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3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大白猪、长白猪和米猪的母猪发情征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情征状是否明显是母猪能否实现适时配种的关键,而适时配种又与母猪的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等重要经济性状密切相关,因此对母猪的发情征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民间传言中国地方猪的发情征状较外种猪更明显,但相关实验数据缺少。为了比较大白猪、长白猪和米猪的母猪发情征状差异,我们采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对这3个品种共163头母猪在发情期进行发情征状的评分。结果表明,米猪母猪发情期的外阴肿胀程度、外阴颜色、母猪叫声、爬跨行为显著比大白猪和长白猪明显,而米猪阴道黏膜颜色及黏液黏稠度仅在经产母猪中比大白猪和长白猪更明显。其他发情征状差异均不显著。经产母猪中长白猪外阴颜色评分显著高于大白猪,其他发情征状差异均不显著。后备母猪叫声及爬跨行为比经产母猪更明显,其他发情征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2.
为解决海河平原区苜蓿第3~5茬草雨季收获难的问题。于2011-2016年在位于河北衡水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试验站开展了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5种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以及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得出,30-30 cm、20-40 cm两种行距处理下的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高丹草处理下苜蓿第2年前2茬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食物当量数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但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经济效益与单作苜蓿小区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得出,30-30 cm、20-40 cm行距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苜蓿前2茬干草产量、总食物当量数、总经济效益、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得出,海河平原区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为:单作苜蓿田采用20-40 cm宽窄行秋播种植,于第2年前2茬苜蓿草收获后,在宽行中间套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密度在6 万株·hm-2以内,9月底将套作的青贮玉米与苜蓿一起收获,之后苜蓿田苜蓿正常越冬,下一年再重复种植青贮玉米。该模式在保证与单作苜蓿同等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有效解决苜蓿3~5茬草雨季收获难、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3.
影响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牛奶尿素氮的环境及生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牛奶尿素氮(MUN)的影响因素及夏季热应激相关指标对MUN的影响,实测北京地区7个牛场2016年7、8月的荷斯坦牛直肠温度和体况评分(BCS),收集北京地区68个牛场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利用固定模型分析环境和生理因素,以及4%乳脂校正乳(FCM)、乳蛋白量和体细胞分(SCS)对MUN全年测定值的影响,并重点分析夏季MUN随BCS和直肠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数据测定月份和产犊季节对MUN影响极显著(P0.01),冬季MUN水平偏低,夏季普遍较高,春季产犊的牛MUN高于其他产犊季节;泌乳121~180 d MUN水平最高;MUN随胎次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SCS、FCM和乳蛋白率分别与MUN夏季测定值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P0.01);BCS对夏季MUN影响显著(P0.05),但直肠温度对MUN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利用产犊季节和测定月份可以预估群体MUN的水平,夏季则可通过奶牛体况变化及泌乳性能预测个体MUN,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管控夏季奶牛健康和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114.
旨在建立简便可行的奶牛性情评定方法并探究性情在奶牛生产中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两种简便、快捷的性情评分方法,于2016年7-8月在北京地区7个牛场现场评定3 988头处于泌乳期的荷斯坦牛,采用固定模型分析奶牛性情的影响因素及性情对产奶量、体况评分(BCS)的影响。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显示奶牛性情的差异,且两种性情评分方法均值差异仅为0.04,秩相关检验无显著差异;不同场、胎次、泌乳阶段的奶牛性情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胎牛性情暴躁的概率高于经产牛,泌乳高峰期(45~99d)奶牛性情暴躁的概率高于其他泌乳阶段,尤其高于泌乳期天数300d以后的阶段。奶牛性情评分对校正奶量和BCS均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性情评分奶牛在产奶性能上存在差异。本研究提出的两种性情评分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快速评定大规模牛群的性情,为改善牛群福利、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便利工具。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不同输精方式和有效精子数及输精剂量、输精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每周断奶母猪约60多头随机分成2组,即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了不同输精方式和有效精子数及输精剂量、输精次数的试验,每个试验2个重复(连续2周),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深部输精与常规输精方式的受孕率、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初生窝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深部输精窝均产活仔数14.43头,高于常规输精0.61头,但差异不显著(P>0.05);深部输精15亿/60mL组、10亿/40mL组与常规输精22亿/80 mL组受孕率、窝均总产仔数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次深部输精组和3次深部输精组的受孕率和配种分娩率基本持平,差异不显著(P>0.05);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等指标2次深部输精组略高于3次深部输精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深部输精可以有效保证母猪的繁殖成绩,并且可以降低输精剂量(15亿/60mL)和输精次数(2次)。  相似文献   
116.
猪瘟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极大的一种传染病,本地区在临床上常见的是断奶以后至3个月的猪发生较多,而未断奶仔猪由于母源抗体的保护很少发生,本文所报道的病例不仅发病日龄偏小且症状极为少见,且通过紧急接种猪瘟疫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7.
北屯灌区降雨量少风沙大气候干燥,为典型的戈壁平原干旱风沙区。利用当地典型风沙区2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灌区参考作物需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ET0值在年内与年际间变化较大,全年的7月上旬至8月上旬ETrad稍大于或基本等于ETaero外,其余月份基本上是ETaero大于ETrad,说明全年风速对ET0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大。对灌区内6种主要作物进行了作物需水量计算,其中地膜甜瓜和地膜打瓜需水量最小,全生育期需水量在300~350 mm之间,建议高效经济作物采用地膜种植可作为一项有效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18.
甜高粱品种的引进及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北低平原区,在春播情况下对引进的5个甜高粱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81-E和Rio的生物产量以及茎秆产量较高,糖锤度分别为18.0%和17.9%,因此二者可作为丰产型和高糖型推广应用,前者适宜春播,后者适宜夏播。M81-E和Rio抗倒性均较强。  相似文献   
119.
杉木造林中水土保持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地理因子,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的造林措施,以为霍山县杉木林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由慢性有机磷中毒引起的器官病变。方法:选用昆明系小白鼠24只,根据LD50设定3个梯度(0.9%、0.45%、0.225%)的敌百虫和一个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30d后,处死小白鼠后剖检观察并制作病理学切片。结果:1号组小鼠各器官损伤表现明显并出现坏死;2号组病变较1号组轻,属于典型的中毒性器官损伤;3号组病变较轻微;4号对照组无异常。结论:慢性有机磷中毒可导致动物的各脏器发生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