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白菜型油菜自交系S1815中发现2株半不育株,对半不育株自交,分离出可育株、不育株和微粉株,用可育株与不育株保持,子代表现不育,可育株自交不分离,后经连续5代回交保持,育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8A及保持系58B。经大量的回交筛选,在白菜型油菜376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7份恢复种质,它们主要分布在陕西和甘肃冬油菜品种资源中。通过组合测配,育成58A×143C参加陕西省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02.7 kg/hm2,比对照秦油4号平均产量1535.8 kg/hm2增产17.37%。2003年3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定名白杂1号。  相似文献   
82.
1 目的和意义 1999年至2000年底,昆明红塔木业有限公司先后投资约5000万元人民币从欧洲(意大利、德国等)引进了木质模压门生产线和生产技术(以下简称:欧洲生产线)。目的在于通过大幅度提高人工速生林产业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提高昆明红塔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在室内木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规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黄土塬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及其环境效应,通过为期2 a的田间定位实验,研究了黄土塬区旱作春玉米不同栽培模式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以及硝态氮、铵态氮累积及其剖面分布的变化。试验设传统栽培模式(T1)、化肥有机肥高密度超高产模式(T2)、化肥有机肥中密度高产高效模式(T3)共3个处理,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测定了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并于收获后测定实际产量和0~100 cm土层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变化受降雨影响较大,2017年生育期降雨量为374.2 mm,是干旱年,玉米不仅能有效吸收中上层(0~120 cm)土壤水分,又不造成下层(120~200 cm)土壤水分的亏缺;2018年生育期降雨量为490.8 mm,是丰水年,各生育期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大,6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基本维持稳定。T2模式在60~80、80~10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高,淋溶现象明显,铵态氮含量无明显变化;2017年在60~80、80~100 cm土层T2模式硝态氮累积量分别比T3高8.2%、76.4%,2018年在60~80、80~100 cm土层T2模式硝态氮累积量分别比T3高50.3%、129.3%,施肥过多,随降雨入渗硝态氮淋溶到土壤深层。硝态氮积累量与春玉米产量显著相关,硝态氮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2017年栽培模式T2和T3产量分别比T1高55.4%、64.4%,WUE分别高46.9%、55.9%,2018年栽培模式T2和T3产量分别比T1高49.7%、31.2%,WUE分别高58.9%、40.4%,均达到显著水平。化肥有机肥中密度高产高效模式(T3)既能保证高产、高WUE又能保证较少的硝态氮淋溶,减少环境污染,是该地区值得推广的旱作春玉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介绍了百香果在桂林市的发展情况,从建园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病害防治方面总结出其栽技术,以供广大学者及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85.
河南是我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和每年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南瓜富含淀粉、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营养丰富,为农村人经常食用的瓜菜,并日益受到城市人的重视,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食疗作用。麦垄套种蜜本南瓜栽培模式,很好的解决了粮经争地矛盾。可以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种植效益,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对蜜本南瓜育苗、田间管理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86.
随着近些年各项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退化,使得人们开始对生态文明进行关注和重视,而林业产业在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能够缓解社会就业以及环境压力,还能够有效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完善。文章从林业发展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林业发展期间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推动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真正的推动生态文明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7.
在砚山铳卡不同立地条件下栽培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石山和土山、石灰土和山地红壤上生长都比较好,表现出对不同立地条件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快慢与立地条件的好坏密切相关.川滇桤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叶面积、叶长、叶宽、单叶鲜重、干鲜重、枝叶鲜重和生物量等10个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川滇桤木具有育苗周期短、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岩溶山区营造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林的一个优良树种,2年生平均树高为1.7m、地径为2.58cm、冠幅为0.85cm,树高最大达5.1m、地径最大达7.3cm.  相似文献   
88.
滇东南岩溶山区造林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刀个树种3年来的造林对比试验,对参试树种进行适应性、抗逆性、生长量、生产力及生态效益等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滇东南岩溶山区的荒山,由于立地条件较差,造林后林木生长缓慢.恶劣的自然条件对造林的保存率影响极大,显示了岩溶地区绿化造林和植被恢复的艰巨性.树木截留雨量的能力与立木生长和生产力有直接的关系,即选择生长快、生物量大的树种造林,不仅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得到较高的生态效益.对滇东南岩溶山地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是墨西哥柏、冲天柏、藏柏、郭芬柏和湿地松等针叶树,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有川滇桤木、苦刺、圣诞树、杜仲、任豆、酸枣和滇合欢等阔叶树,这些树种可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绿化造林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9.
滇东南岩溶山区造林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27个树种3年来的造林对比试验,对参试树种进行适应性、抗逆性、生长量、生产力及生态效益等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滇东南岩溶山区的荒山,由于立地条件较差,造林后林木生长缓慢。恶劣的自然条件对造林的保存率影响极大,显示了岩溶地区绿化造林和植被恢复的艰巨性。树木截留雨量的能力与立木生长和生产力有直接的关系,即选择生长快、生物量大的树种造林,不仅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得到较高的生态效益。对滇东南岩溶山地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是墨西哥柏、冲天柏、藏柏、郭芬柏和湿地松等针叶树,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有川滇桤木、苦刺、圣诞树、杜仲、任豆、酸枣和滇合欢等阔叶树,这些树种可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绿化造林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0.
3年来在滇东南岩溶山区开展的树种配置试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岩溶山地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坡度、岩石裸露率、土类、土层厚度和土壤中的石砾含量 ,而坡向、坡位、土壤的吸湿水、旱季土壤含水率、pH值及土壤养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在岩溶地区的造林应采取特殊的措施 ,尽量保护原有植被 ,对于形成复层的林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多石的薄层石灰土类型上 ,人工种植的阔叶树生长较差 ,通过种植针叶树 ,能形成乔灌草结构的复层林分 ,对改善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效果十分明显。在吸湿水、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有机质和旱季土壤含水率等 8个土壤性状中 ,吸湿水、速效磷、速效钾 3个性状在年度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其中吸湿水平均增加 3 6 6 % ,每kg干土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分别增加9 99mg和 4 2 5 9mg ,显示出林木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在多石的石灰土类型上 ,适宜营造墨西哥柏、郭芬柏和冲天柏等针叶树 ,在其中土层较厚的地方可种植银荆 ;在厚层山地红壤类型上 ,适宜营造墨西哥柏、冲天柏、郭芬柏、川滇桤木、滇合欢、银荆、杜仲、酸枣、苦刺等针阔、阔阔混交林以提高其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