,提高巴西蕉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提高POD、SOD活性,从而提高巴西蕉幼苗的抗低温胁迫能力。在4种SA浓度中以0.1mmol/L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外源5一氨基乙酰丙酸(ALA)对干旱胁迫下香蕉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ALA提高香蕉抗旱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巴西蕉幼苗为试材,考察1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浓度ALA处理后巴西蕉幼苗生长指标及功能叶片中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SOD和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在10%PEG-6000胁迫下,香蕉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而经过不同质量浓度的ALA处理后,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所升高,其中以10mg/LALA处理后效果最为显著,各项指标均达最大值,其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及根冠比比干旱胁迫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11.60%、19.50%、6.73%和13.64%。各浓度ALA处理均提高了干旱胁迫下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减缓了相对含水量下降的趋势,降低了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同时显著提高了SOD和POD的活性,且以10rag/t,ALA处理后的酶活性最高。【结论】适宜浓度(10mg/L)的ALA能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巴西蕉幼苗的生长,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可有效减缓干旱胁迫对香蕉幼苗的伤害,提高香蕉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38.
用4种不同浓度ALA分别叶施和根灌巴西蕉幼苗后置于人工气候箱中7℃下模拟低温胁迫,研究ALA不同处理方式对巴西蕉幼苗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叶施或根灌,ALA均可提高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同时还可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对含水量(RWC),维持叶绿素的稳定性.以叶施0.50~5.00 mg/L ALA效果最好,与同浓度根灌相比,叶施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5 mg/L ALA叶施比根灌SOD和POD活性提高了64.5%、12.3%,RWC提高了12.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由此表明,ALA叶面喷施可更好地减缓低温胁迫对香蕉造成的冷害.  相似文献   
39.
龙眼种植户的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眼也称桂圆或益智 ,属于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因其特有的风味 ,性凉、味平和独特的健胃益脾 ,延年益智之功效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童叟皆宜 ,素有“果中珍品”之称 ,历来被人们用作特殊的补品。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 ,栽培历史悠久 ,近年来种植面积突飞猛进 ,关于龙眼栽培技术的研究也逐步深入 ,高产栽培方面的报道也不鲜见 ,方法颇多。本文就有广东廉江龙眼种植户钟日平所采用的龙眼种植技术作一介绍。1农场基本情况广东廉江龙眼种植户钟日平 ,1992年下岗返回家乡廉江市青平镇投资农业开发 ,承包荒坡荒岭180亩 ,开垦办果场。该农场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索二甲戊灵乳油对香蕉吸芽的除芽效果及对母株生长的影响,为香蕉高效、安全除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当年种植5个月香蕉所抽生的吸芽为试材,分别将0.5%、1.0%、1.5%和2.0%的二甲戊灵乳油注射至香蕉吸芽内,以注射清水和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吸芽为对照,处理15d后观测吸芽及母株生长状况指标.在吸芽地上部分干枯死亡后取地下部分观察其生长点破坏程度及对母株球茎的影响程度.[结果]在二甲戊灵乳油处理浓度范围内,香蕉吸芽的死亡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处理浓度≥1.5%,吸芽的死亡率高达98%,当处理浓度达2.0%时效果最佳,吸芽死亡率达100%.香蕉吸芽注射二甲戊灵乳油15d后,各处理均促进香蕉母株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其中促进效果最佳的母株株高增高率和茎粗增粗率分别达3.12%和3.22%.对吸芽的外部形态及纵切面观察结果表明,二甲戊灵乳油对香蕉母株球茎及根系生长无不良影响.[结论]适宜浓度的二甲戊灵乳油可解决香蕉生产中除芽不尽、反复滋生、除芽成本高、易污染环境等问题,生产上推荐使用1.5%二甲戊灵乳油作为香蕉除芽促长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