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7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不同基因型水稻籽粒铁含量差异明显,筛选出富铁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对开发黑龙江省富铁水稻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田间试验对黑龙江省水稻资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黑龙江省水稻资源材料铁含量差异较大,变异区间在2.85~7.69mg·kg-1,平均值为4.62mg·kg-1,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比值为2.70。对黑龙江省137份种质资源籽粒铁含量进行频率分析,发现其整体分布呈单峰的正态分布,说明水稻籽粒铁含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  相似文献   
42.
黑龙江省富硒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理、进化和人工选择的原因,水稻中的硒素含量因品种类型而异,且差异很大。为更好地开发黑龙江省富硒水稻资源,通过田间试验对黑龙江水稻品种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结果表明:同一积温带不同品种间水稻硒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第二积温带品种间差异最大,含量最高的水稻品种含硒量为83.73mg·kg~(-1),是含硒量最低品种11.78mg·kg~(-1)的7倍。相同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平均硒含量差异都极显著,表明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堆肥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本研究综述了目前广泛应用于堆肥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末端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扩增性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等技术的原理、方法与技巧、应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可能克服的办法。得出结论在堆肥过程的研究中,应充分利用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跟踪堆肥过程中重要菌群的变化、演替规律,以便更全面的深入认识堆肥过程的本质,为堆肥技术和工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选用半矮秆大豆绥农22,采用大区对比试验,重点分析大垄平台增密保墒技术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叶面积指数、消光系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平台技术全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平均保持在28,34%-34.18%,比常规垄作高出0.62%-2.16%,土壤容重全生育期平均比常规垄作低0.374g/cm^3;开花期大垄平台叶面积指数比常规垄作大1.066、结荚期大2.377、鼓粒期大1.261;在开花期大垄平台消光系数变化为0.55-1.26、常规垄作为0.97~1.1,在结荚期消光系数变化分别为0.73-1.14和O.71~1.14,在鼓粒期消光系数变化分别为0.77-1.12和0.97-1.0,而在3个时期的最大顶角时大垄平台消光系数大于常规垄作;大垄平台和常规垄作收获时密度分别为35株/m^2和28株/m^2,单株粒数分别为61.8粒和71.0粒,百粒重分别为15.6g和16.0g,产量分别为239.40kg/m^2和212.06kg/667m^2,大垄平台比常规垄作增产27.34kg,增产幅度为12.89%。  相似文献   
45.
选用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及种间高世代材料按异黄酮含量不同配制杂交组合,对亲本和后代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母本配合力F值均达到显著水平,将方差分解成母本组P1(高、中、低)和父本组P2(高、中、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并进行F测验后发现,母本组一般配合力方差F测验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杂交...  相似文献   
46.
选用半矮秆大豆绥农22,采用大区对比试验,重点分析大垄平台增密保墒技术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叶面积指数、消光系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平台技术全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平均保持在28.34%~34.18%,比常规垄作高出0.62%~2.16%,土壤容重全生育期平均比常规垄作低0.374g/cm3;开花期大垄平台叶面积指数比常规垄作大1.066、结荚期大2.377、鼓粒期大1.261;在开花期大垄平台消光系数变化为0.55~1.26、常规垄作为0.97~1.1,在结荚期消光系数变化分别为0.73~1.14和0.71~1.14,在鼓粒期消光系数变化分别为0.77~1.12和0.97~1.0,而在3个时期的最大顶角时大垄平台消光系数大于常规垄作;大垄平台和常规垄作收获时密度分别为35株/m2和28株/m2,单株粒数分别为61.8粒和71.0粒,百粒重分别为15.6g和16.0g,产量分别为239.40kg/m2和212.06kg/667m2,大垄平台比常规垄作增产27.34kg,增产幅度为12.89%。  相似文献   
47.
以耐冷性不同的2个红小豆(Vigna angularis)品种宝清红(耐冷型)和天津红(冷敏型)为材料,盆栽条件下于苗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5℃,分别持续1、2、3、4、5 d)及喷施烯效唑(S_(3307))处理,研究苗期低温胁迫下烯效唑对红小豆产量和茎部逆境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低温引起红小豆茎部SOD活性提高,宝清红在处理第2天达到最高,较CK(室外常温)高15.35%;而天津红在处理第3天时达到最高,较CK高20.73%。POD和CAT活性也有所提高,处理3 d时酶活性最高,与CK相比较,宝清红和天津红分别提高了75.31%和4.55%、63.50%和22.22%。低温处理也导致红小豆植株茎部MDA含量增加,低温处理5d后,天津红和宝清红茎部MDA含量分别达到0.052μmol·g~(-1)和0.053μmol·g~(-1),与处理1d相比,增加了0.033μmol·g~(-1)和0.027μmol·g~(-1),分别提高了1.74倍和1.04倍。低温处理5 d,宝清红和天津红的产量分别下降了19.39%和41.69%。S_(3307)具有抵御低温的作用,能有效增加红小豆植株茎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宝清红和天津红都是在处理3 d时含量达到最高,与喷施清水相比,分别提高了3.45%和3.74%;S_(3307)显著降低MDA含量,处理5 d时,与喷施清水相比,宝清红和天津红分别下降了4.25%和4.55%;同时显著提高POD活性,宝清红和天津红都是在处理3d时活性达到最高,与喷施清水相比,分别提高了3.52%和11.16%。低温处理5 d,喷施S_(3307)提高宝清红和天津红的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3.06%和43.88%。综上,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红小豆茎部逆境生理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喷施S_(3307)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红小豆的伤害。  相似文献   
48.
干旱对大豆根系生育的影响及灌溉缓解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影响大豆生育进程,能够明显改变根系发育及相关生理过程,进而影响大豆产量。合理灌溉能够调控干旱对大豆生育的干扰。以大豆根系为主要论述基础,阐述了干旱对大豆生育进程的影响,介绍了干旱后大豆根系分布及生理变化机制,分析了合理灌溉对调控干旱的积极效应。以合理灌溉调节大豆干旱为出发点,以降低大豆生产损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目的,讨论了大豆抗旱领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对大豆节水抗旱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后大豆抗旱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为了对北方水稻材料锌含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田间试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黑龙江省137份水稻资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黑龙江省水稻资源材料锌含量差异较大,变异区间在10.92~25.47 mg/kg,平均值为16.15 mg/kg,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比值为2.33。对黑龙江省137份水稻种质资源籽粒锌含量进行频率分析,发现其整体呈单峰的正态分布。从不同积温带分析,黑龙江省4个积温带水稻资源籽粒锌含量平均值为第三积温带第四积温带第二积温带第一积温带。筛选出L6、L170等富锌水稻资源,为黑龙江省地方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了解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作用机理及定殖动态,综述了植物促生菌的种类和研究进展、影响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定殖的主要因素、定殖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植物促生菌的促生机制包括产生铁载体、固氮、解磷、产生植物生长素等。得出结论应加强PGPR菌株的筛选及适应能力的研究,并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PGPR的研究中,充分利用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跟踪植物根际菌群的变化、演替规律,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