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5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1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模型研究I:能量流动模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根据1984~1986年和1986~1987年在大亚湾进行的环境、资源和生态调查资料,应用EcopathwithEcosim(EwE)软件,构建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初步能量流动模型。文中根据大亚湾游泳动物的食物组成特点,把该海域生态系划分15个功能组,分别是海洋哺乳动物、肉食性鱼类、底栖捕食鱼类、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蟹类、虾类、头足类、底栖动物、水母、浮游动物、珊瑚、沉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功能组的划分基本能覆盖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经EwE软件模拟,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范围为1~3.88级;各营养级的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7.2%,11.2%,8.7%,2.9%,可用构建金字塔形状来描述营养流动的转换效率;大亚湾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传递效率为8·9%,略低于林德曼转换效率(10%左右),可能是由于在该海域大量的沉水植物(马尾藻)未能被充分利用而腐烂所造成;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直接来源于碎屑的比例占总流量的48%,而直接来源于初级生产者的比例为52%。  相似文献   
102.
基于GIS的大亚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年5月的调查资料,设计了基于GIS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从水体污染、初级生产力、生物资源等方面对大亚湾海域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趋势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0.71±0.0568,处于"较好"水平。水体营养水平偏高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偏高、多样性偏低是目前大亚湾海域生态环境状况的主要特征。从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趋势来看,评价海域依综合指数的级别,划分为3个区域,质量很好区、质量较好区和临界区,分别占总评价海域面积的2.27%、93.41%和4.32%,其质量综合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80±0.0015、0.71±0.0434、0.54±0.0304。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究广东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资源密度、优势种和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于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该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拖网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江门海域共发现游泳动物132种,隶属17目60科,其中鱼类94种,甲壳类31种,头足类7种。各季节渔获种类数差异较小,渔获物中以鱼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甲壳类和头足类。游泳动物全年的平均资源密度为291.61 kg·km~(–2),其中秋季最高(484.67 kg·km~(–2)),夏季最低(76.76 kg·km~(–2))。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表明,该海域主要优势种为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i)、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凤鲚(Coilia mystus)和裘氏小沙丁鱼(Sardinella jussieu)等(IRI1 000),其中康氏小公鱼为全年优势种。物种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2.325~3.029,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00~0.708,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201~3.032。分析表明,该海域渔获物以小型鱼类为主,个体小型化明显,甲壳类优势种类单一,与周边海域对比,江门海域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04.
灰鹦嘴鱼(Chlorurus sordidus)是一种先雌后雄的性逆转鱼类, 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具有较高丰度, 具有产卵集聚特性, 易被过度捕捞。为了深入了解灰鹦嘴鱼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本研究团队于 2020 年 7 月和 2021 年 4 月以潜水捕捞作业的方式从永乐环礁和美济礁采集样本, 速冻后带回实验室进行解剖与分析, 对灰鹦嘴鱼的体长及体重特征、性比、性逆转体长、成熟系数、卵径特征和繁殖力等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 旨在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一珊瑚礁特色鱼类。研究结果表明, 灰鹦嘴鱼雄性体长和体重显著大于雌性, 永乐环礁和美济礁样本的体长-体重关系无显著差异, 分别为 W=9.67×10–5×L2.809W=7.27×10?5 ×L2.877。永乐环礁和美济礁雌雄性比差异显著, 分别为 1.33∶1 和 6.33∶1; 永乐环礁 50%性逆转体长较美济礁为小, 分别为 151.60 mm 和 174.37 mm; 两地雌性性腺 III 和 IV 期的成熟系数差异不显著, 永乐环礁分别为 1.74±1.07 和 2.87±0.56, 美济礁分别为 1.86±1.12 和 2.77±1.12; 卵径频率分布均为连续分布型, 证实灰鹦嘴鱼为典型的分批繁殖鱼类; 美济礁的繁殖力及体长和体重的相对繁殖力均显著大于永乐环礁(P<0.05), 美济礁的繁殖力及体长和体重的相对繁殖力分别为(82941±42544) eggs、(545.59± 274.24) eggs/mm 和(693.52±332.85) eggs/g, 永乐环礁分别为 53540±45449) eggs、328.20±212.69) eggs/mm 和 442.80±167.44) eggs/g; 美济礁的繁殖力与体长及体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 而永乐环礁却呈显著正相关性 (P<0.05)。研究结果表明, 捕捞压力使灰鹦嘴鱼的基础生物学特征产生明显的可塑性变化, 特别是性比和繁殖力, 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鱼类可塑性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同时也为岛礁的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有氧运动强度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将斜带石斑鱼放置在4个运动强度(对照组0 bl/s、实验组0.5 bl/s、实验组1.0 bl/s和实验组2.0 bl/s)中进行8周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1.0 bl/s运动强度对斜带石斑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和成活率(SR)有显著提高作用(P0.05)。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B)、补体C3含量和溶菌酶(LYZ)、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其中1.0 bl/s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其中1.0 bl/s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白蛋白(ALB)和补体C4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0 bl/s组中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8周运动训练对肝脏HSP70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1.0 bl/s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之,1.0 bl/s运动强度可提高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增强血液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肝脏抗氧化能力,上调HSP70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6.
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鱼礁是用于营造海洋牧场、调控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增殖生物资源的人工设施.人工鱼礁投放入海后,受海水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影响,礁体附着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出现明显的时空变化.文章综述了影响人工鱼礁附着生物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它因素,探讨了目前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研究的主要方向,以期为我国人工鱼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微食物网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引起重视。微型浮游动物是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微食物网与meso级浮游动物的重要环节,其生物量和摄食生态学研究也不断深入。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微型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及摄食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的研究方法、上下行效应、影响其摄食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8.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海洋环境中的石油污染源包括自然和人为2种类型,人为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由于物质组成、化学结构和分子量的差异对海洋生物造成的毒害也不尽相同。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对石油污染的耐受力也显示出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底栖生物的耐受力最强,一些植物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鱼类和浮游动物对这种毒害较为敏感,但部分污染区渔场出现反常现象令人迷惑。  相似文献   
109.
北部湾海樽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8年2月—1999年5月在北部湾海域按季度进行的4个航次的生态综合调查资料,研究了海樽类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北部湾调查海区的海樽类至少有12种,其中小齿海樽(Doliolum denticulatum)、双尾纽鳃樽(Thalia democratica)、双尾纽鳃樽东方亚种(Thalia decocraticaorientalis)为优势种;四季的平均丰度依次为春季(2.5 ind/m3)冬季(0.6 ind/m3)夏季(0.1 ind/m3)秋季(0.08 ind/m3)。典范对应分析表明,盐度是影响北部湾海樽类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而其它环境因子(溶解氧,pH,水温)的影响较小。受北部湾沿岸入海径流、琼州海峡入湾水及外海入侵海水3大水系混合的影响,海樽类的丰度、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波动。  相似文献   
110.
珠江口重金属变化特征与生态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2年5月和8月珠江口生态环境调查的数据,对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的含量与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并对研究海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和生态危害性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6、48.9×10-6、153.3×Cu、Pb、Zn、Cd的平均含量分别是6.53μg/L、2.22μg/L、48.3μg/L、0.16μg/L和43.8×1010-6、0.82×10-6;沉积物对Cu、Pb、Zn、Cd的富集倍数平均在1.5~3.3。水体中Cu、Pb、Cd的含量在河口不同区段(上、下游)季节变化特征不同,这种变化与水体中Cu、Pb、Cd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过程有关;受水动力条件及冲淤特性的影响,表层沉积物中8月份Cu、Pb、Zn、Cd的含量高于5月份的含量。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表明,5月份珠江口水体处于中污染状况、沉积物属轻污染状况,8月份水体和沉积物分别为较清洁和中污染;对沉积物的生态危害评价显示,8月份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性高于5月份,Cd的潜在危害性高于Cu、Pb、Z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