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对21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进行了枯萎病、炭疽病、褐斑病和黑星病4种病害的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评价.试验通过对幼苗抗该4种病害的病情指数分析,获得高抗枯萎病、高抗炭疽病、高抗褐斑病和高抗黑星病自交系各3份、4份、6份和1份.其中Q6对4种病害具有较好的多抗性,病情指数均达到高度抗病级,分别为4.67、10.67、9.67和9.84;43-1-2、0735可兼抗枯萎病、炭疽病和褐斑病;XL612、86兼抗炭疽病和褐斑病.本试验为黄瓜多抗育种和骨干亲本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了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82.
黄瓜感染黑星病菌后呼吸强度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强度的增加是寄主对病原物侵入的一个重要反应.呼吸强度的提高虽不具有特异性,但可以为更多地合成类固醇、酚类物质等具有植物保卫素作用的物质提供原料和能量,因此与寄主的抗病性密切相关.抗、感品种在病菌侵入后,都表现呼吸强度的增加,病害种类不同,寄主呼吸强度变化的时间及强度亦不相同.本研究对黄瓜黑星病抗性不同品种接种黑星病菌后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黑星病的抗性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为了分析不同地区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种内分化,能够准确地鉴定该病菌,以服务于黄瓜抗病育种,对2007-2014年采集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多主棒孢经单孢纯化获得34个菌株。利用公开发表的特异性引物CCF/CCR对其进行了PC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34个菌株均扩增得到了预期272 bp的特异片段,说明均为多主棒孢菌。应用真菌核糖体rDNA区通用引物ITS1和ITS4分别扩增各个菌株的r 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经测序并比对分析,34个菌株均扩增得到了559 bp的特异片段,其中32个从黄瓜上分离的多主棒孢病菌菌株碱基序列完全一致,2个从番茄上分离的菌株碱基序列完全一致,二者的差异在于2个SNP位点T-C、G-A的突变,二者相似度为99.64%。说明,多主棒孢菌属种间的ITS区序列高度保守,利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可以为多主棒孢菌的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可以区分出黄瓜和番茄寄主上的多主棒孢菌。  相似文献   
84.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黄瓜褐斑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褐斑病菌的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室内测定抑菌效果最好的是50%多.福.锰锌可湿性粉剂在25 600倍液、10亿个.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19 200倍液时抑菌率均为100%,20%烯肟.戊唑醇、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次之。该结果为田间防治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利用EST-SSR引物CSFR33对231份黄瓜资源进行抗病性检测,有109份资源抗病。通过对30份资源与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相比较,二者的符合率达93.33%。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标记初步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可以大大提高黄瓜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抗病资源的获得可为抗褐斑病黄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6.
天津及周边地区发现黄瓜疫霉根腐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黄瓜栽培面积与重茬面积增加,黄瓜根部病害发生率日趋严重.目前,在天津郊县及周边地区黄瓜根腐病发病率轻者30%~40%,重者70%~80%,甚至全部死秧.  相似文献   
87.
黄瓜黄色子叶突变体遗传及相关AFLP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色子叶突变体B180H为母本,颜色正常子叶黄瓜Q12为父本,配制F1、F2、BC1,并通过对6世代子叶叶色特征的观察和统计分析,研究该黄色子叶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利用BSA法、AFLP技术筛选与黄色子叶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黄瓜黄色子叶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绿色子叶相对于黄色为完全显性。通过BSA法和AFLP分子标记,应用1 024对引物组合EcoRⅠ-NN/MseⅠ-NNN对黄色、绿色子叶亲本进行筛选,筛选到了1个与黄瓜黄色子叶性状相关的共显性标记E-AG/M-AAG。测序结果表明,片段长度分别为258 bp和257 bp,为发生插入/缺失或突变的同源序列;在黄色子叶个体中只扩增出了258 bp的特异片段,绿色子叶个体中扩增出了257 bp的特异片段或同时扩增出258 bp和257 bp两个特异片段。经组外其他F2单株验证发现,鉴定结果符合率高达96.74%,以Mapmaker 3.0软件分析,该标记与子叶黄色突变位点的连锁距离为3.2 cM。该性状可作为苗期遗传标记性状,在杂交育种和品种纯度鉴定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黄瓜黑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品种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黑斑病近几年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已成为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适应黄瓜抗病育种的需要,对黄瓜黑斑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合于黄瓜黑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方法:于黄瓜幼苗1~2片真叶期时,采用分生孢子浓度为1×107~2×107个?mL-1的悬浮液喷雾接种,以叶面不形成水滴为度,接种温度22 ℃左右,黑暗保湿48 h|接种后幼苗置于培养箱中,白天28~30 ℃、夜间20 ℃,13 h光照/11 h黑暗,前48 h温度为22 ℃左右、相对湿度为100%|以后仅夜间保湿,5~15 d调查发病情况。利用该方法筛选出10份高抗材料,8份中抗材料,以及2个高抗品种D9和W3,4个抗病品种3-1、LW11、BA74和A8674。  相似文献   
89.
利用SCAR引物862对288份黄瓜自交系进行黑斑病抗性检测,结果有32份资源抗病.通过对36份资源与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相比较,二者的符合率达94.44%;对76份田间表现感病的材料进行标记检测,4份材料具有抗病带,符合率达94.74%.在育种应用中,可先通过标记初步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黄瓜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抗黑斑病资源的获得,为进行抗黑斑病黄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黄瓜根腐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分离自天津市及周边地区的甜瓜疫霉(Phytophthoramelonis)为供试菌,采用平板法测定了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天津地区黄瓜根腐病菌P.melonis的23个菌株均对甲霜灵敏感,同时室内试验筛选出对黄瓜根腐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25%WP甲霜灵、58%WP瑞毒霉-锰锌和60%WP灭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