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为了明确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 AngHV)的致病性,本实验采用一株从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病料中分离的AngHV(NA16108),研究了其对欧洲鳗鲡幼鳗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注射AngHV的鳗鲡体表出现黏液脱落、鳍条出血、红头等症状;鳃部出现黏液增多、出血,肝脏褪色、肿大,脾脏和肾脏肿大等病变;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鳗鲡的体表黏液及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次级鳃瓣增生、呼吸细胞肿胀坏死,脾脏细胞坏死、黑色素细胞聚集,肾小管管壁上皮细胞坏死、管腔变窄等病理症状;这与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的发病特征一致。致死率分析显示,从第4天开始攻毒组鳗鲡开始出现死亡,第7天和第14天的累计死亡率分别达到26.7%和56.7%;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在攻毒鳗鲡肝脏、脾脏、肾脏、肠道、鳃和皮肤黏液中均可检测到AngHV;另外,用鳗鲡卵巢细胞系(eel ovary cell line, EO)从攻毒鳗鲡主要内脏器官中重新分离出AngHV,表明鳗鲡发生了AngHV的系统侵染。研究表明,AngHV是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的致病病原,这为深入开展该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作物化学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化控是对作物生长发育进行化学调控,挖掘作物产量潜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进展、化学调控对作物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化学调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展望了作物化学调控发展方向,以期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通过细菌16S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对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结构和饲喂两株单一益生菌(屎肠球菌)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50.5%和42.2%,为绝对优势菌群。饲喂屎肠球菌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细菌丰度均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酸杆菌门Act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细菌的丰度明显上升,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细菌丰度则发生了明显下降。屎肠球菌所在的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的比例虽由0.07%(对照组)上升至0.12%(SF1组)和0.14%(SF2组),但在肠道菌群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说明屎肠球菌对仔猪肠道微生态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其他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而改变菌群结构。与对照组相比,SF1组的上述菌群变化幅度高于SF2组,通过与3组仔猪生长性能数据的对比,上述菌群变化的幅度与仔猪生长性能提高的程度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35.
冬季温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低温饮水不利于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本试验设计了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舍适用的恒温饮水系统,实现饮水的恒温化,比较分析饮用温水的试验组与冷水对照组仔猪在生长性能和免疫水平上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饮水日均和昼夜水温均稳定于26℃左右(24.5~26.6℃);试验组温水的总菌和大肠杆菌数远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4.15%(P0.01),日均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7.76%(P0.05),腹泻率仅为对照组的43%(P0.01)。两组仔猪在IgG、IgM和IgA水平,以及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抗体水平上无明显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饮用温水对于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免疫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6.
新型鸭瘟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鸭瘟(new duck plague)是一种由新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同鸭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极为相似,使用已有的鸭瘟疫苗、高免血清、高免卵黄抗体及药物均不能有效防治该病,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山东省某养鸭场发病症状比较明显的病鸭采取临床剖检、病理组织学观察、病毒的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学检查等诊断措施,确诊该鸭场病鸭感染的疾病是新型鸭瘟.详细介绍了该次新型鸭瘟的诊断过程,旨在为生产中新型鸭瘟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了明确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 AngHV)的生物学及理化特性,本实验利用一株从欧洲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病料中分离的AngHV病毒株,研究了其增殖特性及其对主要鱼类细胞系的感染敏感性,进一步分析了其对热、酸碱、氯仿和乙醚等理化因子的耐受性。结果发现,AngHV感染的鳗鲡卵巢细胞系(eel ovary cell line, EO)内可见典型的疱疹病毒样颗粒,细胞出现时序性细胞病变;AngHV可在EO细胞系内稳定传代,较适宜扩繁温度为25~27°C,不能在鲤上皮瘤细胞系(epithelioma papilloma cyprinid cell line, EPC)、草鱼卵巢细胞系(grass carp ovary cell line, CO)、胖头逓肌肉细胞系(fathead minnow cell line, FHM)、大鳞大麻哈鱼胚胎细胞系(chinook salmon embryo cell line,CHSE-214)、虹鳟性腺细胞系(rainbow trout gonad cell line, RTG-2)及蓝鳃太阳鱼细胞系(bluegill fry cell line, BF-2)等鱼类细胞内增殖;理化特性分析表明,37°C处理30 min,AngHV滴度降低不明显,而56°C处理30 min可完全灭活AngHV;AngHV对酸(pH 3.0)敏感,而对碱(pH 10.0)较耐受,同时对氯仿和乙醚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AngHV的综合防控及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依据,整理发现海南乐东县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1种,隶属于26科29属,其中被子植物21科23属23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蕨类植物1科2属4种。分析结果得出,海南乐东县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区系具明显的热带属性,在中海拔650~750 m、坡度20°—30°之间种类较多。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乐东县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乐东县内保护植物资源的规划管理及科学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南昌县蛋鸭产业一直是畜牧业生产的传统优势项目,尤其是靠鄱阳湖地区乡、镇农民都素有养鸭的传统习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县大面积实施“鹅鸭工程”获得成功,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每年从财政拿出近千万元对蛋鸭养殖基地规模场进行补贴,推动了蛋鸭产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存栏蛋鸭850多万只。生产鸭蛋7.4多万吨,已形成由龙头企业牵动的生产、饲养、销售、加工一体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40.
为初步了解海南岛草豆蔻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为草豆蔻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在海南岛开展草豆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草豆蔻资源的分布较为广泛,在海拔20~720 m的范围内均有分布,且主要分布于次生林;草豆蔻结果枝数和果序长对其产量影响作用最大;海南岛五指山和琼中地区的草豆蔻总产量和单果重具有优势,可作为草豆蔻优异种质收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