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控草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的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年3~6月开展了间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稻草覆盖、中耕除草和化学除草4种措施控制茶园春季杂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对茶园春季杂草的控制效果明显,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以上,与化学除草结果相当,对茶园主要杂草的株高也有显著的控制作用;间种三叶草处理措施对茶园主要杂草数量、生物量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化学除草对茶园各种主要杂草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以上,主要杂草平均株高仅为3.72 cm;中耕除草对茶园主要杂草防效不及稻草覆盖和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42.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秧田期无纺布全程覆盖,能有效地阻隔1代灰飞虱对秧苗的传毒危害,切断毒链,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秧田期控制效果达100%,移栽大田后,分蘖期控病效果仍达100%。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除草剂使用、翻耕、树龄、坡度和郁闭度等杂草管理措施及环境因子对江苏茶园秋季杂草群落和外来入侵杂草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3年10月分别对江苏茶叶主产区仪征、金坛和宜兴3地共90个样地进行了杂草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90块样地可以依据优势杂草种类和杂草丰富度被分成3个类群。类群Ⅰ为荩草、野老鹳草、酢浆草、狗尾草、蓬蘽、麦冬杂草群落,该类群翻耕和化学除草频次少,树龄较大,郁闭度高,田间多年生杂草多,杂草种类多,田间杂草密度低;类群Ⅱ为马唐、小旱稗、小飞蓬、野老鹳草、狗尾草杂草群落,该类群以化学除草为主,田间一年生禾本科恶性杂草和抗除草剂杂草多,杂草优势种突出;类群Ⅲ为马唐、小旱稗、牛筋草、野老鹳草、酢浆草、虮子草杂草群落,该类群茶园管理较为精细,田间优势杂草种类少,杂草密度低。对外来入侵杂草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数量分析发现,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和翻耕频率显著影响外来入侵杂草在江苏茶园的发生和分布。研究表明,不同管理措施,如化学除草剂和翻耕频率,对杂草群落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4.
江苏金坛水稻田杂草发生危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江苏金坛稻麦轮作制水稻田杂草组成、发生等危害特点,于2014年10月调查不同区域、不同管理措施的90块水稻田。结果显示:金坛地区水稻田有12科21属23种杂草,其中外来入侵杂草2种;优势杂草种为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水苋菜(Ammannia baccifer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多花水苋(Ammannia multiflora)。  相似文献   
45.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自2004年入侵金坛市以来,扩展迅速,目前该市有零星发生、分散发生和连片发生3种分布状况。为了控制其扩散蔓延,开展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和防除技术试验,初步掌握了其分布生长特性和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46.
随着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灰飞虱已成为金坛地区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2004年以来,对灰飞虱发生危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灰飞虱在金坛地区1年发生6代;2004~2007年发生量逐年增加,带毒率逐年升高;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食源丰富,1代、2代、5代、6代繁殖量极大。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7.
金坛地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份的发生动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波  季敏  李粉华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90-92,94
回顾了1995~2008年江苏省金坛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并依据田间赶蛾量、虫卵量划分出大发生代次,总结并分析了各大发生代次的发生动态与防治次数、防治药种。最后,对稻纵卷叶螟的测报与防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机插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探明灰飞虱发生动态和引起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机插水稻以苗期无纺布全程覆盖、带药移栽、大田前期适时防治2、3代灰飞虱若虫为核心的关键技术措施,控制水稻分蘖期条纹叶枯病的效果达95%左右,将水稻后期条纹叶枯病发病株率控制在0.5%左右。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免少耕栽培技术及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壮杆大穗水稻品种的应用种植,螟虫抗药性的增强,气候条件等诸因素影响,导致二化螟大发生频率高,危害重,造成水稻产量损失大.为此对本地区二化螟的发生规律、生态分布及防治策略开展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0.
灰飞虱传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和验证诸多防治技术集成的综合应用效果,2011年,开展了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机插方式集中育苗、无纺布全程覆盖辅助抗病品种的应用、适期药剂防治传毒昆虫,控制水稻病毒病效果显著。秧田期全程覆盖技术,能彻底隔绝1代灰飞虱对秧苗的传毒危害,切断传毒链,达到有效控制水稻病毒病的目的,结合大田防治2代灰飞虱,对大田期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