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不同杀菌剂对荔枝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w=10%的苯醚甲环唑、w=40%的氟硅唑、w=40%的腈菌唑和w=45%的咪鲜胺4种杀菌剂对编号为4—1—1和1—1的胶孢炭疽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4—1—1和1—1的抑菌效果均最好,其EC50分别为1.6077mg·L-1和1.6140mg·L-1;腈菌唑对4—1—1和1—1的抑菌效果均最差,其EC50分别为9.4059mg·L-1和10.5950mg·L-1。苯醚甲环唑对这2个菌株的抑菌效果分别是腈菌唑的5.9倍和6.6倍。  相似文献   
22.
选择成熟度一致的海南主栽蜜柚品种‘红心蜜柚’与‘无籽蜜柚’进行品质分析.分别检测其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维生素C、出汁率、可食率、单果重、农药残留.结果表明:‘红心蜜柚’与‘无籽蜜柚’rss含量在8%~12%之间;维生素C含量在0.3-0.6 g/L之间;出汁率在56%-68%之间;可食率在52%-68%之间;单果重在1 kg~2.5 kg之间.两个品种的品质差别主要在可滴定酸上,且‘红心蜜柚’可滴定酸略高于‘无籽蜜柚’.仅在2个品种蜜柚果皮中检测出低浓度的毒死蜱和吡虫啉残留,果肉中7种农药残留均低于检出限,因此在海南境内生产的蜜柚均可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23.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胁迫后的重要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NO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迄今尚鲜见关于NO调控果树成花发育方面的系统报道。该研究介绍了植物NO合成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NO在草本及木本植物中开花转变存在的差异,以期为植物内源NO对木本果树花芽分化的调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4.
为阐明H2O2和NO对龙眼成花及FT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9年生‘石硖’反季节龙眼,结合H2O2和NO促进剂及信号阻断剂喷施,分析龙眼成花及FT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反季节龙眼FT基因表达量在成花过程中上升,且叶片中FT基因表达高峰时间早于顶芽,而SNP和MV均不同程度上调了FT基因的表达;DMTU和L-NNA有效地抑制了顶芽中FT基因的表达,但对花芽分化后期的叶片中FT基因表达抑制不明显。结合龙眼成花情况,推断H2O2和NO信号在促进龙眼成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不同疏果剂对龙眼幼果脱落和离区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硖龙眼为试材,研究在结果母枝上喷施不同药剂对龙眼落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百草枯和脱落酸均可以诱导龙眼果实脱落,其中尤以乙烯利处理的剂量依赖性最为明显,乙烯利2mL/L喷施果穗10d内可造成62.46%的果实脱落,同时也导致果柄离层水解酶迅速上升;各药剂对离区水解酶的作用无法通过抑制剂施用得到抑制,将致使龙眼果实脱落进入失控状态。  相似文献   
26.
多肽在荔枝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求多肽在荔枝上的应用效果,以妃子笑和南岛无核品种为试材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多肽对成花、坐果、产量和果实品质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CK相比,妃子笑和南岛无核荔枝单株花穗数分别增加15.76%和20.60%,单穗雌花数分别增加40.59%和28.90%,单果重分别增加4.95%和6.49%,株产分别增加9.48%和12.1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7.14%和12.12%,Vc含量分别增加217.64%和202.05%,可滴定酸含量分别减少17.68%和18.18%,差异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27.
我们对海南省荔枝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在考察期间收集野生荔枝种质16份,用种子繁育这些种质的成苗并入圃保存。同时,收集了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有特殊风味、抗性强等特性的实生荔枝种质45份,已经繁苗入圃保存。经过几年的观察。从前几年收集的荔枝种质中筛选出了新球蜜荔、玉谭蜜荔、玫瑰香、侯臣等优良单株,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海南中西部荔枝园土壤肥力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选择土壤pH、有机质及土壤主要的大中微量元素等测定项目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海南中西部25个代表性荔枝园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按照等距法分级,参评荔枝园土壤肥力状况可分为三级:一级果园6个,占到参评果园总数的24%,二级果园5个,占参评果园总数20%,三级果园数量最多为14个,占果园总数56%;总体上海南中西部荔枝园的肥力状况较差,土壤养分较为贫瘠,且果园间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用于定量分析荔枝园土壤综合质量状况,从而摸清了区域尺度的土壤肥力分布,进而为荔枝园土壤合理利用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果实的脱落是由于离区细胞间质的降解,而细胞间质的降解有赖于水解酶的参与,这使得水解酶成为近年来器官脱落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主要综述了各种水解酶的生化特性、克隆表达以及降解细胞间质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推进水解酶在果实脱落上的研究及其相关制品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混合钙镁肥克服‘三月红’荔枝果皮“滞绿”现象的生理生化机制,以‘三月红’荔枝的成年单株为试验材料,以叶面喷施混合钙镁肥为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观测其果皮色素、内源激素含量以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处理与CK的色调角(h值)、叶绿素和生长素(IAA)等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糖酸比和花色素苷、乙烯(Eth)、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等含量及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叶绿素单加氧酶(PaO)、叶绿素酶(Chlase)等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处理果实的h值在3月29日、4月5日和4月12日显著低于CK;花色素苷含量在4月5日至4月12日之间则显著高于CK;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在4月5日和4月12日显著低于CK;处理的糖酸比在4月5日后显著高于CK;处理的Eth含量在3月29日及4月8日、15日显著高于CK;处理的果皮ABA含量在4月5日后显著高于CK;处理的IAA含量在4月1日显著低于CK,4月12日显著高于CK;处理的UFGT活性在3月29日显著低于CK,4月8、12日显著高于CK;处理的PaO活性在4月1日、8日、12日显著高于CK;UFGT活性与ABA、Eth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aO活性与Eth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花色素苷含量与ABA、Eth含量和UFGT活性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Eth含量和UFGT、PaO活性分别极显著负相关,与ABA显著负相关;处理与CK的GA3含量、Chlase活性全程同期间均无显著差异。可见,喷施混合钙镁肥处理可促进着色而克服果皮“滞绿”现象,主要是通过提高Eth与ABA等含量、进而提高UFGT和PaO活性等促进花色素苷的合成和叶绿素降解,使得果皮在果肉糖酸比最高时提前着色,成功克服了果皮“滞绿”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