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5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科研管理信息化为优化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程序、提高行政管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行政管理决策能力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水产科研院所来说,是实现其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民主、科学、高效、创新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重要机遇,分析和挖掘科研管理信息化民主决策服务功能,对于促进水产科研院所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管理决策机制,实现民主、高效的决策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途径,例如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河口鱼类肠道微生物与水环境中微生物的相互影响关系,选取了2019年冬季珠江口4种鱼类优势种凤鲚(Coilia myst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鳓(Ilisha elongata)和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鱼类肠道和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鱼类肠道和水环境之间微生物组成差异明显,而4种鱼类肠道微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鱼类肠道微生物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类群,而水体微生物以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鱼类肠道中优势微生物属为Bacteroides、Romboutsia和Faecalibacterium等(相对丰度≥2%),而水环境中的微生物优势属为Candidatus_Actinomarina(相对丰度21.2%)。四种鱼类物种的肠道微生物分别与水环境微生物之间的共有OTUs组成存在差异,共有的OTUs数量占棘头梅童鱼肠道总OTUs数量的比例最高(18.8%),...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鹦嘴鱼鱼体形态的主要种间差异及其在物种鉴别中的重要作用,于2019—2022年在西沙群岛海域采集到10种鹦嘴鱼,选取24个形态学性状对其进行测量,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鹦嘴鱼物种进行形态差异判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鹦嘴鱼种间所有形态学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提取了7个特征值大于1的形态学指标,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86%,各物种间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反映食性和游泳能力的特征上;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对所有鹦嘴鱼样本进行判别,综合判别率为81.1%;10种鹦嘴鱼的形态学聚类结果与鱼类分类结果一致,与已有研究的进化树结果差异显著,说明鹦嘴鱼的表型特征除了受遗传因素控制外,也会受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特征,根据2016年底拖网调查数据构建了春、秋季大亚湾鱼类粒径谱,比较分析了两个季节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参数异质性。结果表明,大亚湾鱼类的Sheldon型生物量粒径谱为单峰模式,鱼类粒径范围为-2~10粒径级,最高峰值均位于3~4粒径级。鱼类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曲线陡峭及曲率降低主要是少量粒径大的常年定居性鱼种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和季节洄游性鱼类鳗鲇(Plotosus lineatus)、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出现以及粒径范围减小造成的。从沿岸、中部和湾口等3个区域来看,春季,沿岸海域曲率最大,湾中部海域次之,湾口海域最小;秋季,湾口海域曲率最大,沿岸海域次之,湾中部海域最小。沿岸海域曲率降低主要是有大量粒径小的当年生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幼鱼出现造成;中部海域曲率降低主要是有少数粒径较大的杂食豆齿鳗(Pisoodonophisboro)和常年定居种龙头鱼的出现造成;湾口海域曲率升高主要是有少数粒径大的龙头鱼的出现造成。可见,洄游性鱼类、当年生幼鱼和常年定居性鱼类等补充群体数量及粒径范围大小对鱼类粒径谱的峰型和曲率具有明显的影响。ABC曲线表明,春、秋季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明陵水湾浮游动物饵料情况,本研究依据2014年11月(秋季)、2015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2016年1月(冬季)陵水湾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94种和浮游幼虫21类,其中桡足类(Copepoda)最多,有38种,其次是水螅水母类(Hydromedusae)11种,毛颚类(Chaetognatha)8种,其余类群种类数在1~6种之间。浮游动物群落主要由广温广盐类群、暖水沿岸类群和暖水外海类群组成,优势种主要分布在前两个类群,无全年优势种;浮游幼虫是陵水湾的重要类群,丰度呈现为冬季(低温)高于春季(高温)。与亚热带海域不同,低温已不再是制约陵水湾海洋生物生长的主要因子。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呈现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冬季高于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春夏季高,秋冬季低,湾外高,湾内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陵水湾浮游动物可分为湾内和湾外两个群落,主要受地形阻隔所致。盐度与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是浮游动物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根据陵水湾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估算出浮游动物提供的渔产潜力为2.24×10~4 kg。陵水湾浮游动物丰度呈现剧烈的季节变化,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36.
根据2016―2017年在胶州湾开展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获得的资料,分析报道了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中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栖息密度为119.17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20.57 [g(去灰干重, AFDW)/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和P/B值分别为9.64 [g(AFDW)/(m~2·a)]和0.47/a;空间分布上,次级生产力在湾内北部的养殖区和湾口处较高,形成两处次级生产力高值区,向四周逐渐减小;在季节上,次级生产力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环境因子与次级生产力的相关程度均不显著(P0.05),在湾内养殖区的次级生产力与底质类型相关性较大,而湾外是溶解氧的含量影响较大;胶州湾海域次级生产力高于我国北方大部分海域,但P/B值较低,表明群落组成中个体较小、生命周期较短和新陈代谢快的物种所占比例少于其他海域。  相似文献   
37.
浅谈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研管理信息化为优化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程序、提高行政管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行政管理决策能力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科研院所来说,是实现其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民主、科学、高效、创新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重要机遇,分析和挖掘科研管理信息化民主决策服务功能,对于促进科研院所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管理决策机制,实现民主、高效的决策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途径,例如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38.
为探明珠三角地区淡水鱼类甲基汞累积的真实状况,本研究对该地区养殖及野生淡水鱼类进行了采样分析,评估了摄入鱼肉的甲基汞暴露风险,并揭示了影响鱼类甲基汞积累的关键因素。实验于珠三角地区15个样点采集不同养殖(包括饲料)及野生鱼类,取肌肉、肝脏和肠道组织,甲醇-KOH消解后用气相-冷原子荧光联用仪测定甲基汞含量。结果显示:(1)珠三角地区鱼类甲基汞含量总体较低,均未超过我国水产品食用安全标准,其中养殖鱼类肌肉甲基汞含量为0.26~331.27 ng/g dw (dry weight,干重),平均含量为61.53 ng/g dw;野生鱼类肌肉甲基汞含量为0.71~1 006.05 ng/g dw,平均含量为110.77 ng/g dw,养殖鱼类甲基汞含量显著低于野生鱼类。(2)养殖鱼类饲料中甲基汞浓度与肌肉甲基汞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0.39),野生鱼类的营养层级与肌肉甲基汞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0.23),表明食物组成及食物中甲基汞含量是决定鱼类甲基汞累积的主要因素。(3)食用该地区鱼肉的甲基汞摄入水平总体较低,其中食用野生鱼类的甲基汞摄入水平...  相似文献   
39.
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压力-结构-响应框架模型,从压力指标、结构指标、响应指标等几个方面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GIS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法.以春季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海湾生态系统春季的健康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57±0.08,从总体看来,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处于“较好”水平,浮游植物丰度、浮游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缓冲容量是其主要健康负面因子,健康状况可能面临着向“临界”状态转化的危险.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性强、结果客观准确、形象生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0.
长江口及邻近渔业水域生态系统重建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通过对长江口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现状及所面临的胁迫压力的分析 ,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态系统保护、重建和管理对策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 ,应建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机制 ,贯穿于关键种群的保护及恢复、重要生境的保护及修复和污染物控制等修复行动计划 ;在长江口建立长期、动态的环境监测体系、政府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及相关生物修复技术在重点水域的推广是目前有效、可行的生态系统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