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中兽医学是一个独特的兽医科学体系,它以辩证论治为治病的根本规律,以理法方药为实践纲领。中药的用法服从于中兽医的理论与治则。目前,中兽医临床疗效日趋下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除原药材质量下降外,就是临床医者的用药质量问题。一、药物在应用方法上的不合理1、对水中不溶或溶解度极小的中药使用不合理。如血竭、琥珀穿山甲等在水中溶解度极小,入煎剂利用率不高,达不到应有疗效。2‘含大量粘液质或胶体蛋白类药物同其它药物同入煎剂。如大剂量车前子、阿胶等入煎剂,药液粘度增大,不利于其它药物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52.
高温对辣椒幼苗叶片某些生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经高温处理后,辣椒幼苗光合能力下降,在处理最初,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以气孔限制因素为主;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非气孔限制成为主要原因。呼吸速率先下降后上升,在处理36 h 后达到一个高峰,随后降低,处理到60 h 呼吸达到非常低的水平。高温处理后,蒸腾速率急剧下降,叶表温度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持续上升。试验表明,水分在辣椒抵抗高温伤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耐热黄瓜新品种津优4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津优4号的亲本之一P17是地方品种金早生突变株的多代自交后代,另 一 亲本T 55是利用自交系89-12的田间自然杂交株经多代自交选育的自交系。该一代杂种耐热 ,在夏季34~36℃高温下可正常发育。对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强,春露 地栽培产量可达75t·hm~(-2),夏秋栽培产量为35~40t·hm~(-2) 。果实棒状,长30cm左右,单瓜质量180g左右。商品性好,瓜色深绿 ,有 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果肉绿白色,质脆,味甜,品质优。适合华北地区春露地、秋露 地和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54.
黄瓜形态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利用形态标记进行黄瓜杂交一代纯度鉴定的优越性、适合作为形态标记的性状所应具有的特点以及可以利用的形态标记性状。指出利用好的形态标记性状,通过育种手段解决纯度鉴定问题是当前现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黄瓜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感黑斑病自交系L63和抗黑斑病自交系L9为亲本建立了6个世代联合群体(P1、P2、F1、BC1S、BC1R、F2),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群体的黑斑病抗性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抗黑斑病性状符合D-2遗传模型,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BC1S、BC1R、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0.23%、60.23%、75.18%,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说明控制黄瓜黑斑病的抗性为主基因遗传,并且遗传稳定,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大于24.82%、小于39.77%,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探讨黄瓜抗病材料鉴定和选择的分子方法。【方法】以黄瓜抗黑星病和感黑星病亲本组合(Q6×Q12)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和AFLP技术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AFLP引物组合E20M64在抗病池和感病池间约130 bp处表现多态性。经F2单株分析,在抗病个体中扩增出了约为130 bp的特异片段,而感病个体无此条带。该特异标记与黑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83 cM。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的大小为125 bp,并将该标记转换为了SCAR标记。【结论】提供了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的分子手段,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57.
为建立黄瓜耐湿冷鉴定评价体系,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湿冷环境处理,通过主成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筛选黄瓜幼苗期耐湿冷性的形态和生理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建立耐湿冷性预测方程。结果表明,黄瓜苗期耐湿冷性方程为:Y=0.492+0.032 I6-0.084 I4-0.029 I7,其中,Y代表综合耐湿冷能力,其值越高表明该品种的耐湿冷性越强;I4I6I7分别代表相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脯氨酸含量和相对多酚氧化酶活性。验证分析表明,该预测方程的平均精确度为95.9%,可用于黄瓜耐湿冷性评价,为黄瓜耐湿冷育种和设施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8.
几种杀菌剂对黄瓜蔓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黄瓜蔓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蔓枯病菌的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室内测定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世高,甲基托布津次之。  相似文献   
59.
我们从1996年开始进行大棚黄瓜新品种选育,经过几年的努力,育成了黄瓜新组合2008,2003年5月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组织的现场验收。1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一般,叶片较小,叶深绿色,以主蔓结瓜为主,侧枝少且侧枝第一节就见瓜,雌花节率50%左右,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病毒病等病害抗性强。春大棚栽培比津春2号增产15%左右;秋大棚栽培比津优1号、津春4号增产20%以上。品质优良,瓜条顺直、长棒状,长35cm左右,单瓜重180g左右。商品性好,瓜色深绿,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果肉淡绿色、质脆、味甜、品质优。适合华北地区春秋大棚栽培,尤其适合秋延后大…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随着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促长素、激素、防腐剂、调味剂在饲料中普遍应用。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畜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添加剂的负面效应,特别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带来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盟一些国家)已经用立法形式禁止或限制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天然性、毒副作用小、无残留、无抗药性以及无污染等特点,同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还具有改善机体代谢、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