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284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64篇
  68篇
综合类   670篇
农作物   159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454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洲际迁飞性农业害虫,食谱广泛. 2019年5月已迁飞至重庆地区,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肠道真菌菌群的组成,本研究以采集自重庆巫山玉米田及重庆江津高粱田中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为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其粪便中的肠道优势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通过分离培养不同地区、不同食物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结合形态学观察及rDNA ITS测序完成了属水平的鉴定,共分离得到了5个属10个真菌分离株,其中分离自重庆巫山玉米田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归为3个属,分别为念珠菌属(Candida)、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和帚枝霉属(Sarocladium);分离自重庆江津高粱田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归为3个属,分别为念珠菌属(Candida)、莫氏黑粉菌属(Moesziomyces)和毛霉属(Mucor).初步分离获得入侵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丰富了对入侵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
为充分认识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肠道微生物, 2019年7月该课题组再次在重庆江津地区高粱地采集了草地贪夜蛾幼虫,通过分离培养结合16S rDNA测序鉴定,从江津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共分离得到38个细菌分离株,归为9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鞘脂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新分离到了6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鞘脂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同时还对入侵重庆地区采食高粱和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分离株进行了比较分析,只在采食高粱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发现了欧文氏菌属(Erwinia)、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的菌株,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和类香味菌属(Myroides)则只在采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分离得到.通过对同一片江津高粱地的草地贪夜蛾和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的肠道细菌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只在草地贪夜蛾肠道中发现了微球菌属(Micrococcus)、欧文氏菌属(Erwin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鞘脂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只发现于玉米黏虫肠道中.  相似文献   
93.
1发生与流行1.1牛弓首蛔虫的感染牛弓首蛔虫病,又称犊新蛔虫病,是指由弓首蛔虫寄生于0~5月龄内的犊牛小肠而引起疾病,患畜呈现严重的下痢和消瘦,重者可导致死亡。其成虫与猪蛔虫相似,成年雌虫寄生在水黄牛的小肠内产出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  相似文献   
94.
氨氮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为探究急性氨氮胁迫对中华条颈龟主要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以体质量(218.26±12.65) g的1龄中华条颈龟为对象,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的方法研究氨氮(200 mg/L)胁迫(24、48 h)及去除氨氮(48 h)对其脑、肝脏、心脏、肾脏和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氨氮胁迫后脑组织出现间质增宽、疏松,神经元细胞核发生偏位,神经元变性、坏死等现象,恢复48 h后神经元肿胀与细胞核偏位现象减少;肝脏出现肝细胞肿胀、颗粒变性、水泡变性、坏死等病理现象,肝血窦缩小甚至消失,恢复48 h后肝细胞肿胀减少,肝血窦基本恢复到胁迫前水平,但肝细胞颗粒变性、水泡变性现象依旧存在;心脏间质血管充血,恢复48 h后心肌细胞间隙缩小趋于胁迫前水平,充血现象消失;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颗粒变性,部分细胞从基膜脱落,细胞膜破裂,肾小球体积增大、毛细血管网扩张,细胞核固缩甚至溶解消失,间质中有炎性细胞浸润,恢复48 h后炎性细胞基本消失,但肾小管管腔不规则和颗粒变性等病理现象依旧存在;脾脏白髓区域增大,恢复48 h后白髓与红髓趋于正常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氨氮...  相似文献   
95.
食品级磷酸盐的应用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当前食品级磷酸盐的主要功能、作用机理和应用现状,提出后续食品磷酸盐的应用研究不仅要在单体磷酸盐的应用机理和安全性研究上更加深入,还应加快复配磷酸盐、磷酸盐与其他种类食品添加剂协同作用机理的研究,以促进食品行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6.
选用岭南黄鸡公鸡(快速)与湘黄鸡母鸡进行杂交,选取健康、初生重接近的杂交F_1代60羽进行饲养试验,分别在0~12周龄称重。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杂交F_1代各周龄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杂交F_1代体重增长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度R2达到0.9768,其生长曲线的拐点为9-12周龄;杂交F_1代的初生重、第5周龄体重与12周龄体重的相关性较大,达极显著相关(P﹤0.01)。试验分析结果可以为筛选新的优质鸡商用配套系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巴西橡胶树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其引种至今不到150年,各国选育出一系列适合本国植胶环境条件的品种并向生产推荐种植,优良品种单位产量较未经选择的实生树提高4~5倍,选育种工作对其快速商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世界橡胶树选育种呈现出目标多元化、亲本范围扩大化、技术多样化、路线精简化等趋势。结合世界橡胶树选育种发展趋势及我国对橡胶树选育种的需求,提出了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选育种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98.
我国是毛纤维及毛皮生产及加工大国,这是由于我国的毛、皮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之间相互脱节,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且动物毛、皮产业是高风险的产业,为了使我国的毛纤维及毛皮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本文建议建立毛皮产业风险预警系统,并阐述了毛、皮产业风险预警系统的构成及建设步骤。  相似文献   
99.
牦牛是分布于海拔3 000 m以上,以我国青藏为中心的高山、亚高山地区的牛种之一,是唯一能够充分利用青藏高原草地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牛种和特有的遗传资源。牦牛对高海拔地区严寒、缺氧、缺草等恶劣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提供奶、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论述了黄地老虎Scotia segetum(Schiffermller)幼虫感染颗粒体病毒后的组织细胞病理学变化与病毒的形态发生。观察到脂肪体细胞核中中空部分中空的核衣壳样结构和管膜列阵的出现。就病症、幼虫敏感性组织、病毒的增殖部位:超长的核衣壳杆状体、包含体的形成以及病毒粒子在细胞间的转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有关细胞器病变,特别是溶酶体的演变和作用以及与病毒粒子囊膜的获得方式密切相关的内质网变化过程和大量多层环膜的出现等问题,详见《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病的细胞器病变及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