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选用三种类两系杂交稻组织,研究灌浆结实期茎鞘贮藏碳水化合物知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茎、鞘高含是可溶性糖是转尖嗅的特征;淀粉酶活性高性糖是转的特征;淀粉酶活性高有利淀粉降解转运;  相似文献   
92.
丘陵红壤地种植的红麻,其主茎日高生长量具有两个旺长高峰,它的出现并不是麻株自身的生长特性,而主要是由于红壤地间歇干旱等原因所造成。因为其高峰期正好出现在土壤水分含量的3个高峰之间鞍部区域的前沿。测定表明,伏旱季节红麻苗,在0~1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若高于14%仍可正常生长,如低到10%~11%即会产生萎蔫现象。试验结果还表明,每公顷施N 180kg、P_2O_590ks、K_2O270kg和N 180kz、P_2O_560kg、K_2O300kg的两个处理,在萎蔫含水量、根系生长、抗旱能力、经济性状总效应等方面的表现,均比其它处理为佳。因此,为红麻水肥管理,特别是氮磷钾的用量和配比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3.
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面积约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而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全国有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食粮。目前我国稻米品质,特别是籼稻米品质欠佳,已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阐述了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改善稻米品质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94.
为探索当地优质早稻需肥规律,2000~2001年在芦溪县分别针对不同N和K施肥量对优质早稻赣早籼48、不同施肥方式优质对早稻香两优68成穗率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N(150kg/hm2)高K(135kg/hm2)处理的水稻成穗率较高,群体通风透光状况良好,光合作用旺盛;一次性全层施肥和全层深施基肥,中后期补施穗肥对早稻均能早生快发,干物质积累量大,尤其是全层深施基肥,中后期补施穗肥处理(T5)的早稻,中后期长势稳健,营养水平好,成穗率和产量较一次性全层施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5.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吸氮特性和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采用15N示踪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吸氮特性和土壤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磷钾量条件下,有机无机肥料一次性基施,有利于氮素向稻谷转移,其增产效果高于单施化肥,且具有氮利用率高、损失少、土壤残留多和省时省工等特点,是兼顾高产和地力保持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96.
施氮量对直播稻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两系杂交早稻陵两优81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直播水稻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施氮量165kg/hm2产量最高,为8 760.15kg/hm2。提高氮肥用量有利于促进直播水稻群体发育,其最高茎蘖数、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同时增施氮肥也增加了直播稻群体的冗余生长。施氮量低于165kg/hm2时,其有效穗、干物质积累量、稻谷产量和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增。但是,茎蘖成穗率和稻谷收获指数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干物质和稻谷生产氮肥效益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97.
选择双季不同生育期的早、晚稻各8个品种,采用等行和宽窄行2种机插方式,探讨了2种机插方式下双季稻不同品种的产量和主要生理性状表现,旨在为双季稻机插的品种选择和适宜机插方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宽窄行机插处理较等行机插处理,早晚稻产量各提高2.90%和2.73%;宽窄行机插处理叶面积指数高于行机处理;宽窄行机插处理平均光合势高于等行机插处理,从分蘖盛期到成熟期各生育阶段,早稻分别提高了0.92%、3.99%、5.64%,晚稻分别提高了3.46%、7.09%、6.79%;宽窄行机插处的叶绿素 SPAD值、根系活力高于等行机插处理;宽窄行机插处的单穗枝梗和颖花分化数较高、退化率较低。同等机插条件下,早稻品种株两优819和晚稻品种丰源优299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此类品种可作为江西等双季稻区机插品种首选。  相似文献   
98.
选择不同生育期的早、晚稻品种各8个,研究宽窄行和等行机插秧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分蘖特性.结果表明:水稻机插秧缓苗期的长短与插秧机的性能有关;机插对早稻分蘖的影响大于晚稻,早稻比晚稻分蘖起始慢、分蘖期长,不同品种的单株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差异较大;在相同密度的情况下,宽窄行机插处理水稻在缓苗期后分蘖发生快、消亡慢,宽窄行机插有利增加水稻分蘖、有效穗数以及提高水稻产量;不同品种的机插适应性有差异,生育期短、单株分蘖力强和单株有效穗多的品种适合机插;机插对水稻缓苗的影响应该可以通过提高插秧机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9.
苎麻韧皮纤维发育,前人已做过详细的研究,但属壮龄麻株。为了探明苎麻实生苗不同生育时期纤维的发育状况及其对产量形成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我们于1987年对苎麻四个品种的实生苗在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了解剖观察,以期为苎麻速成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两要交稻穗穗部解剖特征及其与结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不同类型两系杂系组合进行穗部解剖构造和籽籽结实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组合1286S/2410在穗颈节上的维管束数和面积均大于组合,但其韧皮部占维管束面积比率则小于汕优63和两亿培特;结实颖花主要分布在一次枝梗和中上部二次枝梗上,它秕粒分布在中上部二次枝梗上;穗颈节上可分配给每朵颖花的韧皮部面积,1286S/2410〉鄂粳杂一号〉汕优63〉两优培特;上第二次枝梗上的结实颖花平均 韧皮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