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草坪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减尘、减噪,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气体的多种功能.本文对草坪的管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2.
张伟自任县林业局副局长以来,不断探索林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他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用创新的经营机制推动林业发展。2004年完成人工造林4.2万亩,绿化荒山42座。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97.8%。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介绍了半干旱地区经济园林的管理办法、园林的树体管理、冻害预防及越冬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34.
在我国,应用陆面模式准实时监测干旱是一种正在发展的监测方法。从模式强迫资料生成,模式运行及结果后处理和干旱监测产品生成3方面,阐述应用CABLE陆面模式进行干旱监测的过程和实现方法。首先,详述了生成强迫资料所需的各种资料及其插值和订正方法。其次,介绍了应用陆面模式干旱监测的等级判断方法,概述了通过Shell语言和NCO(Net CDF Operator)软件实现干旱监测的自动化运行过程。通过对比模式与自校正帕尔默指数(sc_PDSI)对我国北方1997/1998年干旱监测的效果,发现模式监测干旱的起止时间优于sc_PDSI,发生范围较sc_PDSI更加准确,与实际土壤湿度观测资料结果更为一致。研究表明,陆面模式结果能够反映土壤湿度对于历史同一时期的相对干旱程度,是对土壤湿度长时间观测资料不足的有效补充。研究还发现,应用sc_PDSI监测我国南方干旱时,应当进行参数的本地化订正。  相似文献   
35.
深入分析黄土高原近地层作物生长季干湿变化及其分布特征,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与自然环境提供依据。基于黄土高原气候要素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作物生长季湿润指数,研究近地层干湿特征。研究区域作物生长季湿润指数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减小。作物生长季近地层干湿状况的异常空间分布可分为以下3个关键区:高原东北部区、高原南部区、高原西部区,除高原东北部区外,近地层年平均湿润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在1978年和1979年发生了由湿变干的显著突变。作物生长季近地层干湿状况的3个空间分区中,近地层年湿润指数存在显著的3~4年的周期振荡;高原南部和西部区域还存在显著的5~6年和7~8年的周期振荡。黄土高原干旱化趋势腹地最大,边缘次之。干旱化呈现出明显从腹地向四周扩散状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6.
施肥对旱地地膜覆盖栽培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生长后期脱肥早衰的问题,研究了配方施肥和施肥种类对地膜覆盖栽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能显著提高旱地地膜覆盖栽培谷子的产量,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85.5 kg/hm2、P2O569 kg/hm2和K2O 75 kg/hm2;与常规施肥相比,施肥结合使用保水剂或者施用缓释肥均能提高地膜覆盖栽培谷子的成穗数、穗粒重和千粒重,进而显著提高谷子产量,其中施用尿素225 kg/hm2+稀土磷肥525 kg/hm2+保水剂45 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7.
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兰州市南北两山经70余年的人工造林,现有造林面积9333.3hm2,林草覆盖率为17.59%。其余大部分地域仍为荒山秃岭。为此政府决定投资16.8亿元,新增造林面积32000hm2,使总绿化面积达到41333.3hm2。经计算,两山绿化工程实施后(2007年),年可产生生态效益14119.5万元;经济效益32057.1万元;整体效益46176.6万元。并具有调节气候、消纳污染物、吸收二氧化碳,施放氧气、杀菌、抗逆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8.
甘肃黄土高原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对苹果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971~2004年甘肃黄土高原39个气象站的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和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的苹果生育期资料,分析了其气候特征及对苹果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有3个偏早区,分别位于北道、兰州、泾川,有3个偏迟区,分别位于华家岭、东乡、岷县附近;最早的是北道,为4月14日,最迟的是华家岭,为6月5日;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定西、临夏偏迟,天水、平凉、庆阳早,西北部的白银也较早;总的趋势是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越来越早,特别是90年代以来,早的趋势更加明显;70年代大部分地区偏迟,80年代北部偏早,南部偏迟,90年代定西、临夏偏迟,其余偏早.西峰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早的3个年份,积温高,日照充足,苹果各平均生育期比3个迟的年份普遍提前了4 d以上,尤其是展叶盛期、开花未期提前了6~8 d;最早的2004年比最迟的1993年各生育期普遍提前了13 d以上,特别是叶芽开放期、开花未期,提前了21~25 d.苹果叶芽开放期、展叶盛期、开花盛期最早的分别是2004年3月20日、2001年4月8日、2001年4月16日,最迟的均为1996年,分别为4月25日、4月30日、5月10日,最早与最迟年相差了36、22、24 d.1984年较早,1985年较迟,1986年突然提早,1987年突然推迟,1988~1992年较早,1993年较迟,1994年以后基本持续提早.  相似文献   
39.
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因此,加大湿地保护与建设是关系到我国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0.
干旱地区杨树人工林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龙江省西部龙江、泰来等地广泛分布着碳酸盐黑钙土,为重点干旱区.该区域在20世纪60、70年代营造的杨树人工林缺乏对树种、立地条件的选择及经营管理粗放,大部分树木形成“小老树“.以龙江县海洋林场为例,我们曾经对不同树龄、不同品种的杨树人工林进行了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31年生的中东杨高为10m,胸径为11.1cm,单株材积为0.0429m3,蓄积为35.59 m3/hm2;27年生的小叶杨高为11m,胸径为10.8cm,单株材积为0.0351 m3,蓄积为60.55 m3/hm2;23年生的小青杨高为4m,胸径为6cm,单株材积为0.0097 m3,蓄积为4.36 m3/hm2.由此可见,这样的杨树人工林丰产经济价值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