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5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1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工厂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养殖模式.在工厂化车间养殖条件下,共放养驼背鲈60 000尾、波纹唇鱼2 600尾,进行名贵海水鱼类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驼背鲈养殖成活率30.8%,波纹唇鱼养殖成活率81.9%.试验证实工厂化车间养殖系统可以用于名贵海水鱼类驼背鲈和渡纹唇鱼的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02.
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降低高位池对虾养殖风险,减少养殖环境污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于2010年8~11月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rnei)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高位池循环水对虾养殖期间的主要养殖参数变化.设计了3个不同循环处理量试验,即20 m3/h、P1组,40m3/h、P2组,60 m3/h、P3组,对不同循环量水处理组对虾养殖参数,包括特定生长率(SGR)、相对增重率(WG)、肥满度系数(K)和饲料系数(FCR)等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其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循环量的循环水系统均能有效地提高特定生长率,P1、P2、P3塘的对虾相对特定生长率为0.13%、0.28%、0.18%,P1、P2、P3塘的对虾体重的相对增重率、肥满度系数分别为11%、23%、15%;24%、40%、29%,而对虾饲料的增效率为16%、26%、19%,综合比较发现,40 m3/h的循环量对提高对虾养殖效果最好,60 m3/h次之,20 m3/h较差.  相似文献   
103.
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虾工厂化养殖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有限水体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依托一定的养殖工程和水处理设施作为技术支撑,融合无公害生产的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养殖。文章就构建对虾工厂化养殖平台中的各系统环节及该种生产模式的概况作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04.
海水对虾池塘养殖污染物环境负荷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通过分析广东海水对虾养殖饵料、养殖品种的组成成分、养殖效率和养殖池塘进排水污染物增量的变化,利用质量守恒法和增量估算法,评估了对虾池塘养殖主要污染物的环境负荷量和排放量。结果显示,对虾池塘养殖氮、磷环境负荷量分别为45.8和10.1kg·t-1,其中随养殖废水排放入海的环境排放量分别为1.39和0.65kg·t-1同时,排放废水中COD和悬浮物的环境排放量分别为49.65和179.7kg·t-1。以广东省2001年对虾池塘养殖状况为例,评估了池塘对虾养殖污染物的环境负荷量。结果显示,2001年全省对虾池塘养殖对环境产生的氮、磷负荷量分别为4508.5和994.2t,其中通过养殖废水排入临近海域水环境的COD、无机氮、无机磷和悬浮物排放量分别为4887.5,136.8,64.0和17689.5t;氮磷环境负荷量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均以粤西最高,粤东次之,珠三角一带最低。与陆源废水排放中氮、磷排放量比较,海水对虾池塘养殖废水排放氮、磷总量分别约为陆源排放量的0.15%和0.41%。  相似文献   
105.
近岸鱼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与渔业潜在资源量密切相关,而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又受环境因素影响。为此,依据2015年大亚湾人工鱼礁区(114.540°E~114.609°E,22.545°N~22.585°N)和中央列岛岛礁区(114.614°E~114.669°E,22.562°N~22.639°N)四季渔业生态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环境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浮游动物对仔稚鱼的影响。结果显示,2个鱼礁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30种。浮游动物组成季节变化明显,分成四大季节性群落。优势种从春、夏季以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ens)和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占显著优势到秋、冬季以红纺锤水蚤(Acartia erythraea)和肥胖箭虫(Flaccisagitta enflata)具明显优势。2个鱼礁区浮游动物种丰富度指数、生物多样性阈值、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年均值相近,浮游动物数量季节性差异明显。仔稚鱼数量分布受桡足类影响,鱼卵数量分布主要受水动力学因子驱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数量分布、群落结构等特征的时空差异是对季节性水团变化引起温度、盐度和浮游植物分布变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6.
鱼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池塘高密度精养、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生态养鱼、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等几种。其中池塘高密度精养经济效益一般,养殖占地面积较大。流水养鱼受自然地理因素限制。网箱养鱼受到自然气候条件束缚较大。  相似文献   
107.
为解决我国棱梭(原定名为Liza carinata)命名的问题,本研究采集了中国近海7个地理群体的棱梭样品,并进行形态特征分析和DNA条形码研究。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近海棱梭样品的胸鳍长度/体长、头长/体长的比值分别为15.0%~18.3%、22.5%~25.1%,与前人记录的Liza affinis的胸鳍长度/体长(14.5%~18.4%)、头长/体长比值(22.1%~26.9%)相吻合,而与Liza carinata胸鳍长度/体长(19.8%~23.9%)、头长/体长比值(27.0%~31.3%)范围不相符。DNA条形码分析结果表明,Gen Bank中Liza carinata和Liza affinis的COI基因同源序列遗传距离为13.11%,而本研究所采集样品种内差异为0.08%。NJ邻接关系树显示,本研究所使用样品与Liza affinis聚为一支,遗传距离为0.08%,而与Liza carinata的遗传距离为13.06%,已达到种以上水平。综上,本研究认为中国近海棱梭的拉丁名应为Liza affinis,我国近海是否存在真正的Liza carinata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黑鲷生态容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评估大亚湾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的生态容量,根据2015年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with Ecosim6.5(EwE)软件构建了由26个功能组组成的大亚湾Ecopath模型,分析了大亚湾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并结合食物网结构和能量流动估算了黑鲷的增殖生态容量。结果显示,黑鲷营养级为3.44,营养转化效率为0.302;大亚湾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在1~3.95之间,系统总转化效率为7.636%,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2.142,系统连接指数为0.364,系统杂食性指数为0.210,表明系统各营养级转化效率较低,能量未被充分利用;系统总转化效率低于10%,营养级I、II流向碎屑量占总流向碎屑量的98.11%,说明能量传递发生阻塞,具有增殖空间。经估算黑鲷生态容量为0.034 t/km2,是现存生物量的1.4倍,此时其他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的转化效率等于1,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达到生态容量前后大亚湾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变化很小(变化值为0.001),系统杂食性指数和系统连接指数均没有变化,因此认为放流黑鲷至生态容量对大亚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营养结构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9.
选取适宜的标志方法是提高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准确性的保障。以我国增殖放流的重要经济鱼类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为实验对象,以其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标志保留率为定量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比了被动整合雷达标志(PIT)、长T型标志(L-T)、短T型标志(S-T)3种标志方法的标志效果。40 d的实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鱼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鱼的存活率和标志保留率较高,但差异均不显著;存活率表现为PIT标志组(96%)L-T标志组(94%)S-T标志组(93%),标志保留率则表现为PIT标志组(100%)S-T标志组(97%)L-T标志组(96%)。结合标志材料成本、标志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认为L-T标志是目前黄鳍棘鲷批量化标志放流较理想的一种标志方法。此外,研究所采用的生存分析法可为今后不同标志方法的对比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小球藻与芽孢杆菌对对虾养殖水质调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添加小球藻和芽孢杆菌,研究其对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小球藻和芽孢杆菌联合处理组对水质的调控效果优于只添加芽孢杆菌组或小球藻组。菌-藻联合处理组能很好地降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对氨氮的作用尤为明显;实验进行的第5天内,NH4 -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率为32·94%,NO2--N降低率为10·29%,PO34--P降低率为36·02%。小球藻 芽孢杆菌组NH4 -N含量平均为0·277mg/L,日均积累速率0·0135mg/L·d,而对照组为0·0472mg/L·d;NO2--N平均含量为0·334mg/L,日均积累速率为0·0617mg/L·d。小球藻在调控水质的同时也向水体释放有机物,从而引起水体COD的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